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园文化物境建设的三境界

时间:2022-03-09 10:21:32  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其中的物境建设则有三种境界。仿真物境建设要因地制宜,其建设准则是与现代物境若即若离;建设鲜活情境的有效途径是让观者由旁观者变成主导者,同时要力戒伪体验;生命意境更注重观者的主体性感受及发展变化,其最大要求是应当突出对观者生成历史使命感的启发性。

关键词:仿真物境 鲜活情境 伪体验 生命意境

当前中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必须加强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力度,加强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这是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认为,要大力加强物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加强物境建设,应追求如下三种境界:仿真物境、鲜活情境及生命意境。

一、选择、组合文化符号,营建仿真物境

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部分复现传统文化的物境。仿真物境建设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决条件。现场感可以有效地拉近后代受教育者与历史文化的距离,获得走进优秀传统的快捷途径,增大对传统文化精粹认同的可能性。时下多数学校(地方)的传统文化教育虽然能够比较好地注意到仿真物境的建设。但是也存在着与历史相背离的情况——过分依仗现代器物、技术手段,以致喧宾夺主,多媒体手段固然有声有色,却有失真的缺陷。

物境建设以尚古为最高原则,从外形颜色相同或相似到质地相同或相似;从文物仿品到原件。要让学生(受教育者)把眼前的物境(物品)当成真实的历史代言人。

不同的学校因地制宜地进行物境建设。不一定非要言必称孔子、孟子、朱子。各地要结合地域文化特点,选择能代表儒学等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名人。比如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距离“孔氏南宗家庙”不远。学校便在校内草坪上立孔子的白色雕像,营建传统文化物境。江苏省宿迁马陵中学始于1822年的钟吾书院,学校以钟吾书院历史景点为主体营建传统文化物境,内有古梅和桂花,寓意“养正为先”的办学宗旨“香飘万里”。

物境建设不必刻意追求复古,因为复古无止境。可以点带面,选择传统文化符号为代表,点到即止。一座孔子像、两面文化墙,或者选择古代典籍、文房四宝、书画艺术等。“儒家的礼仪条目繁多,主要分为五种,即吉礼、宾礼、军礼、嘉礼、凶礼”,适于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符号很多。

这些文化符号可以在校园广泛布置。可依托校园已有建筑设施附加文化符号,比如在道路两侧、建筑物外墙、宣传栏、广场中心。也可专设区域建设传统文化场所。

因为我们无法抛开现代文明全面复古,所以传统文化物境的建设准则是与现代物境若即若离,自然接壤。物境建设极易走到追求全盘复古的极端,全真的复古物境在现代化物境为主的校园中茕茕独守,虽然极为醒目,但学生走进仿古物境暂时忘却当代,走出仿古物境进入当代物境又会忘却历史——进则大有出则大无。学生走进这样的物境,恍若置身于孔子杏坛、朱子的明伦堂,观者瞬间穿越至相应的时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走出这样的物境,因古代物境的突然消失,现代物境的突然呈现,观者又被迫瞬间时空转移至当代。一所现代的普通中小学,不大可能把整个校园或大半校园,变成古代书院的学习场景或其他生活、生产场景。古代物境在以现代物境为主导的校园中依然是弱势物境,设计者越是凸显古代物境与当代物境的差异性。古今的距离感就越强,学生就越明确地知道古代物境仅属于既往,因而具有不可复制的绝对虚拟性。传统文化物境如果仅存外壳,仿真程度不高,就会失却相应的影响作用与教育意义。将极大地影响到儒学等传统文化精粹的教育效果。古今物境的自然融合、水乳交融是传统文化物境的建设的理想境界,在古代物境得以彰显的同时,要顾及到古今物境交界处的柔和处理。在古代书院式教室布局的外围,青砖黛瓦要自然延伸不宜“戛然而止”,或种植老树古藤、腊梅修竹与周边现代物境柔和接壤;古代书院式教室的内部,也可使用现代声光电等设备,以及其他与儒学等传统文化精粹直接相关的当代文化符号(比如现当代儒学研究名家介绍)。但不可使用过多的现代技术支撑。比如使用多媒体设备应遵行“能隐不显,能次不主”的原则,柔化现代文明的硬件,弱化现代文明的热力,不可让有限的儒学等传统文化的物境,淹没于现代教育技术文化物境中。在现代物境中也可自然加入儒学等传统文化精粹的文化符号,像现代建筑主体的称谓、宣传内容及用语、现代建筑的装饰附件等,都可以使用古代文化的内容。

二、体验认同传统精粹,构建鲜活情境

校园文化环境应成为自然体验认同儒学等传统文化精粹的平台,學生容身此境,体验由身体行为、感触到心神感觉、知觉,再到价值判断,就能在鲜活的古代文化情境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体悟与认同感。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设鲜活情境的有效途径是让观者由旁观者变成主导者。儒学等传统文化物境即便再完美、丰赡,只要参观者仅是旁观者,他与关照对象之间就有不可消弭的心理距离。只有让参观者在一定限度内突破“物”与“我”的界限。才能使之在情思上有突破性的认同。将旁观者变成主导者的快捷方式是让其体验。认同金字塔及故宫铜缸上的“到此一游”是一个反面的论据,倘若金字塔、铜缸一侧有相关的体验设施,便也许有可能不会有参观者书写“到此一游”的不文明体验方式了。

