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推介14位青年科学家

时间:2022-03-20 09:58:21  阅读:

《科技导报》推介14位青年科学家

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承担着科研重担,但却低调静默。他们进入公众视野不多,但却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做出令人惊叹的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和爱护青年科学家群体,《科技导报》特别策划了专稿,邀请14位推荐人推荐了14位优秀青年科学家,以增进科学界内外的交流。

作为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邀请了14位来自中国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校长、院(所)长们作为推荐人,推荐本单位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主要介绍他们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14位被推荐的青年科学家名单如下:

清华大学刘磊,1977年生,专业领域为生物有机化学,重点研究蛋白质的化学合成。发现了多肽酰肼连接反应,并据此发展出蛋白质全合成与半合成的新技术;发明了不可逆硫氮酰基迁移树脂,并据此发展出多肽硫酯制备的新方法;此外在环状蛋白、膜蛋白、糖蛋白等的合成中发展出一些新技术。

北京大学朴世龙,1976年生,主要从事碳循环方面研究,阐明了秋季温度上升将加速北半球陆地碳储量的释放,并从动态的角度阐明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分布机制;重新估算了大气CO2浓度上升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水分径流的影响,修正了英国科学家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结果等。

复旦大學张远波,1978年生,主要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石墨烯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发现了单层石墨烯中的半整数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进而观测到这种量子霍尔效应在室温下也存在,这些是石墨烯研究中里程碑式的发现;发现利用新颖的双门极器件结构和外电场能够在双层石墨烯中打开一个连续可调的能隙,并第一次对这个能隙进行实验观测等。

上海交通大学冯新亮,生于1980年, 研究方向涵盖高分子、有机、物理和材料化学等多个交叉领域,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首次报道了自下而上化学可控宏量制备高质量、无缺陷且边缘结构确定的单根石墨烯纳米带。首次报道了以氧化石墨烯为模板来复制合成其他二维功能材料及其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关键应用。首次研究合成了新型的具有三倍对称性、三角形分子以及锯齿边缘的盘状石墨烯片段,从化学角度提供了纳米石墨烯的新型合成路线和设计方法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傅尧,生于1977年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和绿色可持续化学研究,通过发展基于化学精度计算的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化学反应机理,为发现绿色合成新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将有机催化中的新方法引入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领域,成功地实现了纤维素基γ-戊内酯的高效催化转化。

浙江大学周昆,生于1977年,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和并行计算。提出并完善了微分域几何编辑方法,直接修改几何模型的微分属性,然后用全局优化从修改过的微分属性重构出新几何模型;提出了任意复杂光源下动态场景(包括动态几何、动态反射材质、动态折射介质等)的真实感实时绘制框架和算法等,2009年起担任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编委,是该期刊创刊以来首位华人编委。

华中科技大学沈国震,生于1976年,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技术与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工作涉及纳米功能材料可控合成与组装及纳米光电器件的研制,全透明柔性显示技术,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等;致力于开发以纳米功能材料为基元的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制开发工作,带领团队开发出多种新型全透明薄膜晶体管,该类器件在超快、超薄、省电、高清晰、全透明、高柔性下一代显示技术上有重要应用前景。

南京大学陆延青,生于1971年,在介电体光学超晶格、微纳光纤传感、液晶光学器件等领域,做出了一批有特色的创新性工作。揭示了离子型声子晶体的长波光学性质,研制出一系列不同掺杂的光学超晶格材料。此后,还率先研究了光学超晶格铌酸锂的电光性质。回国后,在以往研究单一的非线性、电光等效应的基础上,考虑更为丰富的耦合物理过程,以期实现对材料物性的有效调控或灵敏感测,并应用于光电器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田野,生于1971年,专业研究领域为算术代数几何和数论。在费尔马型问题的研究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综合运用算术代数几何中Shimura曲线的算术理论和解析数论理论中的双重级数方法等获得了全实域上费尔马型方程的丢番图性质。还在自守表示论中的著名Howe猜想等方面做出重要结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翟琦巍,生于1972年,多年来致力于蛋白乙酰化修饰和慢性代谢疾病等方面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去乙酰化酶SIRT1对于胰岛素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结果以Featured article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目前已被引用130次,后续有望在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俊,生于1972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微子实验。曹俊作为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之一,承担了大部分的具体方案设计工作。先后担任“973”项目的离线平台课题负责人和中心探测器负责人,主持了中微子探测器的设计与部分建造工作,领导了项目中最核心的400吨液体闪烁体的大规模生产。实验已开始投入运行,探测器性能优良,关键技术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目前正在领导物理分析工作,预期1—2年内将达到国际最高精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戴希,生于1971年,主要在强关联体系和拓扑绝缘体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提出并发展了LDA+Gutzwiller,并利用这一方法研究了几种重要强关联材料体系,其中关于铁基超导材料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关于拓扑绝缘体材料的研究。戴希与合作者发现了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拓扑绝缘体材料体系─Bi2Se3家族,并提出了能正确描写该材料体系拓扑电子结构的低能有效模型。此后预言了在这类拓扑绝缘体薄膜中掺入磁性元素将有可能实现量子化的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全新的拓扑量子态,在国际学术界引发回响。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生于1972年,主要从事新型聚合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识别与传感研究,发展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他带领的课题组结合化学、生物学以及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展研究工作,建立和发展了基于共轭聚合物的多种高灵敏度检测新方法,实现了重大疾病相关基因与蛋白质的高灵敏识别与检测,为肿瘤早期诊断与个体化医疗提供了新技术,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生于1972年,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来自对和人类起源相关的灵长类化石的研究。2004年和同事在Nature上发文,认为亚洲德氏猴是目前已知最为古老、形态最为原始的一种灵长类动物,在系统演化树上最为接近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并且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应该是一种小型的、日行性的、食虫的哺乳动物。这一结论对传统的有关灵长类适应性起源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基于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年代地层学的综合,帮助完善中国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年代地层框架,使之成为亚洲新生代哺乳动物年代框架的标准,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哺乳动物演化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联。

推荐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中国科学院数学科学与系统研究院院长郭雷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万立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

推荐访问:导报 推介 科学家 青年 科技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