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诱捕器对烟草害虫的诱杀效果

时间:2022-03-29 09:53:23  阅读:

zoޛ)j馝iR~{
tӭ:}ם7M춶Xױwnrם-ܭ(ylا؟}ޞ^ȭDZjkiZ'q)zlNz˥!+ajǨ~ڥק+rj!z)kjvwbayƭr+Z條jǝjwmhbjǫjר}ƭr+Zj+y^Z^nrبz^)x%zڤylu%wjךay֦jjר~i(Vy-ל)nmb}zwzz-~ފ{ayƬzۢ\{kW}-ݦbw(kj^ȭ)߉]+awzmj+zˢ{i)찢lZr֧i(-ڥק+ru駍t_V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于2013年3~7月在衡南县向阳镇进行。供试烟草品种为K326,2013年12月20日播种,2014年3月11日移栽。供试的性诱剂有小地老虎性诱剂、烟青虫性诱剂和斜纹夜蛾性诱剂,均配套有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A,诱捕器0.5个/667m2;处理B,诱捕器1个/667m2;处理C,诱捕器2个/667m2;处理D,不放置诱捕器。小地老虎性诱剂于3月15日放置,烟青虫性诱剂于4月4日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于5月10日放置,按时间先后各性诱剂均放在同一诱捕器中。

1.2.2 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选择3个诱捕器调查诱虫数,每5 d调查一次,高峰期适当增加调查次数,定期调查烟草害虫(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的虫口密度及危害株率。

1.2.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和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捕器放置密度对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蛾效果的影响

2.1.1 各处理单次诱蛾量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性诱剂放出后不久就出现了斜纹夜蛾高峰,处理A的单次诱蛾量最多达195头,处理B和处理C分别为118和98头,蛾峰过后诱蛾量逐渐减少。性诱剂设置密度不同,单次诱蛾量有较大的差异,放置密度越大单个诱捕器诱蛾量呈减少趋势,但是单位面积的诱蛾量还是高密度的较多。

2.1.2 各处理诱蛾总量的比较 由图1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单诱捕器的诱蛾总量呈减少的趋势。处理A、B和C的诱蛾总量分别达790、578和478头,其中,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且处理A的诱蛾总量分别比处理B和处理C增加了36.7%和65.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单位面积的诱蛾总量变化趋势与单诱捕器诱捕量的趋势相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的诱蛾总量呈上升趋势,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处理C的单位面积诱蛾总量最多,达956头/667m2,而处理A的最少,仅395头/667m2,比处理C少561头/667m2。上述结果表明,增加性诱剂的密度,会减少单诱捕器的诱蛾总量,却能增加单位面积的诱蛾总量,且单位面积诱蛾总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单诱捕器诱蛾总量。

2.1.3 各处理虫口减退率的比较 由表2可知,与对照相比,性诱剂处理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与处理间的差异逐渐拉大,调查第30天时,处理A、B和C的虫口密度分别比对照少26、25和25头;但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不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虫口减退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均在50%以上;其中,以处理A第25天的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5.7%;其次为处理C第10天的84.2%。

2.2 不同诱捕器放置密度对烟青虫性诱剂诱虫效果的影响

2.2.1 各处理诱虫量的比较 由表3可知,在烤烟生育期内,烟青虫较少,虫蛾高峰出现在4月19~23日,且单次最大诱虫量为6头。不同密度处理的单次诱蛾量差异不大,总体来讲密度越大单次诱蛾量越少。从单个诱捕器诱蛾总量来看,处理A明显高于处理B和处理C,而换算至单位面积诱蛾量,处理C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

2.2.2 各处理虫口减退率的比较 由表4可知,烤烟生育期内烟青虫的虫口密度较小,与对照相比,性诱剂处理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与处理间的差异逐渐拉大,调查第30天,处理A、B和C的虫口密度分别比对照少21、21和22头。性诱剂处理之间的虫口密度差异不大,随着性诱剂密度的增加,虫口密度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烟青虫性诱剂设置密度大的处理虫口减退率也相对较高。

2.3 不同诱捕器放置密度对小地老虎性诱剂诱虫效果的影响

由表5可知,小地老虎性诱剂诱虫量较少,且处理间的差异较小,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性诱剂放置时间较晚,错过了蛾峰,导致结果差异不明显。

2.4 各处理烟株受损率的比较

由图2可知,对照的烟株受损率明显高于性诱剂处理,达到56.4%;处理A、处理B和处理C的烟株受损率分别为25.85%、24.3%和22.1%。增加性诱剂的设置密度,烟株受损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效果不明显。

3 小 结

不同密度下,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3种性诱剂的田间诱蛾(虫)效果有一定差异,表现出随着性诱剂诱捕器密度的增加,单诱捕器的诱蛾量随之减少,而单位面积的诱蛾量随之增加,且单位面积诱蛾总量增加幅度大于单诱捕器诱蛾量的减少幅度,虫口减退率和烟株受损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效果不明显。综合考虑诱蛾效果和使用成本等因素,建议烟田性诱剂诱捕器放置密度为1个/667m2。

参考文献:

[1] 朱贤朝,王彦亭,王智发. 中国烟草病虫害防治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04.

[2] 董智坚,郑新章,刘立全. 烟草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烟草科技,2002,(12):40-41.

[3] 武志杰. 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科技导报,2001,(2):47-50.

[4] 吕 涛. 三种性诱剂对烟草害虫的诱捕效应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14,(1):11-14.

[5] 李 丽,李永亮,胡志明,等. 不同性信息素和灯具诱杀烟草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的效果和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2,33:16143-16144,16154.

[6] 李振宇,谌爱东,章金明,等. 不同性诱剂诱芯对小菜蛾引诱效果研究[J]. 应用昆虫报,2011,(2):324-327.

[7] 李晓婷,罗华元,陈月舞,等. 不同生物防治技术对烟草烟蚜和烟青虫及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J]. 作物研究,2011,(4):361-365.

[8] 靳爱荣,张迎然,安建会,等. 皮暗斑螟性引诱剂田间防治试验效

果[J]. 北方果树,2011,(5):6-9.

[9] 李石力. 烟草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引诱小地老虎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3.

[10] 苏 赞,龙晓彤,胡亚杰,等. 昆虫性诱剂防治烟草棉铃虫的方法及使用技术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2013,(6):83-84.

[11] 张玉玲,朱 艰,杨 程,等. 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烟草科学,2009,30(4):81-85.

(责任编辑:成 平)

推荐访问:诱杀 诱捕 害虫 密度 烟草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