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2023年“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8篇)

时间:2023-08-10 10:40:05  阅读:

篇一: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1省委近日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试行)》,以制度形式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给“想为、愿为、能为、善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这对于推动全省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两聚一高”,是开拓性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敢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的优秀干部。他们敢闯敢试、敢作敢为,勇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差错;他们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很可能触动一些人的“奶酪”,讲一些得罪人的话,做一些得罪人的事,往往会受到误解和非议。从组织上来说,旗帜鲜明支持、保护、鼓励担当者,给他们吃下“定心丸”、系上“保险绳”,就能让他们挺直腰杆、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在全省形成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把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担的是改革中的风险、探索中的失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绝不是对违规逾矩者的纵容和庇护。如何做到既宽容和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又坚决防止纪律松绑、管理松懈?关键要把握好政策界限。要严格区分有禁与无禁、为公与为私、有意与无意、集体决策与独断专行,既不能让大胆探索的“领头羊”成为改革失误的“替罪羊”、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流汗又流泪,也不能让那些假改革之名、谋私利之实的人钻空子、占便宜。容错、试错、纠错,是一个完整的政策链条,要努力形成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

  错必改的一整套机制,不断激发各级干部勇担当、谋实干的热情和动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本身也是负责担当的体现。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党员干部,最怕在误解和非议面前孤立无援,找不到组织,也看不见领导,在组织面前道不了实情、在领导面前说不了心声。只有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才能引导广大干部做锐意创新的战斗员、深化改革的践行者、推动发展的实干家。要树立事业为上、注重实绩实干的用人导向,建立精准、规范、科学、多维的政绩考核体系,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各级党组织和上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责任,努力当好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坚强后盾。

  为担当者担当,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繁星璀璨;为负责者负责,敢于负责的干部才能勇往直前。省委《实施意见》的出台,吹响鼓励改革创新的号角,树立支持干事创业的大旗,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动力,勇做改革的探路人和开拓者,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努力汇聚起推进“两聚一高”的强大力量。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2古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这句古语教会了人类从古至今做人的硬道理。近些年来,在我国党内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不断发现多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为领导者错为,上级党员领导为官者乱为,就“容错”这一词只针对那些为官错为者而言,并不针对那些为官乱为与不作为者的袒护,容错机制是对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敢干事、爱干事撑腰,却成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不作为和乱作为的一把暴风雨吹不翻打不破的保护伞,为这些为官作风不正的党员领导干部罩上了一个刀枪不入的金钟罩。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从严治党,以身作则,积极做事,不怕做错事、只怕乱做事,犯错是每一个人都少不了的,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犯错的可能性,但是当自己知道犯错误时,能积极改正过来,不要让错误一直错下去,千万不能容错,容错是最可怕,被容错的干部要善于

  纠错,容错的领导者要坚持自身的先进性,要以被容错者的典范例子引以为戒,容错的领导要常对被受容错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好监督,要做到我错我改,你不错你别进来的效果。

  人恒过,然后能改,既错及改、被容错者善改,方可出强、好干部;人心别有侥幸、得容错者屡错、容错领导者纵容,方可导致千错万错。

  容错,只就为官错为者而容,对于为官不作为与乱为者方不可容也,优秀的领导干部并非从未错,就因有错及改,终究成为敢做敢为、愿干爱干的出众好干部。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3为维护政治生态,激发全市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近日,太仓市从制度层面出台了《关于建立防错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党政干部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探索建立防错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撑腰鼓劲。

  《暂行办法》重点围绕“防错容错纠错”三个方面建章立制:一是防错于前。从强化日常思想教育、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机制以及坚持依法依规办事等方面入手,坚持抓早抓小、注重预防,民主集中、科学研判,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二是容错定心。首次明确了10种情形可以申请容错及5种不属于容错范围的.情形,并强调单位和个人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经认定后可以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这不仅给党员干部一颗“定心丸”,鼓励干事创业,更提醒党员做到心中有戒,不能“任性”用权。三是有错必纠。对符合容错条件,存在过错失误,但达不到给予党政纪处分的,按照有错必究、抓早抓小原则,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纠错,消除党员干部懈怠心理和解决为官不为现象。

  “防错容错纠错不是违规违纪的‘挡箭牌’,而是让党员干部做到事前防错及明白容错的范畴,”太仓市委、市纪委书记邹洪凯说道,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以合理容错、及时纠错来澄清保护党员;另一方面也不会以防错容错纠错为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开脱,而将严格按规

  定程序办理,确保防错容错纠错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4建立容错机制,首先要明确容错纠错的界限。哪些错误能容哪些不能容,只有明确规定哪些错误可以免责、哪些错误必须追责,才能为干事创者提供准确的行动准则。容错纠错要以支持实干、鼓励创新为原则,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其保护的对象是作风正派、敢作敢为的好干部。对“明知故犯”“无视规矩”的行为,必须严惩不贷,不能让容错机制成为少数人犯错的“保护伞”。

  建立容错机制,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认定程序。明确容错纠错的界限后,还应建立相应的认定程序。通过规范的程序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取证,完善操作流程,细化申请、审查、认定、实施、答复等步骤和环节,保证机制合理、科学、有效。容错机制的最终裁定,应由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负责。相关单位和个人因工作失误受到追责时,可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免责申请,纪检检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申请后,及时开展调查核实,作出容错认定结论并反馈给申请单位或本人。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确保容错纠错机制的严肃和权威。

  建立容错机制,还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制定容错纠错机制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容错范围的确定,应最大限度地细化,提高容错机制的可操作性,保证制定内容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容错纠错机制虽然针对的是领导干部,但是容错纠错机制启动后,除了按照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政府还要公开容错纠错机制的运行过程,让容错纠错在大众的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彰显党和国家对探索创新的宽容和对大胆创新的鼓励,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全社会力量监督和参与改革实践的热情。

  “知错必改大修行,悔过自新暗反省”。通过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鼓励干部“大刀阔斧”地干事创业和改革创新,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5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省委、市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创新性举措和制度性安排。落实好“三项机制”特别是容错纠错机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本职和责任。宜君纪委为切实履行职责,自觉运用实践,确保容错纠错机制落得实见成效。

  一是提高认识,着力解决“不敢容”“不愿容”的问题。县纪委认真学习领会中省市纪委精神,统一思想、狠抓落实。采取集体研学、业务培训、干部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宣传容错纠错机制的力度,认真讲解容错的申请、核实、认定、反馈、报备的相关程序和要求,使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掌握容错纠错机制的精神实质和本质内涵,也使其在工作中卸下了包袱、打消了顾虑。成立了容错纠错机制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纪委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案件审理室具体负责此项机制的督促落实、分析研判、督查考核、情况汇总等工作,为推进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同时,通过明察暗访、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单位贯彻落实容错纠错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各单位精准使用、规范使用、大胆使用。

  二是制定措施,着力解决“谁来容”“对谁容”的问题。容错纠错机制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按照中省市纪委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使机制更易操作、更便执行。县纪委通过召开干部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结合《市纪委关于落实〈铜川市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和我县实际,制定了《宜君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从统筹安排、政策界限、宣传引导、推进措施、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并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街道)纪委、县纪委各纪检监察室、县级各有关部门纪委(纪检组)的工作任务和监管、考核、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容错纠错机制在我县落实到位。在启动容错纠错后,必须坚持把容错的流程、对象、事件、原因、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容错纠错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让党员干部心服口服。

  三是明确责任,着力解决“如何容”“容得好”的问题。容错纠

  错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执纪理念、工作方式、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考验新挑战。一方面,对于符合容错情形的干部要及时容错纠错,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促进干部担当作为,对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澄清是非;另一方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县纪委坚持贯彻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精神和省市容错纠错办法,强化“从严执纪是本职、容错纠错是责任”的执纪理念,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在执纪中统筹兼顾全面从严治党与保护改革创新的关系,精准区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限,着力解决“如何容”“容得好”的问题,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运用容错纠错机制的能力素质。同时,对目前已受理的信访线索和已移送各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的初核、立案、审理案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检查,对符合容错纠错情形的,按照容错纠错程序启动容错纠错工作。去年以来,县纪委共对6起纪律审查案件进行了主动容错纠错。

  容错纠错机制是政治领域新生的话语体系,并在实践中为政治机构所悦纳并积极推行,而在法治国家的语境下对其进行法学解析则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后,宜君纪委将加大对容错纠错机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容错纠错机制的贯彻落实,积极营造主动容错纠错的良好氛围,切实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6为充分调动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怀来县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该县实际,制定《怀来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防止纪律“松绑”与作风“减压”有机结合。

  《办法》共十三条,明确了《办法》的适用范围、运行原则,容错免责申请条件、认定程序等内容,同时规定健全纠错改正机制,严明容错纠错纪律,完善澄清保护机制。

  《办法》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要秉承鼓励担当、支持创新的原则。鼓励党员干部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思路和改革举措。秉承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严格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为公与谋私的界限,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秉承客观公正、准确把握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法规为准绳,客观公正、准确把握问题发生的相关信息,充分听取当事人的申诉意见,科学认定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严格程序,从严把握,维护容错纠错机制的严肃性,防止滥用。

