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破题

时间:2022-03-26 10:11:12  阅读:

新医改战略出台始末

2005年底,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院的报道,使人们对医疗行业改革的反思达到顶峰。也把进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到了风口浪尖。

2006年下半年,有关“医改”的话题又掀起新一轮的讨论和关注。

2006年9月17日,在公立医院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透露,经国务院批准,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已经成立。有消息称,国务院医改小组设在国家发改委,由发改委主任马凯和卫生部部长高强任双组长。

9月2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在线调查(3919人参与)显示,79.7%的受访者对即将出台的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58.7%的人认为“政府投入切实用到老百姓身上”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51.8%的人希望“保障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加强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保障问题占45.2%;其中更有44.9%;的人担心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会使新方案成为权衡和妥协的结果,而不是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满足。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行医疗体制下政出多门,医疗卫生涉及卫生、财政、社保、发改委、商务部、药品监督等18个部门,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如何平衡和协调的确不容易。能否避免部门利益主导这场改革,将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重要考验。记者了解到,原定于今年年初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公布的《关于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至今未能露面。原因之一就是各方分歧较大,方案被认为还不够成熟。

今年9月初,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给突破医疗体制改革困境下达了时间表,并且基本明确了5年内根除“以药养医”、全民享有基本医保等目标。这份长达30页的《意见》在回顾“十五”期间存在的问题时并不避讳地指出“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并指出了未来改革的方向: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0月23日,近30位中国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走进北京泰山饭店。这次,他们不是来开论坛,而是来参加一场特殊的“擂台赛”——卫生部医改课题招标会。会上,有关医改新方案制定的9个研究课题面向全国进行招标。这些课题的研究结果将构成医改新方案的主要制度框架。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10月份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有关医疗卫生服务的定位和目标成为最引人关注的部分之一。来自高层的声音为扰攘多时的医改新方案定位一锤定音。

六中全会《决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10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上,对于医疗卫生的讲话都特别明确地强调了三点,一是坚持公益性,二是强化政府责任,三是建设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这意味着宏观的社会政策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告诉记者,这一次中央政府对医改的政策思路非常清晰:政府的责任要坚持和支持以人的健康为本的公益性的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尤其要将重点放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上,建设一个综合的、跨部门的、突出预防的、旨在满足广大人民的健康需要的卫生体系。这是非常值得庆幸和期待的。

在基本思路定调之后,卫生部马不停蹄,围绕“基本医疗服务”的具体方案设定9个研究课题。10月23日开始的课题招标由此而来。卫生部一位人士透露说:“9个课题都要求中标单位在明年3月1日前‘交货’。根据9个专题研究结果,在十七大前,我们会拿出一个完整、操作性的医改方案。”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不会因没钱看病而发愁。”在10月举行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饱含了总理胸怀人民疾苦的感人情怀,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老医改得失之争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医疗体制改革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0%的民众对中国医疗体制的变化感到不满意,问题主要集中在“看病难、看病贵”。

中国的医疗卫生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医疗卫生发展被全世界公认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之前,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婴儿死亡率达200‰,到70年代来已经分别上升至68岁和降到41‰。这奇迹是政府主导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当时卫生资源非常缺乏。政府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在全国范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预防为主”和“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同时采用低成本的医疗服务体制,在城镇逐步建立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医院由政府和企业兴办;在农村推广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合作医疗,从而使得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保证大部分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所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里,中国是唯一一个同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了国家,这是不容易的。因为簈革和转型不可能没有社会震荡和代价。比如俄罗斯在转型过程当中,男性期望寿命曾经出现过明显的下降。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有明显的提高,比如药品零售店比比皆是。那为什么老百姓对我们的卫生体系存在这么多的不满?

“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2005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专家公布的一份报告道出了问题关键所在。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反思。报告指出,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此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期待变革。

报告中所称“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于1985年。卫生部的一位老干部说,“正式启动的医改,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基本上是复制图企改革的模式。”1999年4月的中国卫生改革理论与政策高层研讨会上,提出了向体制改革要资金、要效益,医院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公办医院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院进入医疗市场。20多年的医疗卫生改革更多的强调以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机制不健全的市场体制下,一些

推荐访问:破题 医改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