《森林植物昆虫学》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3-30 09:41:15  阅读:

【摘要】随教学体制改革及学分制的实施,《森林植物昆虫学》教学学时有较大幅度降低,为此对相应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革。本文介绍并总结了相应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目的是与同行探讨教授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植物昆虫学教学改革教学探索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设施草莓重要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创新(PHR201107135);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KZ20121002001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70-02

《森林植物昆虫学》是昆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校昆虫学系为园林学院林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森林植物昆虫为教学对象,教授森林植物昆虫形态学、生物学、分类学、生态与预测预报、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昆虫学最基础的知识及主要森林植物害虫的种类、形态特征、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并在掌握昆虫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害虫发生规律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措施,安全、经济、有效地对害虫进行控制,并能在生产实践中胜任害虫防治和管理的工作, 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随着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我国某些地区森林植物害虫发生严重,外来有害生物也不断入侵,对森林植物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产生较大影响,对本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森林植物昆虫学教学改革,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成为技术型人才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一、《森林植物昆虫学》教学现状

《森林植物昆虫学》的特点是课程内容丰富,研究对象众多而繁杂,教授和学习难度都较大,而且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分为三个环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习教学,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验12学时,实习2天,学生完成并通过本课程可获得2学分。目前随着学校教学体制的改革及学分制的实施,教学课时被大幅度削减,理论课、实验课及实习课学时都相应减少,特别是理论课减少更为明显。同时《森林植物昆虫学》所涉内容很多,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需要针对目前现状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教学活动进行相应改革,以达到在有限的学时内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是昆虫学多个应用分支的混合交叉,涉及昆虫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IPM理论、植物化学保护等内容。教学内容杂而广,且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害虫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差异巨大,因此教授内容需根据这些情况适当调整,特别是在北京许多地区特别是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林区面积逐步扩大,且北京周边地区某些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对北京形成包围之势,有的已在北京出现,这也给森林植物害虫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课程正是根据这些特点设置课程,将所授理论内容分为两部分:上篇主要讲授昆虫学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如在讲授形态学时,重点教授昆虫头部的触角、口器的结构、类型及学习这些内容的实际意义;胸部主要介绍足、翅的结构、类型;腹部重点介绍外生殖器类型与结构。分类学重点介绍与森林植物相关的目及其危害较重的科。在介绍昆虫各目、科时,仅重点讲授最典型的2—5个形态特征,如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缨翅目等目特征仅介绍口器及翅的类型,其他形态特征则让学生在实验课内观察,由于介绍内容少,即可以减少学生记忆量,又可以加快教学进度。昆虫生物学则重点介绍一些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概念,并重点讲授与害虫防治相关的生物学习性。生态学则重点介绍昆虫常用取样技术、昆虫调查内容及与种群变化相关的因素。生理学则不再给予介绍,而是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学。害虫防治原理则重点介绍各种措施的优缺点,具体实施措施,ET、害虫及IPM的概念,IPM基本点、管理层次及IPM制定和优化步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纠正某些学生对害虫防治的一些错误观念,认为害虫防治仅是喷洒药剂将害虫全部杀灭。加强他们对害虫防治的绿色意识,希望在以后实际害虫防治工作中能辩证看问题,主动从森林生态系统出发,充分发挥害虫自然控制因素,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尽量做到综合防治各类害虫。下篇重点介绍北京地区常见的森林植物害虫。教学内容按害虫危害特点分为四部分内容:刺吸类、食叶类、蛀干类害虫及地下害虫。由于这些害虫类群在危害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具有类似的规律性。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所讲授内容,而且能够举一反三,改变以往学什么知道什么,没学过的一概不知的状况。在各种主要害虫的介绍中,特别相对增加了生物防治内容介绍,并列举一些无公害药剂种类。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即可使学生掌握害虫发生的普遍规律,又可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与优化是在教学课时减少的背景下,为增大课程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因此针对本课程学时减缩、内容较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我们综合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全程多媒体教学:目前本课程全部用多媒体教授,且随本学科发展不断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力保所授内容比较前沿。此外,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增加直观性、原色性,更加直接提供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某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板书授课内容的时间,也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了解害虫发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快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提问式教学:这种方式主要课堂中采用,首先在讲授新知识前,就上次讲授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一则可检查学生对课堂讲授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则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根据回答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其次在课堂教授内容与以前教授内容相关时,则随机让学生回答这些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对前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记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讨论式教学:为提高学生创新性,改变教师一言堂,在教授某些内容时或课堂后半部分时间学生听课出现疲劳状态时,则在不影响授课进度的情况下适当抽出一点时间进行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对某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某些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解释和解决途径。一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则可增加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4)网络教学:随教学体制改革及学分制实施,本课程学时被大幅度削减,为在有限学时内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保证教学效果,除课堂讲授的重点、要点外,还需让学生在课外业余时间能够多接触一些本课程相关知识,为此我们开展了网络课程的建设,把一些在课堂来不及讲授的内容、教学视频及相关资料都放在网站上,让学生课后远程学习。

