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9篇

时间:2023-08-16 08:40:03  阅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提到“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问题。当前,全社会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更多人行动起来,一起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9篇,供大家参考。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9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1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提到“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问题。

当前,全社会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更多人行动起来,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管是垃圾分类所表达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还是崇尚节俭所体现出的对大自然的敬畏,都昭示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共谋绿色生活。

坚持绿色发展,应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都江堰工程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独一无二的典范,就是遵循了自然规律与河流自身的流动属性,疏导治水、泽被后世,使成都平原变为了天府之国,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坚持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应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绿色家园,应追求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当前,我们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行动,一方面分类投放垃圾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使可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让人们学会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家园,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甚至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坚持。

共谋绿色生活,应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环保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稼穑不易,民生多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绿色文明新风尚,勤俭节约是美德,我们应提倡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敬畏自然,低碳生活,拒绝浪费。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坚持绿色发展,共谋绿色生活,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整洁,让美丽永驻人间。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农林村牢记“两山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小康之路。

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老村长陈福尧的记忆中,曾经的村庄,家家户户造纸,村民乱砍滥伐,兴建矿厂,村里处处是“天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改变村庄面貌,农林人用新路径取代旧模式,创新绿色产业,变竹林为园林、变农房为客房、变矿山为“金山”,探索出了一条摆脱贫困走向美丽乡村的发展新路。

纵有不舍,讲大局的农林村群众收起了砍竹刀、绑竹绳,关闭了矿石窑,告別旧生计,寻找新出路,4500亩集体林地、“海中海”湖泊入股蜀南竹海旅游开发公司,采取党建引领+景点承包经营+旅游设施租赁+自然资源分红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好绿色产业。眼下虽然已经过了旅游的旺季,但地处蜀南竹海景区的灌家农庄却是一派繁忙热闹景象。贵阳游客单女士高兴地说,“今天是第四天了,本来准备只玩三天的,因为特别好耍嘛,又多待了一天……空气特别好,住得特舒心,吃得又特别的开心、舒心。竹花、竹蛋、冬笋,好多想不起名字的竹食材,以前都没吃过,食材好,有创意,明年天热时约起朋友还会再来玩”。

作为地道的农林村人,灌蓉一家也曾外出打工谋生。随着蜀南竹海旅游业不断发展,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竹生态优势,灌蓉一家在景区里开办起了农庄。以“竹”为主打,让曾经外出打工的她尝到了甜头。

“这段时间相对来说是淡季,因为刚过了暑假。家里有20几间客房,每天可以住上10几间,收益还不错。并且土地流转得租金、参与经营得股金、劳动务工得薪金,大家的日子能不火嘛。”灌蓉是这样说的。

2019年,农林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7981元,集体经济收入287万元,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提前一年脱贫。

优化好经济结构。农林村党组织书记灌兵讲,下一步农林村将积极融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历史机遇,依托蜀南竹海创建5A契机,大力打造竹食品、竹文化、竹经济特色商业街,把竹林变公园,把村庄变集市,打造游乐在竹海、吃住在农林的抱团发展模式,成为城里人避暑纳凉、森林康养的向往之地,让更多人感受到农林村的魅力,持续增加村民的“钱袋子”,让群众生活质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农林村正实现自然财富经济财富双丰收。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3

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

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绿色是大自然的鲜明底色。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这是千百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战略、成果等共同发展的显著标识,是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卓越象征。我们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继续做下去,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示范样本,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向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追求绿色发展“共荣”,洞见生态文明真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人民追求“共荣”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需要不仅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还能有效指引全社会共同践行“两山论”,让生态文明思想成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根本指南,努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要积极倡导厉行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筑牢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绿色价值理念,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实现由“规定动作”到“自觉行为”的转变,像保护眼睛一样、像对待生命一样爱绿护绿增绿,让这笔意义非凡且无比珍贵的“生态财富”能够泽被后世。要清醒认识到无序、粗暴对待自然的巨大危害,必须协调规范好经济活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讲新发展。全社会要携手共同应对生态问题,学会算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把“共抓大保护”落实到一字一句、一步一行中,坚持一棒接着一棒跑,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坚决抵制奢靡浪费思想,反对一切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不合理消费。