  《办法》列出了容错免责的情形,如在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中,出现工作失误和偏差,但经过民主决策程序,没有为个人、他人或单位谋取私利,且积极主动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的;在处置突发事件或执行其他急难险重任务中,因主动揽责涉险、积极担当作为,出现一定失误或非议行为的等。

  《办法》指出,在开展容错免责情形认定中,要切实增强政策意识、规矩意识、程序意识,坚持集体研判,注重客观依据和事实支撑,杜绝独断随意和主观判断。容错认定有严格的工作程序,相关单位或个人在受到问责时,认为符合容错条件的,提出书面申请,之后进入核实阶段,核实结束后,作出容错认定结论。

  《办法》强调,要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对存在过错或失误的单位或个人,运用“四种形态”根据具体情形实行分类处置。立足事前防范,抓早抓小,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错误。

  《办法》提出完善澄清保护机制,区别主观故意与无意过失,充分听取被反映单位或个人合理解释或申辩,支持干部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反映问题失实的,及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消除不良影响;对轻微违纪但不够追究纪律责任的,通过谈心交流、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形式,帮助其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工作;对恶意制造谣言、诬告陷害的行为和干扰改革创新或持续无理上访造成恶劣影响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该《办法》的提出,是怀来县创新工作形式的又一重要举措,将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有机结合,既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又防止纪律“松绑”、作风“减压”,营造了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建立容错机制虽能鼓励党员干部担大任,敢作为,勇创新并包容党员干部无意识的错误,却不能把容错机制当做“尚方宝剑”,容错机制不能包容所有的错误。

  容错机制不容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错误。艰辛改革漫漫长路中,缤纷五彩生活中商人的邀请盛情难却;外来的“收入”难挡诱惑,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对知法犯法,将党纪国法当做儿戏的人,包容机制不但要拒之门外,更要以从严治党为总抓手,用法律的手段严惩知法犯法的党员干部。

  容错机制不容肆意乱为,损害群众利益的错误。高压态势下,部分党员干部中规中矩,不敢寻求突破,明知就得思路和方法明显不适应改革发展的浪潮,更有甚者为官不为,生怕出了岔子,担当不起责任,殊不知严守一亩三分地,裹足不前,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三个区分开来”给党员干部“松了绑”,却不是让党员干部恣意妄为。一切改革的前提是维护群众利益,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改革发展的深层含义,容错机制要让故意损伤群众利益的行为吃闭门羹。

  容错机制不容以改革为旗号,以权谋私的错误。当前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经济社会瞬息万变,而借机中饱私囊、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者也会钻法律的空子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损害了群众利益,给党抹了黑,容错机制要对这种打着改革创新和为民服务的旗号的谋取私利行为坚决拒绝。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8日前,陕西省委出台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传递的信号是严中有爱、宽严相济、刚柔并重的理念和导向。这是对我省党建制度改革的一次再深化,也是激发全省各级各类干部谋发展促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

  推行鼓励激励机制,提振干部工作积极性。坚持导向激励,对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综合运用精神、物质双重激励措施。突出表彰激励,让先进典型有荣誉感、自豪感、幸福感,让广大党员干部对标争先、奋发有为。探索容错纠错路径,营造干事创业的好环境。

  容错纠错机制的应用对象定位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这批生力军上。明确容错界限,全方位、多角度地宣讲党的纪律规矩、廉政法规、方针政策,让所有干部知晓哪些是高压红线碰不得、哪些是能够先行先试可容错、哪些是无意过失可纠正的行为。实际工作中,应将容错与提醒、函询和诫勉相结合,对于符合容错纠错条件的,启动约谈、函询、提醒或诫勉程序,不做问责处理,全力为先行先试、勇于担当的人“兜住底”。全省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少数干部特权被清零、违规福利被取消后有些干部干工作做事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廉而不为、廉而不勤、懒政怠政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只有坚持用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把历次学习教育中的成熟做法固定化、零星探索系统化、成功实践制度化,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的制度体系才会更加严密成熟。

  好机制关键在落实。全省各级党政干部要带头学机制并自觉用在工作中,真正让有能力、肯干事、作风硬的干部脱颖而出,更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三项机制”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为基本依据,让干部能上能下有了标尺,为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广大党员干部,由于长期在一线默默奉献,相对来说晋升渠道比较窄,三项机制的提出,更加激发了他们服务基层的热情。“三项机制”传递出的强大正能量意义将更深远。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9在两会上强调,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既“容”又“纠”,内含辩证,需要正确认识。

  “容错”是对探索失误的“兜底”。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表明,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只有拥有敢于探索的胆识,才可能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留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更需要鼓励那些敢行敢试敢为人先的干部,“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就会有风险,创新就有可能失败。“容错”机制,无疑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容错是为了更好的少犯错误,而不是让有些不怀好意的人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挡箭牌。在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有规不依、明知故犯、中饱私囊的现象。若让这些“李鬼”借“容错”之名蒙混过关,势必会侵蚀群众利益,危害党的事业。因此,要正确区分探索失误与故意犯错,建立常态化的研判纠错机制,对拿“容错机制”当挡箭牌,打自己的“小算盘”、谋自己的“小利益”,该追责的要追责。

  一条腿只能原地站立,两条腿才能大步向前。“容错”和“纠错”要科学合理,两者不可偏废。无法度、无底线的“容错”,只会污染改革风气;“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也只能徒增压力,于事业无益。如何发挥好纠容错机制,为改革者撑腰,给不为者警醒,给投机者惩戒,还需地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10容错纠错机制是政治领域新生的话语体系,并在实践中为政治机构所悦纳并积极推行,而在法治国家的语境下对其进行法学解析则有着特殊的意义。

  市商务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讨论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局纪检组长陈洁就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做了中心发言。

  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建平向全局职工提出了三点学习要求。一是要提振精气神。要弘扬“三气”,做有骨气、有勇气、有志气的商务人,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二是要聚集正能量。强化创先争优理想信念教育,从精神激励层面来调动全体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全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三是要打造新氛围。营造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凝聚全体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同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衡量标准,加大通报表彰和考核力度,使干事的人政治上有奔头,待遇上有提升。

  会议形成三点贯彻意见。一是要认真学习文件精神,领会精神实

  质,深刻开展反思讨论。局组织人事科要及时将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的实施意见与纪检组长中心发言材料印发各科室,并挂网供全体职工学习。二要形成书面讨论成果。各科室负责人要抓紧召开科务会,认真传达此次会议精神,针对责任担当充分讨论,逐一开展自我剖析,及时收集汇总问题、意见和建议,归纳形成书面材料后报局党组书记。三要以此次学习讨论为契机,认真查找和整改创新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升商务服务群众满意度,促进行风政风建设。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

  篇11近日,《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关于支持干事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文件出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解决基层干部“不敢为”的问题,支持干式创新敢于担当无疑应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回到机制本身,分别从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容错条件、容错内容、工作保障、容错程序、提醒纠错和结果运用等八个方面完整论述了干部容错的机制整个内容。蜀汉皇帝刘备曾有句名言广为流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公务在身的干部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工作常态,更是一种政治标尺。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所面对错综复杂、情况多变的社会现状的时候往往难以抉择。尤其是严肃问责的情况,更加自缚手脚,难有担当可言。这样一份文件,就是要在其中区分对待,释放出鼓励干事创新的积极信号。

  与其他地区的容错机制相比较,无疑佛山走在了前列,三水出台此份文件,也是正当其时。但同时我们也应发现,此份容错机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明确和提升的地方。第一,可能存在界定的模糊性,容错认定主体同时拥有履行执纪问责的职责,容易导致“容错”与“问责”界定不准的问题,并非足够科学;第二,容错机制的程序设置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目前来看,容错机制的只是事后的制度,只有当事人和单位提出才进行,并非在实施问责情况下的必经程序,从实际情况来看,身在体制内,往往难以主动提出,这在执行过程中就

  容易使制度的积极效应打折扣;第三,相应的制度规范有待明确,因为仅有容错没有规范肯定不够,干部队伍的良好运作离不开“激励、规范、问责”三驾马车,激励是动力,问责是约束,而规范才是根本;第四,值得进一步引入更充分的外部监督,三水容错纠错机制内容本身并无问题,但从文件本身来看也还缺乏党外、体制外人员的参与,可以考虑更多的引入评议监督力量,综合评判“容误”事实,这一点值得再细化和加强。

  上所述,一个好的制度并不是一份文件所能够囊括的,笔者也相信,三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格局下,会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容错纠错机制的细则。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就曾在其名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认为,政治制度需要与人事相互配合,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人们普遍思想意识上的统一,就无法使制度的本意得以保障。对本次制度本身,笔者丝毫不掩饰对制度的期待与叫好,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则更期待容错纠错机制的下一步,这并不是纪委一家可以做得到,而需要在更高层面上、更有担当地去思考,如何完善激励、规范、问责三者的关系,以及不断出台各种细化规定,让制度越来越完善,具备越来越强的实操性,也让制度的积极效应越来越凸显。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干部队伍真正有激情去干事创业以及创新。

