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永泰县农村沼气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3-26 09:57:17  阅读:

摘要 农村沼气在解决农民生活用能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福建省永泰县为例,分析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和推广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福建永泰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6-0240-03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福州市西南部,县城距福州市区62 km,是一个山区农业县,素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李乡之乡”、“中国武术之乡”等美誉。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2.98亿元,增长11.5%;财政总收入3.21亿元,增长28%。全县农业总产值206 0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 197元。

1 永泰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成效与效益分析

1.1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成效

永泰县地处亚热带,常年气候温和,光照较好,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水量1 400 mm,年平均日照量1 748 h,无霜期285 d,年均湿度79%,沼气资源丰富,气候地理条件对发展沼气十分有利,是福建省沼气发展的重点县。近年来,永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把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五大战役”之一民生工程来抓,把农村沼气建设与农民生活、生态环境保护、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农村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设内容之一,通过宣传发动、技术引进、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大力实施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家园清洁工程、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工程、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省级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小型联户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农村沼气乡村网点建设项目、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等,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村户用沼气4 275户、小中型沼气工程8个,项目总投资额5 000万元。通过几年来的建设使用,已掌握沼气建设及综合利用技术,形成“一池三改”、“猪—沼—果、茶、粮、鱼、茶、菜”等多种建设模式;沼气发酵原料不断丰富,以人畜粪便为主,辅以作物秸秆、青杂草、瓜(果、菜)的残根烂叶及金针菇下脚料等沼气发酵原料;沼气服务网点不断增加,沼气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成立了县沼气服务中心及乡村沼气服务站13个;沼气技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沼气技工有83余人;“三沼” 综合利用得到大面积推广,沼气工程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沼气建设在永泰县农村出现发展的好势头,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沼气经济效益分析

实践证明,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在解决农民生活用能、缓解农村能源紧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其作为能源工程、生态工程、肥料工程、富民工程、清洁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

1.2.1 增加农民收入。从永泰县发展农村沼气的实际效益看,一口8 m3沼气池,年可处理利用3~5头猪和农民的人畜粪便,年产气720 m3以上,即可基本满足生活燃料需要,不但可增加沼气清洁能源供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供应紧张,而且节约大量劳力,农户年可节约燃料费900~1 200元[1-2]。年产沼液沼渣22 t,可满足0.33 hm2大田种植的需要,可减少30%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使粮食增产20%,蔬菜增产30%,增加收入900元,合计户年均节支增收1 800元左右。其次户用沼气建设以沼气池为纽带,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养殖业污染物经沼气发酵后成为种植业的优质肥料,既消除养殖业的污染物,又促进种植业的生产发展,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凸显生态模式的综合优势。

1.2.2 改善了生存环境。每建设一口沼气池,就有一户农民用上优质的清洁能源,基本上摆脱了过去烟熏火燎的传统生活习俗,减轻了环境污染。农村沼气建设,配套改厨、改厕、改圈,同时沼气池促进了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生物能源转化,对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死寄生虫和绝大部分有害病菌,减少蚊蝇滋生和疾病传染,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3 保护了生态环境。据估算,以沼气代替薪柴,一口8 m3沼气池年可替代薪柴2 t以上,相当于保护林地 0.23 hm2,减少水土流失4.5 t;沼气、沼液、沼渣是优质有机肥料,为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理想肥料,并施用沼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地力,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轻化学污染。通过沼气工程建设,人畜粪尿自流进入沼气池,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同时使资源再利用,形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2.4 推动新农村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农村沼气建设为载体,带动改厕、改厨、改圈,实现农村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做到生态家园随处可见。

2 存在的问题

2.1 沼气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建池材料和人工工资涨幅明显,建池成本大幅提高,建设一个“一池三改”需投入4 500元以上。由于各级政府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农民自筹资金能力较弱,资金压力大,农民建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村沼气工程的普及和发展,或配套建设的改厨、改厕、改圈无法按要求全面完成,影响沼气池效益的整体发挥[2]。

2.2 没有充足的发酵原料

近年来,为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沿溪规模养殖场被列入清理整治对象,数量不断减少,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农村举家外迁进城农户日益增多,生猪散养农户数量逐步减少,造成了沼气发酵原料供应不足,制约了沼气的发展,甚至有的农民因没有发酵原料就干脆停用,久之成废池。