(5)布置课后自学内容:该方式主要是由于本课程学时较少,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讲到的一些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自学(如昆虫生理学、生态学中部分内容以及某些发生较轻的害虫等),并在适当时间进行集中答疑和交流自学心得,或通过网络课程内的交流平台进行交流。

(6)实验教学的当堂小考:此方式主要是在部分实验课使用,由于现在学生课程较多,部分学生人心浮躁,整个实验过程主要是完成实验报告,对标本观察的不认真、不积极,为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课要求学生先对照课本、笔记观察各类标本,然后再布置作业,并在某些实验即将结束时进行当堂小考,考试内容是任取一个要求观察的标本,让学生看着标本说出识别此标本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有哪些,考试成绩作本实验课成绩的一部分,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实验课观察标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非常显著。

(7)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将本课程理论及实验知识应用到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实习教学由以前3天缩减到2天,校内和校外实习各1天。校内实习主要是布置任务、分发采集工具并观看标本采集与制作录像,随后在校园内及周边某些果树、林木地块内介绍在哪些地方能够采集到昆虫,如何采集昆虫,并寻找刺吸类、食叶类及蛀干类害虫典型危害状进行现场教学,随后要求学生各小组寻找其他寄主此类的症状,并能够采集到造成这些危害症状的害虫,同时教师来回穿梭各小组之间以解答标本采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晚上则要各小组学生分别到校园路灯下采集有趋光性的标本。校外实习是校内实习的延续,实习地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实习期间让学生注意不同植被、不同地势中昆虫种类的变化。地下害虫的实习内容主要是要了解地下害虫取样调查方法,农田、果园、荒地及林地等不同类型田块地下害虫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此外,还要求学生就实习中发现的与害虫防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就实习中的收获写成实习心得。实习中采集的标本让学生带回实验室,进行标本制作并种类初步鉴定。通过实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阔其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习教学方式也极大地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迫使学生全面复习所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克服学生平时不认真,期末考试死记硬背的弊端,对传统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是增加平时成绩的评判类别,包括出勤、课前提问表现、课堂笔记等,每项各占不同比例。将笔记记录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之一是为了促进学生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否则仅仅只听讲课不做笔记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当然课堂笔记不是要求学生把所有内容都记录下来,这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而是在授课过程中有重点地提示学生记录哪些重点内容。在实验课考核中,以前考核方式常只注重实验报告和出勤,这种只注重结果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把实验课就当作是完成实验报告,不会认真观察标本,达不到实验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增加实验课考查类别,除在最后布置作业外,还在某些实验课中进行课堂考试。这样就会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末考试占很大比例,命题原则是难易结合,重点突出,并使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考试题型主要有概念、填空、选择、简答、看图及论述等项目,其中选择题占30-40%,都是一些知识面很广的题目,若上课不仔细听讲、不好好做笔记,就不能准确回答,选择题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是为了拉开学生分数档次,突出学习优秀的学生,集中中等学生,检出成绩较差的学生。论述题则就北京地区常见的重大害虫的习性及综合防治进行论述。考试内容即可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又可考查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森林植物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所涉内容繁多,要想在较少的学时内讲授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此外教学内容还应注意不断反映积累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学生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使学生觉得学到的知识有用和实用。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为培养应用型森林保护人才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民照,杜艳丽,覃晓春,王进忠,张志勇. 公选课《家庭害虫及其无公害防治》课程设计及教学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3,3:254-255

[2]彭凡,束庆龙.《森林植物昆虫学》教学改革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61-262

[3]王桂清. 改革教学方法,适应时代要求—— 《森林植物昆虫学》教学改革途径的探讨[J]. 森林病虫通讯,2000,2:37-39

[4]郑雅楠,祁金玉,孙守慧,高国平,王月. 森林昆虫学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90-12291,12294

张民照,副教授,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昆虫生态及害虫综合防治。

通讯作者:张志勇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初探 植物 森林 昆虫学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