坚守绿色生活“共谋”,融入科学治理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为“共谋绿色生活”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惟有只争朝夕的拼搏,还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实现让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的中国梦想。要遵循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科学治理规律,在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织密“保障网”,找准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式共同促进的“切口”,决不能因小失大、偏安一隅。“奉法者强则国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紧盯重要领域、关键行业、重要岗位,决不能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上打折扣、搞变通。要运用好环境管理“全链条”,特别是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治污、气候治理等方面,着眼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打造出可持续、具有特色的治理样本,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落实绿色福利“共享”,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环境就是民生,绿色成果“共享”让发展更有力度、温度、厚度,让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绿色福利,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落实到“民心里”。山水榕城,有福之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也充分彰显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可分割。要守好世代传承的宝贵遗产,挖掘出生态环境各类载体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让既能够“推窗可见的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景成为现实,延续历史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要抢占新发展格局“风口”,利用好产业“延长链”创新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发挥好“互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的能动优势,在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中让更多文创产品焕发生机活力,持续释放绿色动力。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取真经、谋机遇、展风采,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凝聚磅礴合力,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园生活,让绿色成为每家每户引以为傲的“传家宝”。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4

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

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绿色是大自然的鲜明底色。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这是千百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战略、成果等共同发展的显著标识,是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卓越象征。我们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继续做下去,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示范样本,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向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追求绿色发展“共荣”,洞见生态文明真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人民追求“共荣”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需要不仅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还能有效指引全社会共同践行“两山论”,让生态文明思想成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根本指南,努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要积极倡导厉行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筑牢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绿色价值理念,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实现由“规定动作”到“自觉行为”的转变,像保护眼睛一样、像对待生命一样爱绿护绿增绿,让这笔意义非凡且无比珍贵的“生态财富”能够泽被后世。要清醒认识到无序、粗暴对待自然的巨大危害,必须协调规范好经济活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讲新发展。全社会要携手共同应对生态问题,学会算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把“共抓大保护”落实到一字一句、一步一行中,坚持一棒接着一棒跑,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坚决抵制奢靡浪费思想,反对一切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不合理消费。

坚守绿色生活“共谋”,融入科学治理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为“共谋绿色生活”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惟有只争朝夕的拼搏,还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实现让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的中国梦想。要遵循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科学治理规律,在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织密“保障网”,找准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式共同促进的“切口”,决不能因小失大、偏安一隅。“奉法者强则国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紧盯重要领域、关键行业、重要岗位,决不能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上打折扣、搞变通。要运用好环境管理“全链条”,特别是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治污、气候治理等方面,着眼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打造出可持续、具有特色的治理样本,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落实绿色福利“共享”,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环境就是民生,绿色成果“共享”让发展更有力度、温度、厚度,让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绿色福利,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落实到“民心里”。山水榕城,有福之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也充分彰显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可分割。要守好世代传承的宝贵遗产,挖掘出生态环境各类载体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让既能够“推窗可见的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景成为现实,延续历史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要抢占新发展格局“风口”,利用好产业“延长链”创新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发挥好“互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的能动优势,在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中让更多文创产品焕发生机活力,持续释放绿色动力。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取真经、谋机遇、展风采,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凝聚磅礴合力,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园生活,让绿色成为每家每户引以为傲的“传家宝”。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5

以行动自觉 写好绿色发展“山水文章

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世间万物环环相扣、和谐共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心怀“国之大者”,凝心聚力、躬身实践,写好水清岸绿、风光旖旎的“山水文章”。

要有“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曾几何时,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本末倒置,竭泽而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真谛。党员干部要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有“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在共享共建共治的过程中,守住底线、建立新功、增进福祉、保障民生,争当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要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文明素养,做低碳环保的践行者。当前,生态环境恶劣,能源资源匮乏,极端天气不断,粮食浪费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保护环境、协同发展的时代课题已刻不容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擦亮美好生活的底色,需要汇聚每个人的智慧与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竭力倡导科学、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着力培养节约粮食、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文明理念,争当“领头雁”勇做“排头兵”,热心公益、积极响应公益事业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做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的践行者。

要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思想自觉,做抵制不当风气的监督者。日前,日本政府发布声明,将从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130万吨福岛核废水,持续长达30年。这一消息让世界哗然,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强烈抗议和不满。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球村时代。人类栖息于地球,同呼吸、共命运。世界各国只有和衷共济、坚守正义,才能促进共同的繁荣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树立“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对不当风气,敢于“亮剑”,坚决抵制,做好环境工作的情报员、战斗员、监督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6