篇二: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优秀篇

  容错纠错机制是运用法治思维来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微观制度设施,内在地统一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中。下面WTTWTT分享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优秀篇,供你参考。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篇1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这一句话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犹如一颗“定心丸”。何谓“容错机制”?这本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术语,借用到干部管理中来,表达的是,对那些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官员,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所犯下的错误组织要宽容。其目的在于打造宽松环境,激发官员们改革创新的热情,让改革创新者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推进改革,心无旁骛从事创新。

  当前社会改革环境不够宽松,部分干部滋生“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理现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不敢作为”的情况,让干部不再畏首畏尾,成为一名“能作为、敢作为”称职干部。但在这一机制的具体操作中,却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一、保证容错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

  “容错”虽然是针对干部的,但是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广泛听取群众的心声。各地方可根据地方实际,通过本辖区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召开街道、村级干部座谈会等方式,重点围绕建立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怎样甄别错误、怎样具体纠正错误等问题进行探讨,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通过调研保证这一机制建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二、明确“错误”细则。

  如何避免容错免责成为干部违法乱纪的“保护伞”,如何有效地保护创新探索者的积极性,首先我们应该从目的、方向,看其行为的出发点是否为了改革发展这几个方面来甄别“错误”。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其次,“错误”发生后,对于党员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失败是对其从轻、免予问责及时补救,都需进行具体的细化,并制定纠错办法,让“纠错”有据可依。

  三、接受群众监督。

  基于“容错纠错机制”的特殊性,政府应在出台容错纠错细则后,在各大媒体进行公开,讲解容错纠错机制内涵,避免群众对于这一机制的误解,让广大群众明白这一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党员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积极性,而非属包庇政府官员的违规行为。当启动了容错机制后,政府应公开容错纠错事情来龙去脉,给干部和群众一个交代,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意义重大。在容错纠错机制执行过程中,各地方应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广大基层干部更好地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篇2“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战役部署,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都要靠基层干部去贯彻落实。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五年倒计时,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任务重、难度大,风险也随之加大。

  于此背景下,基层干部要干事就免不了出错。更何况,一些探索的对错,要由实践、时间去检验。不允许犯错,或一有小错,就被揪住不放,那么只会阻止探索创新。建立容错机制,就是要给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以“试错权”,旗帜鲜明地鼓励和保护改革创新的干部,使他们成为勇于拼搏的实干者。

  容许犯错一直在说,为何仍有极少数基层干部怕干事、怕出事?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容错一直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哪些错容许,容许到什么程度,上下都不明确;一些错以前容许,后来又不容许了;甲地容许,乙地又不容许......难免让人无所适从。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本身也是负责担当的体现。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党员干部,最怕在误解和非议面前孤立无援,找不到组织,也看不见领导,在组织面前道不了实情、在领导面前说不了心声。只有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才能引导广大干部做锐意创新的战斗员、深化改革的践行者、推动发展的实干家。要树立事业为上、注重实绩实干的用人导向,建立精准、规范、科学、多维的政绩考核体系,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各级党组织和上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责任,努力当好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坚强后盾。

  只有将容错形成机制,明确容许的界限、尺度、标准,以及一系列申报、受理、核实、审定、报备等程序,才能在新常态下,为基层干部敢想敢干进行制度性兜底,使其勇于上阵、大胆开拓、少些顾虑。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本身也是负责担当的体现。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党员干部,最怕在误解和非议面前孤立无援,找不到组织,也看不见领导,在组织面前道不了实情、在领导面前说不了心声。只有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才能引导广大干部做锐意创新的战斗员、深化改革的践行者、推动发展的实干家。要树立事业为上、注重实绩实干的用人导向,建立精准、规范、科学、多维的政绩考核体系,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各级党组织和上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责任,努力当好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坚强后盾。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篇3近日,贵州铜仁市出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暂行办法》重点围绕“防错容错纠错”三个方面建章立制:一是防错于前。从强化日常思想教育、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机制以及坚持依法依规办事等方面入手,坚持抓早抓小、注重预防,民主集中、科学研判,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我们每一位普通党员干部来说,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难免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马失前蹄”。是明知故犯、贪污腐败,违反党纪国法的有心之过,还是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狠抓基层改革的无心之失,却不能简单粗暴的“盖棺定论、一棍子打死”。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效应”:说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怎么这么不小心?”干半天活却因为小失误落埋怨、受责备,有人把它归结为“洗碗效应”。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洗碗效应”的例子并不鲜见。有的党员干部心系群众,一身干劲,敢闯敢干,夙夜在公,却因干事创业过程中的一些“无心之失”被贴上了“问题干部、带病干部”的标签,几年的功劳“一笔勾销”不说,从此再无晋升盼头。有的党员干部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没错”的“混日子”心态过上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淡生活”,本职工作不管不顾,见人嘻嘻哈哈极尽客套反而平步青云。长此以往,难免会让部分干事创业的实干型干部心灰意冷,产生沉重的心理包袱。

  古语有云:“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评价判断一个干部的好坏,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个缺点和一次过失就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全盘否定。此次贵州铜仁市出台的《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本着鼓励干事创业、区别对待过错的原则为勇立潮头干事创业的先行者戴上“护身符”,吃下了“定心丸”。《办法》明文规定,对在党纪国法范畴内,出于公心,没有为个人、他人或单位谋取私利且未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可以申请容错免于问责。

  《容错办法》让党员干部轻装上阵。《办法》中明确的容错纠错条件和9种情形无疑是干事创业者们在改革创新实践探索中的“免死金牌”。对于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的过失与偏差,有了《办法》的保驾护航,再也不是以往的匆忙下结论、扣帽子,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一心为民,积极作为又主动补救的给予容错甚至免责,彻底解除了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让他们能轻装上阵,毫无顾虑的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嬴病卧残阳。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人民群众“主心骨”的党员干部,要彻底摒弃束缚自身干事创业手脚的个人得失,滋养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胆的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才能助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到来。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篇4容错纠错机制:

  “为创新者容错,为担当者容错,为实干者容错,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有舞台。”

  为创新者容:允许失败、宽容失误,只要你敢闯敢干,为新问题、新情况提出全新思路和措施。

  为担当者容:遇事主动化解、勇于担当责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迎难而上。

  为实干者容:立足本职岗位,在经济、民生等工作中积极主动,从基层做起。

  整体把握容错机制的基本内涵,需要明确如下几点:一是容错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依法秉公用权。这里的“错”不是一般性的违法乱纪,而是依法秉公用权中的“探索性偏差”和科学决策基础上的“探索性失误”。所谓依法,即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反之,则为违法或违纪。以此来准确区分失职与失误、敢为与乱为的界限。所谓秉公,即不以谋取私利为目的,反之,则为徇私或腐败。

  以此来准确区分负责与懈怠、为公与为私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在“依法”和“秉公”范围内的“偏差失误”方可以得到合理包容,且不做负面定论或从轻减轻处理。二是“容错”是为了更好地“纠错”。容错不是出于偏袒或护短,而是让广大干部卸下精神包袱,直面矛盾和问题本身,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和工作思路,努力实现预期改革和发展目标。容错是为了更好地化解改革发展中潜在问题和矛盾的缓冲机制,而不是无目的、无原则、无根据的包庇和纵容。三是坚持“他者容错”与“自我纠偏”的权责统一。容错的主体主要是权力组织部门及其法律制度依据,而不是当事人的自我解脱和责任推卸。纠偏的主体主要是行为当事人,而不是指向相关组织领导部门。

  在一定意义上说,容错纠错机制是运用法治思维来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微观制度设施,内在地统一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中。

  一是对于什么样的“错”能“容”,不是某一领导说了算,而是要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改革发展领域的层次性和地域性,需要诸多中观和微观的子社会工程。针对不同类型、领域、层次的子项目,在着力推进省域经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完善地方性的法规机制及其评价指标,对偏差失误的程度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是关于“错”究竟如何来“纠”,不能由当事人说了算,而是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法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克服人治的随意性,保证制度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偏差失误的具体评判要依据“法”,如何具体纠错改正也要遵循“法”。针对不同类型、领域、层次的具体项目,对于纠错改正的责任主体、基本依据、纠偏进度、过程考核、奖惩举措、保障机制等予以明确规定。

  三是推进容错纠错机制的常态化,不能是短期个别之举,而需要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长期落实。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治理,需要在国家宏观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探索一些地方性的微观机制来落实中央的政策规定,解决地方性改革发展问题。因此,需要在全面建设“法治陕西”过程中长期落实,在落地生根中形成陕西地方治理法治化的标签。

