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模型及实例分析

时间:2022-03-22 11:18:32  阅读: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国内商业银行,以其内部会计操作风险为研究对象,在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风险评估方法、会计操作风险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结合银行内部特征,形成一套指标方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作为计算评价结果的手段,最终建立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模型。同时结合具体银行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实例验证模型在会计操作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操作风险;模糊综合评价;评估模型;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3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4-0029-04

0 引 言

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总枢纽”和金融信贷中心,发挥着融通资金、引导资产流向和调节社会供需平衡等诸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商业银行在营运过程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之外,操作风险也是银行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会计操作风险作为其更进一步的细化,重视与加强对会计操作风险的研究与分析,在理论层面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内商业银行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出从进入21世纪以来,对会计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有所加强,例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实施、会计内控平台的引入、会计异常信息预警等,但在风险评估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或仅仅是从某一具体方面进行切入,例如柜员操作、账户管理等,而对全行、分行或营业部会计风险情况进行总体把握的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构建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以信息系统的形式应用于实际银行中。

1 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1. 1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界定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可概括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会计风险是操作风险的一部分,而操作风险又可以从外部和内部进行区分,故会计风险也同样来自于银行内部与外部。在本文中明确研究范围为商业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具体范围界定如图1所示。

1. 2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基本方法

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的综合评估就是根据银行内部会计业务中的现有数据,对其中产生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价的过程。就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而言,在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中,各指标划分与确定的界限还比较模糊,偏于定性且很难具体细化;获取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同时风险度量也没有统一、确定且应用比较成熟的方法;专家对指标的认知存在偏差,较难量化。本文考虑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指标的模糊性,同时在研究相关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估方法,建立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模型。

1. 3评估模型的构建步骤

(1)明确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的自身特点往往决定了评价的内容、方式以及评价方法。本模型的评价对象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目前的研究还无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量化,因此引入模糊集理论。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

在明确对象之后,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估标准3个部分组成:评价指标为反映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特征状态的要素;权重表示某一要素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而评价标准则是评价指标实施的行动指南与细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和正确的导向,必须符合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和会计业务的特点,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确切。

1)评价指标

通过对会计操作风险的界定,借鉴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排除银行外部原因产生的会计操作风险,同时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的专家以及某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讨论。本文确定以原因、事件、结果的风险分类角度作为区分的参考,将指标体系分为以下五大类:

①会计柜员指标:国有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大部分来自内部,其中关键之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无论柜员操作失误,还是参与犯罪,都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评价风险时将会计柜员管理作为指标之一。

②业务流程管理指标:它是维持会计业务正常、顺畅运作的关键因素。业务流程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执行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风险的产生。

③信息系统因素指标:信息平台已经在银行会计业务中得到全面应用。虽然这样的改变使得柜员的操作时间、计算正确性以及操作便利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其本身不可避免的风险性,也会在会计的实际操作中显现出来。 因此,信息系统因素指标的确定是银行会计业务发展的趋势使然。

④内部监控指标:随着对银行内部监控的越发重视,会计业务的内部监控也自成体系。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与内部监管的不健全有直接关系。由于操作风险具有可控性,因此内部会计风险可以通过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来进行预防。

⑤银行财务状况指标:银行财务状况是银行控制会计操作风险的基础和后盾,故将其列为会计操作风险的评价指标之一。

2)权重确定方式

目前,常用的定权方法有经验判断法、模糊优先关系排序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结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控制的特性与特点,以及确定权重分配方法的原则——科学性、权威性、可操作性,采用应用比较成熟的层级分析法(AHP)作为主要的分配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权重分配的合理性和切实性。

AHP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之间的非序列关系,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由于其思路简单明了、易于应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核心在于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予以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在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应用AHP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递阶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对体系中各指标予以优劣评判,并利用这种评判结果来综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3)评价标准

指标评估标准是权重分配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定权因素。专家在对指标进行评价时,除了查看的银行数据、文档需具有一致性之外,所参考的评价标准也应保持一致,否则评价结果就没有横向比较的意义。

综合以上3点,形成本模型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3)确定评价模型

本阶段要求确定参与评价的人员,选定评价原则和相应的评价模型。本模型的主要评价人员为银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银行实际参与评价的监督部门和会计结算部门的领导或柜员、银监会人员等。本模型将风险等级分为5级,见表2。评价模型根据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这一评价对象的特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

