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3-18 09:47:08  阅读:

摘 要:本文谈了作者对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主要从医用物理学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教师评价改革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并且进行简单的论述。即理论内容实现物理学和医学的紧密糅合;实验课和理论课实现互相印证;改善教师评价制度,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实验课程设置;教师评价

新世纪,在大力提倡教育振兴、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之际,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是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所谓素质教育,就知识而言,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即所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简单阐述目前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理论功底和动手能力都相对较差的情况,而且缺乏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在教学方面,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要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强化逻辑思维等方面做些实际的工作,对学生不能仅仅是 “授之于鱼”,更重要的应该做到 “授之于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为他们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大背景下,对医学院校而言,想具体谈谈我教授的医用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些思考。这其中既包括理论教学内容,也包括实验教学内容。

医用物理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去解释生命现象,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做好铺垫。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物理学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以讲授物理规律为主,仅仅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加了一点物理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而这部分内容往往因为课时限制而被删掉。另外,很多医用物理学老师是物理专业毕业,对医学的某些专业领域不甚了了,因此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用物理学讲授的内容有:刚体的运动、流体的运动、分子运动论、振动和波、静电场、电磁学、波动光学、几何光学、量子力学基础、原子核与放射性等部分。随着教学计划的不断改革,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抓住重点的讲授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医用物理学的教学过程通常以理论课为主,实验课为辅。实验操作很少,目前的课时设置为,理论52学时,实验20学时。而且实验课程设置比较简单,技术含量较低 ,甚至有很多八十年代的仪器还在使用,仪器比较陈旧,学生缺乏兴趣,所以实验效果也不理想。

在课堂教学效果和实验教学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摒弃过去传统的医学物理学教学模式,由于物理学科的自身规律性很强,即每一章都从简到难,逐步深入,授课老师也经常按物理学的学科的思维去讲解。个人建议,打破物理学学科的自身规律性,和医学真正糅合在一起,而不仅是在每章的末尾附加一小节的应用,比如可将流体力学和血液循环糅合在一起同时讲解;振动部分即可和声波糅合一起;X射线可和医学上X光穿透糅合在一起;也可将几何光学与眼睛这个最精密的光学系统糅合在一起等等。讲规律的同时讲应用,应有一种跳跃式的思维来对待教学过程,同时要引导学生跟上教学内容节奏,这需要授课教师有很深的教学功底。

其次,鉴于课时的有限性,我们可将物理中某些与医学学科差距较远的内容删减掉,甚至是某些规律。比如振动的合成与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等等。删减的目的是为了在最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关于实验教学方面,由于目前存在问题是实验仪器陈旧;实验设置及操作较简单;和理论课讲授内容某种程度脱节。建议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素质和能力训练,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实验内容的科技含量。通过重新设计实验课程,使实验课程应和理论课密切结合,保证充分做到实验验证相对应理论,而理论可解释相对应的实验现象。这样学生会直观的看到理论和实验的相互映证,加深印象,充分理解,才能做到运用自如,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实验内容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首先,精选基本内容、扩充选做实验 。审视原有实验科目,坚决淘汰已过时的内容、方法以及手段,如测量长度、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电势差计等实验。同时增加一些新的开放实验供学生选择,要求是实验内容新颖、方法多样、实用而又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

其次,用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实验项目及时将一些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新方法引入传统实验,更新教学内容,缩小传统实验内容与现代生产及应用之间的差距,既让学生明白传统实验有着强烈的应用蕴涵,又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数字万用表替换原有的机械万用表、数字型示波器,增加跟医学相关的实验,比如说可将大型医院的核磁共振、B超等仪器能够实现利用计算机模拟等。使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的科学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增设反映现代医学成果的综合应用性实验内容 ,这是保持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先进性的关键和难点。有很多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就其基本原理来说,属于基础物理范畴,是大学生能够理解的。增设先进的具有科学技术项目,可以建立起连接基础物理和现代技术应用之间联系的桥梁,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增加计算机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其应用愈来愈普遍,物理实验教学必须不可回避地跟踪这一趋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必要增加计算机采集和控制、虚拟物理实验、仿真物理实验等内容,并普及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绘图、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训练。

上述简单谈了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课程设置的一些想法,具体的操作还需根据每章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甚至是对单个章节进行讨论,需要不仅对物理而且对医学也精通的相关人士参与该工作,这里不一一详述。另外,学校也应选派中青年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建设工作、或者进修一些医学类的课程(针对本专业是物理学的老师)。比如可进修解剖学、生理学、外科等相关学科。这可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两大学科的紧密结合。另外,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做些相关的改变。

评价教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有很多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量表,可参照使用,但我校基本上是有通过学生打分及学院给出的综合评价来决定。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全面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但传统的教学评估方式并没有全面地考虑这些因索,大多是按照学生的自我感觉及成绩来判定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种评估方法有很多弊端,既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

改革教师评价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建议应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数据、信息、评价结果等能进行量化处理的,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而对于不适用于量化处理的信息要采取定性表述。单项评价是对教师某一方面工作的评价,如:备课、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综合评价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期的、循环反复的评价。静态因素是对常规教学各环节的检查,对反映在文字材料中按教学计划进行的行为的检查等。而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感情的人,是情感、教学的交流、合作以及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要注意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总的来说,通过完善教学评价规则,使其成为今后教师工作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总之,我们要认清存在的问题,大胆对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与完善,顺应社会的发展,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积极改进医用物理学学科内容的建设以及教师评价系统的规则,最终提高医用物理学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赢局面,使我们学科建设工作更上一层楼。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物理学 思考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