篇三: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关于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的心得体会范文2023年(3篇)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心得体会篇一推进“三项机制”,破除陈规陋习,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待遇,决不让老实人吃亏”。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核心在旷日持久、关键在落地生根。一是单位带头。在工作实践中,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的具体要求,在培养干部、选人用人上要本着对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决把“三项机制”挺在前面,把这个相互衔接、密切配套,系统科学、便于操作的制度链条贯穿于干部培养、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切实发挥机制的统筹、教育、制约、惩戒、规范、保障作用,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彻底改变有些单位那种事前重压、事中逃避、事后无关的管理格局,让广大干部始终有激情干事、有信心办事、有动力成事。二是领导示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必须在推进“三项机制”中发挥示范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头干事、带头创新、带头攻坚、带头克难,用自己的行动和实绩感染、培育干部形成干事创新的行为习惯,为实现追赶超越持续发力。三是干部实践。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干人民之所干,在“两学一做”中把自己摆进去,爱党爱国爱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就一定能够在落实“三项机制”中奋发有为、实现价值。四是社会监督。推进“三项机制”,说到底,就是要在严守法纪制度底线的前提下,发挥人民群众、各个层面、各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让能干的有市场、让投机的靠边站,让创新的有舞台、让守旧的看热闹,让成事的有位置、让平庸的退出来,让新制度带来新自觉、新自觉带来新变化、新变化带来新发展。

  7月25日,经开区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贯彻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精神,就“三项机制”的学习贯彻进行深入讨论。区级领导班子成员、两镇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首先专题学习了《渭南经开区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征求意见稿)》、《渭南经开区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征求意见稿)》、《渭南经开区推进区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随后开展专题讨论并形成四点共识:一是“三项机制”是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精神,激发干部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是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是前提,容错机制是保障,能上能下机制是根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二是“三项机制”的出台鼓舞基层广大干部的士气,为干部大胆干事提供了一定保障,受到大家一致认可。三是将学习贯彻“三项机制”与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不越底线,不碰纪律,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确保三项机制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打折扣。四是全体领导干部对照“三项机制”,查找不足,调整工作心态,在全办形成干事创业、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最后,党工委书记杨社盈指出,建立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保障,办法的出台非常必要,也很及时。全体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项机制”。通过学习激发机关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出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心得体会篇二近日,陕西出台政策,建立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项机制衔接配套,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听到这个消息,让我们觉得这是特别可行的,尤其是在最基层的我们,确实深有体会。三项机制是改革的关节点。建立干部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给干事创业者撑腰,给改革创新者松绑,让为官不为者让位。"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环境,三项机制真是一剂良方,很及

  时,也非常有必要。"激励机制既能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又能提高干部工作效能;容错机制既能让干部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又能敢闯敢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上能下机制既能弥补干部管理中退出机制的缺位,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三项机制是创新的保障。当前一些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不够全面,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的消极心态在干部队伍中依旧存在,并呈现蔓延之势,更有甚者奉行"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建立三项机制,就是要鼓励干部创新、解除干部后顾之忧、提振干部士气,为大胆创新者松绑、为锐意改革者护航、为敢想敢干者撑腰,形成奋勇争先干事创业氛围,尤其对于基层的工作来说,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员少、事情多、责任大,精力容易分散。"三项机制"解决了年轻干部不敢、不愿去基层和基层干部流不动、不愿留、不安心的问题。"加强激励关爱,是让想干事的有激情;要合理容错纠错,是让敢干事的有底气;推动能上能下,就是让不干事的腾位子。"在基层更是如此。"三项机制"让老实人不吃亏,他消除了干事的反而得不到重用,不干事的确不会犯错的现象。它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公平,也让我们在进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三项机制"在村里也更是能用的上,它的实行,让有人偷懒的现象逐渐减少,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现象逐渐增多。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心得体会篇三陕西省委出台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意味着省委在把脉陕西发展的背后,正在把人才培育和机制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关键提升到战略层面加以重视,可谓给干事创业之士注入了"强心针"、注射了"兴奋剂"、吃下了"定心丸",必将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全新活力和组织保障。但是,笔者认为,推进"三项机制"的关键还是要让其实践中落地生根。"老陕爱参观,回来不动弹",这句流传甚广、颇具讽刺意味儿的调侃,确实也或多或少的反映出、至少包括笔者在内一些干部的行为习惯。陕西人留守着八百里秦川厚土、在意着十三朝辉煌古都、陶醉于纯天然省粹秦腔,加上普遍存有"洋芋糊涂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生存习惯,以及秦楚交融、秦巴杂汇,以及制度文化与汉水情怀之间的激烈碰撞,让我们既没有生成放眼世界的创业大气,也没有造就无为思辨的文化底蕴。

篇四: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第2021年第2期(总第534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2,2021Total

  No.534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思考沈燕兵(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江苏南京210019)[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中央及有关部门及时出台鼓励激励、容

  错纠错等制度办法。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部门和人员应准确把握、深入理解、有效落实

  “三个区分开”,与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调动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

  过围绕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分析在落实“三个区分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三个区分开[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43(2021)02-0162-02错理论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商业银行在实践

  运用中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也没有明确的容错

  边界、容错情形、容错主体、容错程序、救济途径等或规定

  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

  链、大数据等大批颠覆性新型技术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

  正处于由网络银行向数字化银行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金融产品、技术、组织等全方位变革也随之而来。审计作

  为商业银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坚持风险导

  较为原则,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指导,导致出现运用不

  够、运用不准、运用不全等问题,使得这项创新举措在实

  践中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二)

  “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纠错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向敢于揭露业务领域内的违规违法违纪问题,又要善于

  保护、支持和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的创新实践探索。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实践中如何诠释""三个区分开来”的创造性和辩证性,既能发现问题,又能对其作出审慎的判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光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部分商业银行党委及时建立包括容

  错纠错在内的三项机制和办法,对适用对象、基本原则、判断标准、容错情形、容错程序等进行原则性规定,为推

  断和定性,是摆在审计人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过程

  中存在的困难(一)站位不高、认识不深、运用不够进""三个区分开来”在商业银行的落实实施提供了依据。

  但实践发现容错纠错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内部审

  计部门在落实过程中仍有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审计部

  门未被明确为容错纠错实施主体。如某商业银行容错纠

  “三个区分开来”是容错纠错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是

  党建理论发展的新突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需

  错办法中明确实施主体为党委及纪检监察机构、组织人

  事部门,并不包括审计部门。这对审计部门而言,是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制度设计的缺陷。二是审计容错标准不

  要审计人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真正消化吸收并将“三个

  区分开来"有效运用到审计实践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突

  出表现为:一是政治站位不够高。商业银行的审计人员更

  多从风险角度出发,判断业务是否合规以及潜在风险大

  小,未能站在新时代、新形势、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深刻理

  够详细和具体。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涉及内部控制的方方

  面面,重点是贷款投放、重大投资、产品创新、不良资产处

  置等重大风险领域的跟踪监测。但对于各类问题所涉及

  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工作要求的重大

  意义,未能从改革发展大局出发审视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未能深刻理解将其运用在审计监督中的积极作

  的金额或情形、主观动机的判断需要把握的关键点等并不

  明确。三是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审计部门与内部纪检

  监察、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同属监督评价部门,但在如何

  用。二是学习思考不够深。商业银行审计人员业务方面知

  识学习较多,政治领域文件精神学习相对较少,未能深入

  学习领会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上尚未形成沟通协调机制,对容

  错标准的制定也未形成一致意见。四是容错事项是否在审

  计报告中反映不够明确。审计发现的问题确定为容错事

  项,是否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反映、是否需要从风险防控角

  作为的有关文件精神,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商

  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如何在有效落实上

  度提出审计建议进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目前尚未明确。(三)

  践行风险导向审计与运用“三个区分开来”还不下功夫o三是实践运用不够实。“三个区分开来”是容错纠

  [作者简介]沈燕兵(1986-),湖北十堰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研究方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162-

  沈燕兵: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思考能有机统一

  监管机构、省联社和内控制度明令禁止或应当尽职而未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突出风险导向,高度关注潜在风

  险,但与此同时还不能将这种导向与“三个区分开来”进

  行有机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重风险揭示,

  轻原因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坚持践行风险导向

  审计,始终将风险防范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对金融领域

  出现的风险苗头更为敏感,往往将风险揭示作为审计部

  门的头等大事,但对于风险形成的原因思考不多也不深。

  二是重不良结果,轻决策分析。对于形成的大额不良贷款

  或行业不良率的上升,审计人员往往更多根据结果走向

  分析趋势,对于问题的来龙去脉、宏观环境、发生背景及

  各个控制环节的决策过程了解不透、分析不够。三是重处

  分处罚,轻动机分析。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还承担

  着对不良贷款责任进行认定的职责,而在此过程中,审计

  人员往往更多的对照内部制度的规定,界定相关责任并

  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建议,但对具体经办人员操作动机

  和主观意图分析较少。二、“三个区分开来”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

  用建议(一)

  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金融风险防范的一道关键防

  线,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审计人员

  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三个区分开来”有关论述的重要精神,结合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将发现风险问题与落实"三个区分开