模糊综合诗人法(FCE)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在长期实践中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模糊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模糊线性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评价事物相关的各种因素,对其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

按照确定的标准,从众多的单一评判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称为综合评判。它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的评价,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产品质量评定、科技成果鉴定的评价等,都属于综合评判问题。由于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4)进行综合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量化不同评价指标的属性值、给指标赋予权重、逐层评价相关内容。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的实施步骤,以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为指标体系的权重,得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的综合评判结果。

(5)输出评价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综合评判结果的基础上对评价银行以及其会计操作风险情况做出分析、说明。

2 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模型系统化应用

在具体银行的实施过程中,单以理论模型的形式进行操作是不现实的,也是缺乏计算精度的,因此模型的实际应用须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由于篇幅原因,具体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与开发在此不作介绍,直接展示其应用结果。

2. 1评估模型应用环境

本系统在C银行进行实施与应用,C银行的资产规模、分销网络、客户基础、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基本介于中国大型银行和中型银行之间。在境内100多个城市拥有的网点数超过2 500个,城市覆盖率较大,分支机构的数量众多。同时伴随着该银行的不断发展,基本面得到逐步改善;业务转型取得进展;IT系统的改造正进一步推进。以该银行作为系统的实施环境是具有代表性的。

2. 2评估系统应用过程

在信息平台搭建完成的基础上,开展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工作。首先对银行后督部门、分行会计结算部柜员、支行业管科人员、路支行柜组长、评估小组成员等相关会计业务人员以及参与本次评估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为保证评估流程的顺利进行,在一段时间内平台提供给用户进行试用,并要求在该时间段内各部门提交相关文档以及数据,例如柜员轮岗轮调报表、工作日志、业务印章交接记录等。本次评估工作以C 银行上海分行作为评估对象,评估小组由银行后督部门以及相关领导组成,专家小组由银行科技部、会计结算部、会计业务人员、银行领域的专家共11位组成。

(1)根据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操作

专家进入系统后根据界面的指标选择进行打分操作,见图2。

(2)系统计算并分配权重

系统平台在后台对专家的打分进行汇总、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确定权重,图3为部分指标的权重。

(3)专家评估

专家根据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表确定银行的指标等级,图4为某专家的评估操作。

(4)计算综合指数、确定等级

系统自动计算C银行的综合指数,根据评估标准得出风险等级,见图5。

(5)综合分析

评估小组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析。

从本次评估工作可以看出,C银行上海分行的内部会计操作风险处于B等级,也就是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出现概率较小,内部控制情况良好,有较好的风险防范体制。这与银行目前情况相符。

根据该银行的董事会报告:截至2006年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34亿元和0.36个百分点,连续3年实现“双降”;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案件成功堵截率逐年上升。同时,公司数据大集中工程全面完成,数据中心投入运行,管理会计一期顺利推广,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全面实施。在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会计审计等方面审议有关议案和报告达25项之多。可以看出C银行的内控环境良好、内控措施在数量上和覆盖面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该公司也在董事会上指出:该银行在体制机制上还没有真正发生脱胎换骨式的变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创新机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改革目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财务指标的增长潜力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挖掘和发展等。这也是评估结果的体现之一,还有逐步完善与提高的空间。

3 结束语

我国加入WTO已有一段时间,各个领域逐步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冲击是巨大的。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水平标准必须向国际化水平靠拢,因此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一般的银行业务操作流程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银行风险管理。

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为研究背景,将其内部会计操作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结合综合评价的方式方法,建立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模型,使风险的控制过程更加完善、系统。为验证本模型的可操作性,将其以信息系统的方式在某国内商业银行进行实施,实例验证其可行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S]. 2007.

[2] 邓明然,费伦苏.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设计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4):140-144.

[3] Basel Committee. Working Paper on the Regulatory Treatment ofOperational Risk[R]. 2001.

[4] 邢延炎,吕建军,吴亮. 城市环境模糊预测与综合评价信息系统[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5] 宗建萍. 试论人民银行内控评价体系的建设[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4):29-31.

[6] 王晓艳. 会计风险成因的系统性分析[J]. 财贸研究,2000(3):66-70.

[7] 张学陶,童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分析与风险资本计量[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3):33-37.

推荐访问:国有商业银行 实例 模型 风险评估 内部会计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