2.3 沼气后续服务跟不上

农村沼气用户大多文化水平低,缺乏沼气运行管理的知识,对灶具等沼气配套设备的自查、保养、维修能力差,沼气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目前建设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中,由于后续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沼气配件储备不足,服务项目少,网点服务人员水平低,未能满足沼气用户的要求,影响沼气事业的发展。

2.4 “三沼”综合利用率不高

农村沼气的生命力在于利用。沼气池的效益70%来自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发挥。由于部分农户对“三沼”综合利用意识、知识、技术认知率很低,对沼气的利用仅停留在生活用能上,对沼液、沼渣未能充分利用,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不仅浪费优质资源,而且对农村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因而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认识,大力支持,把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4]。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组织保障,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沼气建设,推动农村沼气事业发展。

3.2 集中科学规划,规模建设

发展农村沼气必须走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路子。因此,要提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相对集中、整村推进的原则建设沼气池。政府规划农村沼气建设要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框架内进行,从畜禽养殖发展布局、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农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入手,同步进行农村沼气建设规划。通过沼气工程的建设,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3 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突出的事业,各级政府要制订出台一些有力促进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发展沼气。各级财政要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预算,增加资金投入,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并给予沼气户适当的资金配套。对建池有困难的农户,信贷部门应提供小额贷款,激发农民建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落实和解决好工作部门的工作经费,保证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并加强部门的协作配合,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将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家园清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统筹使用,共同打造示范乡、示范村,充分发挥资金的投资效益。

3.4 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新闻、电视、广播、农村黑板报与墙报、印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全方位广泛宣传沼气的意义与好处、国家对沼气建设的补助惠农政策、农村沼气基本知识、“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沼气安全使用与管理等方面内容,让农户更好地认识沼气,走进沼气,为广大农户发展沼气、安全使用沼气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关心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农村沼气建设的良好氛围。其次要选择一些相对集中、交通方便、农户建池积极性高、建池质量好、养殖业发展较好、发酵原料充足、有一定工作基础的项目村做为示范乡、示范村,集中力量建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一池三改”沼气精品工程示范乡、示范村,增强其示范、辐射、带动功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同时,要注重新池型、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真正做到“示范一处、成功一处、发展一处、富裕一方”,推进农村沼气的发展。

3.5 加快技术创新,增加能源供应

要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瓜(果、菜)的烂根残叶、青草、水浮莲、食用菌下脚料与猪粪混合发酵沼气池新技术,通过应用新技术充分利用好各种能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解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形成良性的生态链和农业链,为农村沼气建设提供更广、更丰富的沼气发酵原料。在项目建设上,因地制宜成立专业的建池施工队伍,采用木模或玻璃钢模具进行施工,不但加快工程进度,而且提高工程的质量[5]。

3.6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沼气建设与管理水平

沼气建设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专业性。沼气池的建、管、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较高,为确保建设质量,必须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一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既要对沼气建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强化沼气生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沼气技工,保证沼气池的建设质量;也要对沼气用户进行培训,普及沼气基本知识、沼气池日常管理、沼气安全使用与管理常识和高效的种养技术,使农民能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6]。二是要加强农村沼气管理与服务网点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实技术人员,积极探索沼气物业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的办法,逐步建立以县沼气服务中心为支撑、乡村沼气服务站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充分发挥已建沼气项目的功效。

3.7 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要引导沼气用户从单一用气向综合利用转变、从单纯建池向建设生态家园转变,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7]。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注重适用技术的整合,发展“猪—沼—果、菜、粮、鱼、茶”等农业生态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和农民生活文明化,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 参考文献

[1] 郭肖颖,朱丽君,李布青.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沼气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922-9923,9929.

[2] 李燕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彬县农村沼气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纪军锋[J].现代农业科技,2012(7):267,270.

[4] 何晨燕,高虹.农村沼气集约化发展模式探讨—望奎县农村能源情况调查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6):156-157.

[5] 赵乙军,李改燕.罗甸闲置沼气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农村(CN23-1552/S),2012(1):138,212.

[6] 严宏.阿勒泰地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CN23-1552/S),2012(1):142.

[7] 张志杰,尹静章.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的对策 [J].科技信息,2012(15):423,426.

推荐访问:永泰县 沼气 思考 农村 发展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