  来”有机融合。既要对审计发现的风险问题作出客观的描

  述,也要对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客观的分析;既要用历

  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也要用发展的眼光

  看待改革创新金融事业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错误;既要看

  到处置化解各类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和防范,也要从实际

  成效出发以结果导向看待特殊问题所采取的特殊方法。(二)

  构建“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纠错制度体系按照中央、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有关工作要求

  的精神,结合金融行业实际,建立健全""三个区分开来”容

  错纠错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或具体操

  作办法。在明确容错纠错适用对象、基本原则、判断标准、容错情形、容错程序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判断标准进行细

  化和完善,对容错情形编发案例指引,对容错程序中涉及

  的细节操作进行再明确。二是建立容错纠错部门联动机

  制。加强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相关容错纠错

  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容错纠错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容

  错工作机制和具体操作规程,对容错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或规范决策,防止单一部门决策可能带来的纪律“松绑”,

  促进形成互相监督、民主决策的良性机制。(三)

  准确把握政策边界,实施“六看”判断标准容错纠错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辩证分析商业银行

  从业人员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历史地、客观

  地、全面地进行评价,坚持实施“六看”判断标准:一看问题性质,是探索创新还是有令不行、有禁不

  止,分清是失误错误还是违纪违法。对中央及法律法规、尽职造成的损失或消极影响,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利用公款外出旅游消费等行为,属于典型的有禁不止、违

  纪违规,应严格依纪依法依规予以处理。二看工作依据,是界限不明还是故意曲解、随意变

  通,分清是先行先试还是肆意妄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查看是否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遇到制度规范中

  未予明确的事项,查看其执行过程中依据何在,是按现有

  制度进行的变通、打擦边球,还是科学民主集体决策。三看主观动机,是出于公心还是假公济私、以权谋

  私,分清是无心之过还是明知故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查决策、执行、经办等有关人

  员与客户之前的潜在关系,是否存在隐性利益输送,是否

  属于维护私人利益而进行的决策和交易。四看决策过程,是民主决策还是个人专断、一意孤

  行,分清是依规履职还是滥用权力。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更多地要审查该事项是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程

  序,对于在党委会、贷审会、财审会、采审会等决议过程中

  明知风险的情况下,依然通过信贷决议、采购决议等事

  项,或者未经集体研究而形成“一言堂”决议造成的损失

  或不良影响,应严肃追责问责。五看履职取向,是开拓进取还是无视规律、急功近

  利,分清是积极作为还是好大喜功。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从整体出发,审视决策事项是否是为改善法人机构的公司治理能效而进行积极改革,是否是一项符合经济、金

  融和业务发展规律的工作规划或改革方案。六看纠错态度,是积极补救还是消极应对放任损失,分清是主动纠错还是坐视不管。对主动采取措施最大限

  度积极补救、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的,应视情节严重

  程度适当减轻责罚;对于那些面对失误和错误消极应对、听之任之、坐视不管甚至扩大风险、放大不良影响的,应

  予以严肃问责。上述"六看”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综合运用、系统评

  判,不同的问题往往会在几个方面有不同表现,应抓住问

  题的核心点和关键点来考虑是否适用容错机制。如,审计

  发现商业银行对A风险客户新增大额贷款这一问题,从

  表面上看是不符合信贷政策要求的,但结合当前疫情防

  控期间,金融机构加大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授信、支持复

  工复产和防控的大背景下,贷审会集体研究该事项,对于

  风险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增强担保等风险防控措

  施,并且该户企业与农商行及高管人员并无关联关系,综

  合上述因素应充分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启动容错机制。[参考文献][1]

  孔庆欣.审计中如何准确把握和运用“三个区分开来”

  [J].中国审计,

  202(7).[2]

  金正谋.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彰显审计担当[J].审计月刊,2019(3).[3]

  丁瑞思.审计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分析处理问题的探

  析[J].审计月刊,2018(8).[责任编辑:潘洪志]-163-

篇五: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1】

  省委建立实施的容错纠错机制,重点是要解决干部干事创业放不开手脚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卸下包袱、打消顾虑,让他们轻装上阵,增添干事创业的活力,同时旗帜鲜明地营造出宽容失误的干事环境,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为敢想、敢闯、敢试者吃下定心丸。

  为创新者容,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为担当者容,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在推动工作落实中主动化解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为实干者容,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服务群众中积极履职、主动作为。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容错纠错机制将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放在首位,鼓励探索、宽容失误,以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

  细化容错情形,明确免责措施。容错纠错机制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把严格执纪与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统一起来,在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上,列举了支持改革探索、推崇创新突破、弘扬担当负责、鼓励积极作为等方面的11种容错情形,严格区分了失职与失误、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为私的界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这些规定让勇于干事创业者明白,只要一心为群众办事,即使因客

  观条件导致改革创新失败了,也可以免予追责,从而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卸下包袱、甩开膀子大干。

  规范认定程序,健全纠错保护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立足我省现有的教育、挽救和保护干部的做法和经验,注重抓早抓小、防范在先,以保持制度的连续性,特别是在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和完善澄清保护机制方面,总结提炼了我省之前的一些探索、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有效的梳理整合,体现了政策的持续和提升。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出发点是为改革担当者消除顾虑,但也有人担心,这一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成为某些人逃避责任的“保护伞”?其实,容错纠错机制是与鼓励激励机制和能上能下机制相互衔接、相互配套设立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科学、较为成熟完备的制度链条,容错绝不是无限度的宽容与放任,也不是可以任性乱来的借口,而是在容错的同时让干部认识到错误,进而找到改正的办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闯的精神、激活干的勇气,无疑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他们改革创新的决心,增加他们推进改革创新的底气,让他们以全新的活力,走出一条好路、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2】

  最近,省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试行)》,强调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大力营造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

  对容错免责的干部将“一往情深关心、一如既往信任,一视同仁使用”

  容什么错、谁来容错、结果如何运用,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胡金波认为,贯彻落实《意见》,重点要领会好落实好这方面要求。在标准条件上,要着重从有禁与无禁、为公与为私、有意与无意、集体决策与独断专行等方面进行研判,做到弄清情况、精准把握、认真酌定、厘清责任。在程序环节上,要坚持问责调查与容错认定同步,在启动问责程序或责任调查过程中,应同步考虑有无容错情形、是否符合容错条件,增强容错的时效性。在结果运用上,对符合容错条件给予免责的干部,要一往情深关心、一如既往信任,一视同仁使用。

  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

  容错纠错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贯彻执行《意见》时应如何把握?胡金波认为应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正确对待探索创新是基本前提。要坚持看主流、看大局、看长远,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不轻易下结论、贴标签,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不求全责备、简单“扣帽子”,为改革创新留出足够空间。尤其要鼓励支持多做没有先例、但顺应大势支撑未来的事情,多做开局艰难甚至影响眼前指标、但能留下长远优势和持久利益的事情。

  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是核心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为了宽容和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同时也要坚决防止搞纪律松绑、管理松懈。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开展容错纠错工作,查清失误错误的性质、程度及原因,并与干部一贯表现相互比较印证,不得怕担责任不敢容错纠错,也不得避重就轻以容错纠错规避责任追究。

  运用典型示范引路是重要方法。典型案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及时总结容错纠错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容错纠错的典型案例,推动文件精神的落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强化领导责任落实是根本保证。要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推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把责任担起来,把《意见》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让流汗者不流泪、辛苦者心不苦、实干者得实惠,引导广大干部在“两聚一高”新实践中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篇六: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都开始重视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和解决问题,提高经营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个区分开来”的理念也成为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的重要思考方向。

  一、为何需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容错纠错机制是指在企业或组织运营的过程中,因为人为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操作错误或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避免或减少不良后果的一种机制。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提高经营效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避免重复操作浪费时间和资源。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可以减少业务中断或停滞的情况,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整体经营效率。

  2.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企业可以更好地避免因操作错误带来的费用以及不良后果可能带来的额外支出。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改善服务质量。正确的容错纠错机制可以使企业更加高效地处理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客户投诉和负面影响。这为企业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铸就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解“三个区分开来”中的“三个区分开来”

  “三个区分开来”是指在企业或组织运营过程中,需要将以下三个方面区分开来:

  1.区分人与系统。企业中的操作错误可能是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系统的不稳定造成的。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解决问题。

  2.区分负责人与直接操作的人员。在企业运营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是负责人的管理问题造成的。因此,在进行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时,需要将这两个方面进行区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区分问题与后果。发现问题和事故后,需要进行识别和改进。而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将问题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区分,这样才能更快地定位和解决问题,并防止重复发生。

  三、如何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需要从许多方面工作,涉及到企业管理、技术应用、流程化管理等等。其中,针对“三个区分开来”可能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区分人与系统。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操作错误,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系统的不稳定问题上,需要预估风险并且做好备份,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区分负责人与员工。因为员工问题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培训、督促等方式加以解决。因此,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确保负责人对自身管理存在风险管控与因应措施,使其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

