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有限性问题

时间:2022-03-19 09:42:21  阅读:

随着物理新课程的普遍实施,教材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广大物理教师更加注重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新版《物理课程标准》也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见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有限性问题应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

1均衡发展缺失,有限优生主导探究

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往往把学生分成几大组合作进行,但分组的方式却因人而异,有的教师将探究活动安排在教室内进行,这时教师往往将前后排同学组合进行,也有的教师将学生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在实验室内学生自由组合或按学习小组进行,或者按照学习委员在课前的人员分配进行。这些分组方式往往具有随机性,导致小组成员的组成极不平衡,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有的组全部是优生,有的组全部是“学困生”,有的组全部是男生,有的组全部是女生,甚至少数特困生没有一个组愿意接纳。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有限优生自然处于“核心地位”,他们信心十足,积极活跃地主导了探究过程。而大多数学困生则被“边缘化”,在探究的全程中他们作为旁观者无所事事,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合作学习时间一长,让学生产生分化,优生成绩更上一层楼,能力更强,而学困生学习更加被动。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探究失去了兴趣,没有兴趣的探究导致对物理学习索然无味,影响了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

建议

(1)教师在组织开展第一次探究教学之前,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如: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在班主任或学习委员配合下,按照实际情况把学生分配好,每个小组中优生与学困生、性格活泼与内向、动手能力强与弱按比例结合,避免探究小组出现强强组合或弱弱组合。

(2)在探究过程中,安排一名协调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将操作、记录、观察、计算、整理器材等合理分配给每个组员,让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得默契有效,避免课堂上有的同学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学无事可做。

(3)探究活动的设计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水平,在实验探究开始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实验方案、操作步骤、数据处理、难点的处理等,清除实验探究中的障碍。

(4)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都有机会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团结协作,不仅能将实验技能训练落到实处,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总之,合作探究要组织得有条不紊,开展得有声有色,不要将探究活动流于形式,要切实取得预期效果,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都能得到发展。

2多媒体使用不当,教学效果有限

多媒体的使用,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展示实验操作中的一些微观现象,巧妙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因此颇受广大物理教师的欢迎。但是,多媒体使用中的一些有限性问题也不容忽视。笔者多次参加我校教师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每位上公开课的教师无一例外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的教师一堂课结束,黑板上一个字不写一点痕迹没有,全靠多媒体。暂且不论这种做法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性,单从有限的视觉暂留,很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时间。优生可以过目不忘,但学困生接受较慢甚至课堂笔记都来不及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间一长,笔者发现学生对多媒体的频繁使用也有点索然无味。

美国教育家苏纳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实验过程比较麻烦,操作步骤较多,实验准备时间较长,器材较多,测量数据较繁,课时较长,一些物理教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多媒体。本该教师演示学生分组探究的活动被制成了多媒体课件,学生看不到教师的引领示范与操作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成了“纸上谈兵”。例如:学习《物态变化》一章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正值气温较高,众多的班级需要大量的冰块,由于冰的制作、保存、运送比较麻烦,许多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不再去准备器材,探究过程变成了观看课件,其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科学探究的内容较多,学生活动量大,教学安排紧凑。一些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赶进度,一些表格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学生还没有充分观察与思考,教师已经切换到下一个幻灯片,同样在探究冰、蜡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较多如表1.

烛温度/℃状态温度/℃状态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要将冰、蜡烛的温度、状态进行比较,还要据此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找出规律,学生需要分析、比较、归纳、绘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需要思维的东西多,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给学生预留自主消化的时间。

总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让多媒体课件成为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有力手段,但不要成为教师的依赖,扬长避短恰当使用。

3在探究过程中,达成目标有限

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都会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新版《物理课程标准》特别提出: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由于探究的问题常常涉及某一物理知识,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把注意力仅放在知识目标上而忽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特别注意的。但是,教学成绩往往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主要依据之一,这种做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应试教育的体现,给广大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也给探究式教学带来一种无形的影响,提高学生成绩依然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物理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通常更加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而忽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教学目标达成。

建议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意志品质与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4探究课题有限,不利于学生成长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活动贯穿其中。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一些物理教师安排的探究活动有限,仅限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或中考重点考查的课题,而忽视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课后练习中需要探究的课题,常视为可有可无或弃之不理。究其原因,一些物理教师担心课时有限,如果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或课后练习中的探究课题,会耽误教学进度影响教学成绩,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探究性试题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探究题源于教材贴近生活,重点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时,课后练习中安排了一道探究小孔成像的活动,要求学生用易拉罐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记录成像的特点。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对于进一步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很有帮助,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例如: 学习《物体浮沉条件》时按照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学生回家探究鸡蛋在盐水中的浮沉情况,这样的探究活动取材容易贴近生活,是对课内知识的拓展与补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上探究内容曾在中考均有所体现。由此可见,重视综合实践与课后练习中的探究活动,切实组织学生把这些探究活动落到实处,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并不能影响教学成绩。此外课内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合作完成的,由于课堂探究时间有限,教学活动安排紧凑,部分同学或许没有探究的机会。而综合实践和课后练习中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课后单独完成,或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在家进行,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准备的器材充分安排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弥补探究活动的不足,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

建议(1)教师可灵活安排综合实践和课后练习中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也可在家里开展或开放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可以单独探究也可以自由组合探究,或者由兴趣小组合作进行。

(2)对于安排的探究活动,有布置就要有落实。组织学生将探究的结果进行反馈交流,或者将探究过程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交给教师批阅。

5创新实验设计有限,探究式教学按部就班

探究式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好实验胜过千言万语。而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思维,降低学生开展探究的畏难情绪,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但是,在平时教学中师生开展探究活动,基本上按照教材的安排顺序按部就班进行,教师设计的创新实验有限,给教学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利用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当u=2f时,仅仅靠观察说明物像大小相等不具有说服力,另外当实验结束时,蜡烛燃烧释放的烟雾与气味充满教室,对学生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门窗虽然打开,但空气的流动使火焰不断晃动影响像的稳定性。有的教师将此实验作了改进,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起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创新实验的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前多动脑筋,充分发挥备课组中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实现资源共享。创新实验的设计还可以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例如使用饮料瓶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等。再例如,利用细棉线和两个纸杯制成“土电话”来探究固体可以传声。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创新实验的设计还要争取学校的支持增加一些新仪器,可以有效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江苏无锡市星迪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激光几何光学实验器,如图2所示。这个仪器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探究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现象,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总之,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探究式教学中出现的有限性问题,有的放矢不断创新,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才能打破制约实现教学目标的瓶颈,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在这个充满智慧的讲台上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推荐访问:浅谈 探究 性问题 物理 式教学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