坚守“三条线”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如水,经济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准确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舟水关系。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中,如何在确保不越过生态“红线”的基础上,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历久弥坚的课题。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牢固树立生态安全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生态安全究竟是什么?如今的我们又处在何种境地?从概念上讲,生态安全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剧,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生态问题一次次为我们敲响生态安全的警钟。因此,在思想上,我们要牢固树立起生态安全理念,用理论武装自己,只有思想意识上永远紧绷生态保护的“红线”,才能从源头消除生态安全隐患。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也可以为我们带来财富。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保护生态系统并不是要求不发展,而是将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除了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管监督,更要聚焦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绿色化转型之路,使之加快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避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坚守绿色发展“底线”,要坚持生态优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相信青山定不会负人。

坚守全民参与“主线”,保护生态环境常态长效。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使绿色发展常态化就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造一个“绿色银行”。然而,“绿色银行”的成立不能靠一个响亮的口号一蹴而成,更不是靠一己之力一蹴而就的。绿色发展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只有坚守好全民参与的“主线”,举国一致、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好“绿色银行”,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趋于常态长效。要从认真领会退耕还林、节能减排精神做起,要从低碳出行,降低空气污染做起,要从垃圾分类、节水、节电、节材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全民参与,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常态长效之路越走越宽广,共建水绿山青、繁荣富强的美丽中国!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7

三“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和物种,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借助飞速发展的科技,自然的奥秘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人类的自然观念自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马克思曾经指出,自有人出现以来的历史都是“人化自然”的历史,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生”状态之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发展养护自然。在以往的发展当中,囿于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限制,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高浓度的雾霾、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重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底线守护自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边界”就是“底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就是守住自然生态底线、确保生态安全,为国家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大规模国土绿化、海洋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科技保护自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在其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提出,工业革命一开始,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大大提升,使生物圈包括人类本身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但是科技与自然不是对立关系,相机陷阱记录野生动物,生物声学倾听雨林的声音,“千里眼”守护东北虎豹,这些事实都证明了科技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然,让自然受益于科技。未来,我们要更广泛地运用科技保护自然,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发挥云、AI、5G等新技术在守护自然资源、保护濒危物种、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用技术见证自然的美好改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8

以行动自觉 写好绿色发展“山水文章”

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世间万物环环相扣、和谐共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心怀“国之大者”,凝心聚力、躬身实践,写好水清岸绿、风光旖旎的“山水文章”。

要有“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曾几何时,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本末倒置,竭泽而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真谛。党员干部要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有“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在共享共建共治的过程中,守住底线、建立新功、增进福祉、保障民生,争当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要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文明素养,做低碳环保的践行者。当前,生态环境恶劣,能源资源匮乏,极端天气不断,粮食浪费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保护环境、协同发展的时代课题已刻不容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擦亮美好生活的底色,需要汇聚每个人的智慧与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竭力倡导科学、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着力培养节约粮食、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文明理念,争当“领头雁”勇做“排头兵”,热心公益、积极响应公益事业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做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的践行者。

要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思想自觉,做抵制不当风气的监督者。日前,日本政府发布声明,将从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130万吨福岛核废水,持续长达30年。这一消息让世界哗然,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强烈抗议和不满。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球村时代。人类栖息于地球,同呼吸、共命运。世界各国只有和衷共济、坚守正义,才能促进共同的繁荣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树立“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对不当风气,敢于“亮剑”,坚决抵制,做好环境工作的情报员、战斗员、监督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篇9

三“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和物种,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借助飞速发展的科技,自然的奥秘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人类的自然观念自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马克思曾经指出,自有人出现以来的历史都是“人化自然”的历史,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生”状态之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发展养护自然。在以往的发展当中,囿于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限制,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高浓度的雾霾、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重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底线守护自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边界”就是“底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就是守住自然生态底线、确保生态安全,为国家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大规模国土绿化、海洋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科技保护自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在其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提出,工业革命一开始,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大大提升,使生物圈包括人类本身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但是科技与自然不是对立关系,相机陷阱记录野生动物,生物声学倾听雨林的声音,“千里眼”守护东北虎豹,这些事实都证明了科技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然,让自然受益于科技。未来,我们要更广泛地运用科技保护自然,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发挥云、AI、5G等新技术在守护自然资源、保护濒危物种、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用技术见证自然的美好改变。

推荐访问:共生 人与 征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600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2000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500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小学生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800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400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300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开头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小学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文结尾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