  3.区分问题与后果。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考虑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并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对问题的管理、定位等进行流程化,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解决问题。

  四、总结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运营并避免不良后果。其中“三个区分开来”的思想是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的关键途径,企业需要从负责人、员工、系统和流程等多个方面入手,落实具体措施,以确保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全面推进。本篇文章将重点分析包括举例方法和总结在内的相关内容。

  一、举例方法

  举例方法在文献中被广泛运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和理论。在研究中,举例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验证和支持研究结论。

  举例方法有以下优点:

  1.易于理解: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述抽象的概念或理论,让人

  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验证性强:通过举出一组或多组例子,可以验证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并有助于支持研究结论。如果某个理论只有一个例子,那么这个理论就不那么可信。

  3.拓展思路:举例也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路,开阔思维,发掘更多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举例方法也有以下注意点:

  1.例子必须具有代表性:所举的例子必须能够代表整个研究对象或论题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否则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例子要具有可比性:所举例子应该具有可比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阐述概念或理论,并帮助读者理解。

  3.例子不能过多:过多的例子不仅会降低读者的兴趣,也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加深对概念或理论的理解。

  二、相关内容总结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理论。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和实践成果。比如,在教育领域,理

  论可以为实践提供普遍性的指导,而实践则能够为理论提供反馈和验证。

  2.研究的质量

  研究的质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它影响着研究的结果和应用价值。研究的质量包括研究的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的解释等多个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够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3.应用的价值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应用于实践,并为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研究结果的应用能力与研究设计和实施的质量密切相关,同时还需要考虑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和特点。应用的价值也与研究的可持续性相关,只有能够持续地开展研究工作,才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应用成果。

  总之,举例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阐述和验证理论的方法,需要在设计和实施研究时加以重视。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质量和应用价值等关键方面也需要有全面的考虑,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抱歉,上述回答是错的,无法作为正确答案。以下是本人重新回答:

  举例分析相关内容并总结全文2000字

  本文将从举例方法和相关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一、举例方法

  举例方法是在研究与阐述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运用具体的案例来解释理论或概念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举例也可以作为验证研究结论的有效方式之一。

  此外,举例方法还有以下优点和注意点:

  1.易于理解:通过举例,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或理论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使阅读者更易于理解。

  2.验证性强:举例可以验证研究结论是否正确,并帮助支持研究结论。

  3.拓展思路:通过举例,还可以拓展思路,提高阅读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在运用举例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例子必须具有代表性:所选的例子需要能够代表研究对象或论题涉及到的所有问题,以确保研究结果准确、可信。

  2.例子要具有可比性:所选的例子应该有可比性,这样可以更好地解释概念或理论,帮助阅读者理解。

  3.例子不能过多:过多的例子会分散阅读者的注意力,影响阅读体验,应该适当控制。

  二、相关内容分析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离的。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结果。比如,在教育领域,理论可以为实践提供普遍性的指导,而实践则能够为理论提供反馈和验证。

  2.研究的质量:研究的质量是直接决定研究结果和价值的因素,包括研究设计、操作、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只有保证这些方面的严谨和准确,才能得到可信、有效的研究结论。

  3.应用的价值: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而研究结果的应用还需要考虑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特点。应用的价值关系到应用效果和可持续性,只有将研究进行到底,持续更新和完善应用成果,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总结:

  本文从举例方法和相关内容方面进行了分析。举例是研究论述中常用的阐述和验证方式,需要注意选择好例子、保持可比性和适当控制例子数量。同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的质量和应用的价值也是决定研究结果和价值的关键因素,需要注重细节和全局性的考虑。

篇七: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第8期201年

  第26卷PETROLEUM&PETROCHEMICALTODAYCorporateManagement企业管理

  践行“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

  构建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理论研究

  与路径探析訚晓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审计局北京分局,北京100728)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营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及时纠错、加快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本文从“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和“五看”标准的内涵理解入手,对内部审计工作与构建容错纠错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阐释,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就有效构建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容错纠错机制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关键词:三个区分开来

  容错纠错

  内部审计

  路径探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为新形势下监督执纪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员干部责任的鉴定、追究和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容错纠错机制构建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要把容错纠错理念贯穿内部审计工作始终,把握“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深入剖析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逻辑关系与面临形势,积极探索有效构建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实现路径。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阐释了“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1.2???“五看”标准2016年11月,中央纪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组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纪检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的指导意见》,收稿日期:2018–03–29。1???准确理解“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五看”标准及容错纠错机制的内涵1.1???“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作者简介:訚晓青,高级会计师,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国际注册风险管理师资格。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审计局北京分局一处处长。43C

  企业管理?CorporateManagement提出了中央企业纪检工作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四个工作原则、“四看标准”、11种适用情形和四个工作程序。结合企业实际,我们提出了“五看”标准:一看是出以公心还是源于私利;二看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三看是履行程序还是破坏规则;四看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五看是积极补救还是放任不管。明确了容错的具体情形和容错程序以及纠错、防错的主要措施。1.3???容错纠错机制容错是计算机行业的专业术语,是指“尽管发生一个或若干个故障,程序或系统仍能正确执行其功能。它包括三方面的功能。一是约束故障,防止故障影响继续扩大;二是检测故障;三是恢复系统。”从上述定义来看,容错机制应当包括纠错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宽容错误。容错纠错机制第一次出现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容错纠错机制”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鼓励探索、宽容失误,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有舞台。1.4???三者基本逻辑关系1)“三个区分开来”是容错纠错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解决“容错前提”的问题。一是容错免责保护的对象是改革创新者。“三个区分开来”明确提出了“在推进改革中、在探索性试验中、在推动发展中”三种情形才能“容”,界定了容错对象是在改革发展中的决策行为,而不是执行行为。由于改革创新行为、决策性行为是一项前瞻性强的活动,从时间逻辑上看都是站在当下指向未来,尤其是带有探索性的决策活动,无成法可搬、无经验可循,难度大、风险高。而执行行为比较具体现实,且多为职责范围内反复进行的经常性活动,出错多是实际操作的渎职、懈怠。二是容错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依法秉公用权。这里的“错”不是违法乱纪,不是,“法纪”是底线也是红线,“容”的只能是依法秉公用权中的“探索性偏差”和科学决策基础上的“探索性

  失误”。2)“五看”是容错纠错机制的衡量标准,解442018年第8期

  决“容错标准”的问题。“五看”标准有五个维度。一看动机。是出以公心还是源于私利,是以维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为重,还是为自己、特定关系人或者小团体谋取私利。二看节点。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是在法律法规和纪律尚未明确禁止前实施或者因法纪调整、政策变化而产生的,还是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看程序。是严格按程序依法决策,还是破坏规则随意决策、违法决策。四看成因。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是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或者缺乏经验或者因政策调整、政策界限没有明确而造成的失误或者错误,还是主观故意、失职渎职、明知故犯。五看补救。是积极纠偏补救还是放任不管、听之任之甚至掩盖失误或者错误,可容负面影响较小且及时主动纠错之误,不容社会影响恶劣之重大失误。以上可见,“五看”标准很好地体现了辩证思维和系统论观点,即完善的容错机制不仅仅是“容忍错误”,还包括了“纠错”和“防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2???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理论逻辑、现实形势与面临困难2.1???理论逻辑: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事物的认识“只能通过一个无限渐进的前进过程而实现”,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人们“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出差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矛盾更是具有多样复杂、牵扯面广等特性,这就使得其改革发展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以及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曲折性,决定了“改革探索不可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因此,容错机制的提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2.2???现实形势:破除“为官不为”,推进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明知故犯、我行我素、谋取私利”