“体验”的终极方式是:体验像古人那样在相应情境中言说行事。世易时移,我们无法做到完全仿真,我们只能做到在特定情境中象征性地言说行事。即便如此,学生也会有深切感受。古代儒家要求弟子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我们可以酌情建设相关设施,让学生体验。体验可以暂时消除学生与古文化精粹之间的距离。学生仿佛自己就是古人,像古人那样进行相应的文化活动、思想。

伪体验无法对传统文化真正的认同,唯有真体验才能构建鲜活的情境。以下几种情况是关乎体验真伪的临界方式:

其一,儒学等传统文化物境建设是否凸显了庄重甚至庄严之感。庄重、庄严可以避免“真‘伪’”传统文化物境建设,“真‘伪’”是指传统文化符号被现当代仿品完全取代,比如完全用电子技术营建虚拟的物境。庄严神圣之感是观者自然贴近古文化精粹的快捷方式,并且自然消除伪体验的物境诱因。有一些学校为了增加体验的趣味性,在物境色彩、组元上凸显、增加当代学生更能接受的成分。这种趣味性的开发只要建基于对古代文化原貌的维护,有利于对古代文化庄严感的建构,都是积极的趣味;趣味性的开发如果更多地为了体验者赏心悦目、获得新鲜感受,不顾及是否有损于传统文化精粹的风貌,则是消极的趣味,消极趣味的直接结果便是伪体验,谐趣盛则庄重失。这样的体验固然热闹,但绝非鲜活的体验。鲜活的体验是传统文化精粹的薪尽火传,是当代“传统文化教育物境”的古代功能的有效再现,也即在此情此境中,古今人物的行为及感受是相似的。“我”入此境,“我”非“我”,“我”是“此境”中的我。

其二,“体验”是否尊重了古今文化的差别。厚古薄今,非要留下辫子,在外在器物形式上泥古,这会让未成年人过分重视器物忽视其内在的神韵,甚至会导致文化迷失:漠视古代器物形式、古人行为方式原貌,用现代人的理解将之强行改变,这样的体验是穿帮频现的演戏式的伪体验,未成年人通过体验更多的获得是混搭的谐趣,新生的谐趣掩盖了历史的沧桑。当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体验教育极易变成此类伪体验。

“体验”应把握限度,否则就变成对古文化的戏谑,演戏。

三、传承与超越并举,创建生命意境

鲜活情境不是最理想的境界,因为其最高点莫过于复现历史、回归历史或延续历史。理想的境界是自然继承与恰当的成长并举的生命意境。

生命意境在鲜活情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鲜活情境的区别在于,生命意境更注重观者的主体性感受及发展变化。生命意境的营建是建立在对观者的观看、体验过程假想的基础上,不是仅仅把观者当成猎奇、获得新知的受众,而是把其当成受教育的对象,并且一定是可以主动、愿意主动学习的对象。“主动学习”与“参观”最大的不同在于:参观者是局外人,学习者是大半个主人;不仅如此,我们更要把学习者培养成传承者、发展者。传承者、发展者是真正的主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主动地继承,传统文化精粹已经融入血液,变成继承者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具有主动建设的愿望、热情与责任感。

为传承者、学习者、发展者而进行的物境建设应增大物境与参观者之间交错、相容的可能,不要刻意设定安全线等离间人物关系手段。时时处处基于学习者、传承者、发展者的当下需要及可能存在的需要,并为之营建呼唤产生发展的愿望,促成发展实现的可能。

传承与发展并举会给予参观者以当代生命言说自我感受,表达自我诉求,陈述自我评价,抒发自我美刺的空间。物境建设不可过于宏大,要给予当代个体生命以存在感,小我对历史文化精粹既需要仰视、观瞻,也可以平视、探究。要让学生在丰赡的历史文化面前抬起头来。比如建孔子像,不必过份追求高大,略高于常人即可。而事实上,多数学校或其他文化场所中的孔子太过于伟岸,历史文化名人便因之被过分拔高,成为顶礼膜拜的对象,甚至成神。人向人学习,可以有得,即便他是圣人,人向神学,难有所得。倘若孔子像身高就是一个略高于常人的“长人”,观者便会免受形式的干扰而直面其伟大的人格!

生命意境的最大要求是应当突出对观者生成历史使命感的启发性,观者面对历史文化物境,并非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融身于其间,是继往开来者,是历史话剧的传承者,新历史的建设者。传承以儒学为主的历史文化精粹,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这是物境建设的必然要求。观者不仅是主动学习者,而且是主動建设者。

综上,只有在校园物境建设中努力追求并仿达到真物境、鲜活情境及生命意境等境界,才能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校园环境中,达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文化成效。

推荐访问:校园文化 建设 三境界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