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物理情境教学中诱发学习动机

时间:2022-03-22 10:47:41  阅读:

[摘 要]动机理论对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对职高物理学习动机的培养作了探索。根据职高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职高物理 情境创设 学习动机

动机理论对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如何将该理论运用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我们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职高物理教学不仅要激励学生建构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学习能力,更要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把激发学习动机作为教学的一种附属活动,必须将学习动机的激发纳入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将学习动机的激发贯穿于具体教学过程的始终。激发学习动机既是实现物理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物理教学的目的。

“学习动机”其实就是一种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属于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内因性动机,因此认知内驱力是成就动机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但学生对于某学科的认知内驱力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后天获得的,有赖于特定的学习经验。当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不断获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价值后,就更加会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得到满足,从而逐渐形成和学科相对应的认知内驱力。职高学生物理基础较差,因而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其认知内驱力,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生活、社会、现代科技密切结合的物理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物理,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创设情境展现物理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化解教学难点,最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内部动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知识是人和情境之间联系,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产生、发展。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就像语言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情境具有重要的潜在动机资源,激励作用,为学习提供支撑。在情境中进行的物理学习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同样,物理概念、规律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物理知识、规律具有情境性,物理学习也具有情境性。在物理情境中学习,在人与物理情境的交互过程中,物理知识就产生了。通过精心创设的恰当的物理情境,能弥补学生物理学习背景知识不足,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化解难点,帮助他们理解物理知识,进而喜爱物理学科,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1.在情境中激趣。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提问制造悬念,这就是一种激发好奇心的好办法。在提问制造悬念、争议制造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好奇心时,创设的情境最好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因为经验是形成知识与技能的基础。通过熟悉的事物创设的情境,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与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表象联系,唤醒学生记忆。在情境中学生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预备状态。如在探究小灯泡电压与电流关系时,在上课伊始,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一个白炽灯泡的电阻?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然后总结他们的方法,再让他们挑选方法自行测量白炽灯的电阻。汇报结果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发现统一规格的白炽灯的电阻不一样,因为有的学生是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白炽灯铭牌上的数值计算的,有的学生是把白炽灯接入电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算出来的。在测量白炽灯电阻的情境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索,寻找原因。

2.在情境中探究。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在活动中产生,在活动中发展。参与在具体情境探究的实践活动能促进学习与理解。在情境中探究,将学习活动置于知识生成的情境中,经历物理探究过程,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概念,建构知识。在具体情境中亲历探究过程,自主理解知识、建构意义、体会物理的价值。如学习向心力时,先用荡秋千的图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荡秋千时,绳上的拉力多大?再用弹簧秤代替绳子,下挂砝码模拟荡秋千,在实验情境中探究秋千经过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的大小。学生会发现砝码在摆动对,弹簧秤的示数在变化。在过最低点时,示数最大,并且比砝码静止时的示数还要大。这样在用弹簧秤代替绳子模拟荡秋千的实验情境中,放大绳上的形变,观察到绳上的拉力变大,并大于重力的事实。在情境中探究,逐渐建立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概念。通过实验的真实体验引发认知冲突,通过对比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状态,了解冲突的本质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建构向心力的概念。

3.在情境中递进。为了避免知识的僵化,要给学生应用所学的机会。应用不仅能给学生实践、反馈,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体会解决问题带来的愉快。通过场景的转换,从熟悉到陌生,从具体到抽象,从课内到课外,在情境中递进,在情境中加深、扩展、升华,体会思维的力量、科学的美。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备课时,笔者收集了多个圆周运动的实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不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基础,以及教学目标,那么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例简单的罗列,在走马灯式陈列后,学生的脑海中不可能留下什么,更谈不上对他们学习的触动。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实例,就要注意实例排列的顺序,做到层层递进,每一步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思维得到锻炼,达到一定的深度;知识得到升华,达到一定的广度,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物理学习过程,体会物理,激发兴趣,增加内部学习动机。如从学生熟悉的荡秋千入手,用弹簧秤模拟荡秋千过程,建立向心力的概念。然后探讨与荡秋千具有同样受力特点的凹形桥,从凹形桥到常见的拱形桥,然后发挥想象,把地球看作一个巨大拱桥,研究汽车行驶速度多少时能脱离地球,进而研究绕地球运行的太空船内失重原因。在递进情境的创设中需要围绕教学实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分析各个实例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安排递进顺序。

4.在情境中强化。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强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习离不开强化,强化可以巩固知识和技能。况且,物理学习中无论推理、思考或解题,大多讲究一定的顺序,更需强化。但简单地重复概念,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没有帮助的。简单重复,不仅不能促进思维发展,而且会损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事实证明,当强化符合个体需要时,对学习的促进效果越好。通过具体情境的刺激强化,将知识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生活背景建立起联系,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掌握才牢固,才能做到对物理概念的正确理解,才能融会贯通。通过在具体情境的强化,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自然应用,学生牢牢的掌握知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知识的力量,理解物理,欣赏物理。

通过创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用学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物理的重要性。通过情境,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递进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发散、扩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物理遇到的困难。在具体情境中,感觉到物理的奥妙,体会物理学的重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礼明,钱荣.谈学习物理的认知内驱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2002,(12).

[2]戴维.H乔纳森.学校环境的理论摧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倩茜,周红.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科技信息,2007,(13).

推荐访问:诱发 情境 物理 学习动机 教学中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