  訚晓青.践行“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

  构建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理论研究与路径探析企业管理充满艰难险阻,更加需要担当有为、勇于创新的干部。然而,当前却存在“三不为”干部: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这里既有干部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政治生态、干部管理制度等外部原因。2014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开展的全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4.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官员“最怕工作上出事”,“求稳怕乱”等。这说明,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对于激浊扬清、净化官场政治生态起到了明显效果,但新形势下也出现了“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官场消极心态。容错机制的提出,最直接动因就是为了解决干部因顾虑失误而不敢作为、不愿担当的问题,激发和保护干部履职做事和改革创新的积极性。2.3???面临困难一是容错机制与从严治党,在“宽严”把握上有难度。近年相继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为领导干部如何掌好权、用好权指明了方向,但多是从宏观意义、全局意义上讲的,具有普适性,而地方或企业出台的容错免责是从微观上讲的,具有地域性,难免会有适用上的差距。二是容错机制与严肃问责,在“追免”把握上有难度。近年出台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指出,有决策严重失误、因工作失职等七种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侧重于决策管理失误和滥用职权方面的行为。当行为主体为公为民、不谋取私利,决策又符合规则程序,出现了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职,应当根据问责条款来裁量还是依据容错条款来认定存在难度。三是具体实践中,可操作性尚待提升。存在容错免责规定相对笼统,“清单列举难免挂一漏万”;评判主体过于单一,“全凭纪检部门裁量是否有失公平”;依“法”依“规”与制度老化、规定落后无法适应改革需要的矛盾等。3???践行“三个区分开来”,内部审计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措施与策略3.1???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发挥审计新职能习近平指出“基层改革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要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而改革就意味着探索、创新和风险。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要以建设性和保障性审计而不是批判性审计为指导思想,树立适度容错、科学纠错的观念意识,客观面对各项改革创新,科学地看待新生事物,始终保持与时代精神合拍、与改革发展同步的良好审计心态开展监督、评价与服务,推动审计职能从以防御性为主的“价值保护”型审计向积极控制为主的“价值提升、价值创造”增值型审计转变,共同营造创新、开放、包容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3.2???坚持依法依规,明确两个标准一是容错标准,即明确什么可容。容错机制应该建立在行为主体主观能动认识上的有限性、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客观上的不可抗力基础之上。在具体审计实践中,应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指导思想,以《关于中央企业纪检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的指导意见》为依据,以“五看”为衡量标准,科学地界定容错纠错的审计尺度。二是例外原则,即限定什么不可容。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等制度,审计组必须追责的情形有:审计发现的重大经济损失、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私设“小金库”、账外账,违反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违反“八项规定”要求以及其他严重违反规定的问题。对企业发生的公司级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产品质量事故及社会影响大的事件,应根据专业部门认定结果落实问题责任。3.3???厘清职责分工,抓实三个主体,即容错机制的建构主体、认定主体和监督主体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涵盖了法律规范体2018年第8期

  45《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C

  企业管理?CorporateManagement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五方面内容的完整体系。在这个法治体系下,必须明确容错机制由谁来建构、由谁来认定、由谁来实施和监督的问题。国家层面讲,容错机制的建构主体应该是立法机关,认定主体是司法机关,监督主体是检察机关。企业层面,由于目前没有全国性制度性文件规定,企业在容错程序设计上采取了申请、审核、认定、反馈四个步骤,缺乏专业评估、申述复议、跟踪督导等环节,构建主体和监督主体多为企业最高决策机构即集团党组,认定主体为执纪问责的主要职能部门即纪检部门或组织部门,缺乏证件收集实施部门、监督部门、复议仲裁机构的设置,应进一步完善容错机制的实施程序和复议环节,厘清认定主体、实施主体、监督主体职责分工,发挥好审计部门在问题查证、问题定性、评价监督过程中“鉴证”职能,提高容错制度执行的公信力和科学性。3.4???强化能力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容错纠错研判水平一要加强政策制度学习。要吃透“两头”,要学透中央精神,加强对改革措施出台背景方面的学习研究,从中央精神中找方向、看立场、定原则,从中央精神中找思路谋出路、找灵感求答案。同时,要深入改革一线,深入企业困难实际,了解改革最新进展,增强审计人员自身容错纠错研判的政策能力和法制水平,真正辨别并支持那些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举措。二是加强审计难点调查研究。针对容错纠错机制构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审计部门要分专业、分类型设立专项课题,系统地研究其表现形式、问题成因及对策措施;探索完善审计指南,研究明确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容错认定范围、程序、审查要点和纠错路径、办法等内容。三是要积极实施阳光审计。要发挥审计的集体智慧,加大审计问题定性的集体讨论和审核,遇到复杂的、难定性的问题,要强化“三级复核”,根据复杂程度在不同层面开展集体讨论,共同研究,提升审计容错纠错的整体研判水平;要充分接受各方监督,加大内外沟通、上下协同,勇于修正自身错误,不断增强审计自身的纠错能力。462018年第8期

  4???对照“五看”标准,探索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新路径,推动审计工作“五转型”4.1???看动机,审结果与审动机、审行为、审程序并重当前,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会战”、高投入,难有高速的成果。同时要解决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难有同比例、显性的产出,并且其产出、成效难以在短期内显现。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注重对领导干部履职动机、履职过程、履职行为及其履职结果的审计。对重大投资决策审计时,除了关注投资回报、社会效益等结果,更要注重决策程序是否合法,评估论证等决策过程是否充分,以及决策执行的措施落实是否到位等,只有把、“动机”和“节点”审清楚,才能对结果的危害程度、行为动机原因、过程节点予以合理的描述,为容错纠错的“结果、动机”认定奠定证据基础。4.2???看成因,审财务与审机制、审内控、审风险并重企业目标涵盖财务合规、资产安全、经营有效、信息完整、可持续发展等,而财务合规的基础是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先进的治理结构、完备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因此要持续开展以内部控制执行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基础审计,坚持“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抓重点”的审计方式,加强多要素归因分析、内控缺陷发现、关键风险揭示、体制机制研究,依据内控制度健全率、内控制度执行率、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率、激励约束机制执行率、内审外查问题整改率、体制机制健全率等评价指标,对企业财务报告、合规管理、制度执行、风险防控及补救效果、公司治理水平等予以合理评价,同时为容错纠错的“成因”认定提供数据支撑。4.3???看履职,评价会计责任与评价受托责任、角色责任和社会责任并重国有企业肩负着国家赋予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国企领导干部的角色也是多方位的,不仅有财务收支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的会计责任;还有作为国有资产的受托经营管理者需“结果”

  訚晓青.践行“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

  构建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理论研究与路径探析企业管理要承担的受托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党内角色责任;维护企业稳定、处理各方利益关系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开展履职责任审计时,依据会计信息失真率、资金和资产管理违规率等指标评价其会计责任;依据企业责任目标完成率、目标差错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指标评价其受托责任;依据党建考核指标评价其党内角色责任;以及依据企业维稳、履约诚信率等指标评价其社会责任,多角度、多维度地对其“履职”责任做出综合评价。4.4???看发展,评价经济指标与评价环保指标、社会指标和发展指标并重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要完成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等任务,肩负安全环保、科技创新、企业稳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性发展等责任和义务。在开展相关审计时,可依据安全环保、产品质量等指标对企业安全环保责任措施监督落实情况作出评价;依据企业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主要业务等变化情况对企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评价;依据战略措施执行率、资产保值增值率、优质资产比率、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等指标,对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及战略措施落实情况作出恰当评价,通过构建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四位一体的指标评价体系,为全面反映企业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创新创业和促进发展中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容错纠错情形时的“方向认定”提供判断依据。4.5???看执行,常规审计与政策执行审计、效益管理审计并重新常态下审计监督的领域、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审计监督的目标已由查错纠弊为主向检查评价、纠错与治理并重转变。因此,在开展常规审计的同时,要注重审计企业贯彻执行体现施及效果情况。依据决策程序符合率、决策内容合规率、决策目标实现率等指标对决策执行做出评价。注重揭露和反映在贯彻各项决策部署过程中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如,2017年中国石化组织开展“企业工程项目招标及转分包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和“销售企业成品油外采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就是为了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升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的“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和“扭亏脱困”专项审计调查,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和“瘦身健体”重大改革战略,发挥审计纠偏作用。同时通过及时跟进和掌握改革进展及存在问题和困难,为干部在改革攻坚中出现容错纠错情形时的“执行”认定提供判断依据。5???结语综上可见,“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和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和理论气度。内部审计工作要深刻认识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解放思想,实现理念突围,在依法依规审计的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党员干部负责,最大限度调动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2]关于中央企业纪检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的指导意见(驻国资纪发

  〔2016〕39号).2016–11–05[3]李蕊.容错机制的建构及完善——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7,(2)[4]胡杰.容错纠错机制的法理意蕴[J].法学,2017,(3)[5]刘明定.构建容错机制的逻辑悖论与破解之策[J].领导科学,2016,(2)[6]董明志.新常态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应“五转型”[J].国际商务财会,2015(下转第52页)2018年第8期

  47“兴企有方、治企有为”提供评价标准,也为干部“新常态”的系列政策方针及企业战略决策执行措

  C企业管理?CorporateManagement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ofSharingHRMinEnterpriseamidSharingEconomyXuQing(SinopecManagementInstitute,Beijing100012,China)

  Abstract:Inaneraofsharingeconomy,enterprisemanagementisrequiringabetterhumancapitalmanagement.Humanresourcemanagementshouldbere-positionedandre-orientedtoachievebettervalueinhumancapitalmanagement.Theemergenceofsharinghumanresourceprovidesanewperspectiveforenterprisestoadapttothenewera.Thearticlesortsout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sharinghumanresourceandthedifferencewithtraditionalhumanresource.Itexpoundsthecorefunctionalcharacteristicsofsharinghumanresourceintheperspectiveof

  enterprisemanagementatoperationlayer,tacticallayerandstrategiclayer—centralizedmanagementofsimilaraffairs,individualizedbusinessmanagementanddifferentiatedproblemsolution;Italsoanalyzesthepossibleproblemsraisedinsharing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enterprises,providingareferenceforenterprisesineffectiveapplicationofsharinghumanresourcesunderthebackgroundofsharingeconomy.Keywords:sharingeconomy,sharinghumanresources,three-pillarstructure,applicationproblems(上接第47页)CreateInternalAuditingFaultToleranceandErrorCorrectionMechanismbyStickingto

  ImportantThoughtof"DistinctionsbetweentheThreeCases"YinXiaoqing(BeijingBranch,SinopecGroupAuditingBureau,Beijing100728,China)Abstract:GeneralSecretaryoftheCPCCentralCommitteeXiJinpingputforwardtheimportantthoughtof"DistinctionsbetweentheThreeCases",aimingtofurtherinspireandprotectthepassionandvitalityforPartymembersandcadrestoworkandinnovatediligently,andcreateapoliticalecologicalenvironmentofmakingboldinnovations,daringtobearresponsibilities,rationalfaulttolerance,timelyerrorcorrection,andaccelerateddevelopment.Startingfromtheunderstandingtheimportantthoughtof"DistinctionsbetweentheThreeCases"andtheconnotationof"FivePoliticalCriteriainAppointingOfficials",thearticleexpoundsonthelogicrelationshipbetweeninternalauditingworkandestablishingthefaulttoleranceanderrorcorrectionmechanism,analyzescurrentsituationanddifficulties,andgivesapreliminaryexplorationontheapproachforeffectivelyestablishinginternalauditingworkmechanismtoallowforandaddresserrors.Keywords:DistinctionsbetweentheThreeCases,faulttoleranceanderrorcorrection,internalauditing,approachexploration522018年第8期

篇八: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但是,容错并非宽容一切错误和失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强调:“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牟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应“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容错纠错机制是宽容干部失误错误,鼓励干部改革创新的重要保障,其核心意涵是:依法依规对于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类型的失误错误予以宽容,免于或从轻问责,并对失误错误进行纠正的一种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不是搞纪律“松绑”,更不是违法乱纪的“挡箭牌”,而是要以“三个区分开来”作为根本遵循,依法依规鼓励担当作为、宽容特定失误、及时纠正错误。

  当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遇到了多方面的阻力、障碍以及其他难以预料的难题和挫折。可以说,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干部消极应对改革的现象,“不干不出错、越干错越多”

  “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心态日益凸显,“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现象已经成为推进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也让群众深恶痛绝。另外,一些干部大胆改革、进行创新,在改革实践中的新思想、新做法,会冲击旧的发展模式、旧的思维方式,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甚至引起一些人的恐慌、质疑、愤恨。特别是一旦改革者在实践中出现失误,犯一些错误,就可能招致别有用心的人大做文章。因此,如何从制度机制上调动各级干部抓改革、促改革的积极性,争做改革的促进派,成为推动全面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势在必行。

  一、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新时代的必然工作要求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作为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公职人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政府治理现代化和适应新时代工作的必由之路。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是鼓励引导党员干部担当尽责的必要举措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为官不为”“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屡见不鲜,少数党员干部出于“有限理性”的本能在严格的问责制度下更多选择了“趋利避害”的自保,对此,习近平总书

  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针对当前广大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如果做错就得担责”行为逻辑的破除,从激励的源头出发,首先消除干部“只要做就有可能出错”的顾虑,明确并不是所有的“错”都必须担责,也不是所有担责行为都会直接或者最终导致晋升的终结;其次积极解决或提醒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小错”,防止其成为“大错”,进一步减小干部积极作为的阻力,激发其敢于作为的主动性。

  (二)是及时纠正党员干部失误错误的必要途径

  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时刻面临着来自上级部门、辖区民众、媒体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工作量,愈发繁杂琐碎的工作内容,以及日益全面且细化的问责条款,这些都使得党员干部在履职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高“犯错”的可能。而且越是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履职尽责的党员干部,其出现失误错误的几率通常也越高。当党员干部出现失误错误时,如果纪律法规制度框架内缺乏必要的容错纠错渠道,那么即便当事党员干部犯了一些于情有原、于法可容的错误,也无法及时纠正其所犯的过失,进而使得相关失误错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得到消除。

  正因如此,为了确保各项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平稳推进,承受更小的探索风险,就必须尽快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进而在法规制度层面为正当合理的容错纠错行为提供依据,在秉持“容纠并举、有错必纠”原则的基础上,使得相当一部分于情有原、于法可容的失误错误能够更为及时地得到制止和纠正。

  (三)是对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优化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着工作内容繁杂琐碎、软硬件条件不足、乡土人际关系复杂、服务对象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困难,因而极易出现各种失误错误。与此同时,随着问责条款的逐渐细化,甚至出现了机械化问责、泛滥化问责等问题。还有一些问责条款由于出台时间较早,已经难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亦或者新出台的问责条款主要针对新出现的问题而制定。对党员干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情有可原、依法可容的失误错误而一味问责惩处,便缺乏对党员干部合理权益的必要维护,那么显然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而言是存在缺陷的。

  因此,从制度体系建设的角度而言,当前亟待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以优化现有的基层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从而鼓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依纪依法基础上积极履职作为、大胆干事创业。

  二、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容”和“纠”中间“错”的认定标准以及执行细则的不完善。“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能否顺利实施与案件本身是否能够适

  用当前的制度规定密切相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尚有一些困难和曲折。

  (一)整体氛围尚未形成

  自2016年提出建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以来,迄今已有5年的时间,虽然机制的主体逐渐建立起来了,但是各种具体的规定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充实与完善,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仍然处于初始建立阶段,塑造起良好的整体氛围也仍需继续努力。同时,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顾虑还没有完全打消,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将“为官不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因此,打消思想顾虑还需要积极的宣传引导以及不断的实践来共同努力。

  (二)操作依据不够完备

  当前关于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等,以及由此出台的各种地方性文件。总体上来看,一方面,中央层面已经建立的容错纠错制度体系只是对容错纠错的制度性规定,操作性规定欠缺,更多体现出地方先行的特征;另一方面,部分省市县层面虽已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文件,但是其中的具体内容基本上都与中央文件保持一致,探索范围有限,尤其是关于“错”的认定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是

  确定容错纠错内容和边界的依据,各地虽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具体化,但是基本上都是在恪守道德底线、法律红线以及党纪高压线的基础上进行错误识别。

  (三)主体责任有待加强

  实施主体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其作为机制中重要的能动性要素,首先是能够保证机制的顺利实行,其次则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制实施的有效性。“三个区分开来”和容错纠错机制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主要表现为能否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虽然当前已有制度文件中已明确规定了要对广大干部尽力容错纠错,但是如何操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实践层面的操作就成为制度落地的关键,也成为广大干部能否担当作为的“风向标”。

  三、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有效途径为切实回应当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有效抵御风险以及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提升机制的制度明确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向深入。

  (一)提升制度建设

  明确建设“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制度,从容错纠错的对象、组织、追溯问题上作不同情况的区分。一是容错纠错的对象。党员干部是具体决定的制定者或执行者,也是失误错误的直

  接关系人,当然是实施容错纠错的第一对象。在对党员干部容错纠错的处理实践中,要充分结合制度,考虑主客观因素以及后果,综合考量处理结果。二是容错纠错的组织方面。组织或部门是党和国家职能的承担者,也是党员干部的管理机构,因此,一些工作失误并非一两个党员干部能够直接导致的,这时,容错纠错更多的应体现组织或者部门的担当。三是追溯时效。在容错纠错的过程中,对因历史政策所导致的问题,要结合当时历史条件来看,不能搞“一刀切”,应辩证地看,不随意泛化和扩大化,坚持从旧兼从轻原则。

  (二)提升可操作性

  对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中的“错”的认定,要明确何为“错”、责任在谁的清单,提升容错纠错的操作性。分不同情况而言:一是违反程序但结果良好的,包括因为情况紧急没有严格遵照程序以及因程序复杂、所需时间过长、存在延误时机的可能性而对程序进行简化或缺项,但结果良好的情况。二是执行偏差类,包括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确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或现有政策文件不能适应、涵盖现有情况等所导致的执行偏差。三是未达预期结果类,是指主观意愿良好、决策程序完备、执行过程严格,但仍出现结果不良的情况。四是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类,主要是指在先行先试或急难险重等工作中,因无先例或政策界限模糊而出现的某些失误。

  (三)提升有效性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中,要注重容错纠错核心要件的甄别,提升容错纠错的有效性。一是看主

  观意愿。看容错纠错对象是秉承公心还是一己私利、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是履行程序还是破坏规则、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理清容错免责的界限。二是看错在何处。看是属于明令禁止、明知故犯的,还是属于界限不清的,应当予以宽容的,亦或是属于大胆尝试、改革创新的。三是看实际结果。在“三个区分开来”的基础之上,实际结果良好或者虽造成一定不良结果但当事人能够积极弥补,是实行容错的必要条件。四是看主体责任。实施主体能否积极担当作为是实行容错纠错的能动性要件,因此扎实推进容错纠错机制离不开相关主体的积极履责,最终实现保护和激励干部的目的。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有力措施,通过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为形成“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局面和汇聚激励担当作为、崇尚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打下坚实基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

推荐访问: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范文 容错 纠错 区分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