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5篇)

时间:2023-08-09 15:30:05  阅读:

篇一:《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景德镇陶录》塞义英译本评析

  作者:陈宁

  黄秀云

  来源:《景德镇陶瓷》2016年第02期

  摘要

  本文从塞义的个人背景和《景德镇陶录》的外译状况两方面探讨了《景德镇陶录》塞义英译本的编纂成因,并从深度翻译的角度评析了该译本的编纂价值,对当前中国陶瓷典籍外译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景德镇陶录》蓝浦

  杰弗里?塞义

  深度翻译

  翻译价值

  一、引言

  《景德镇陶录》初稿于乾隆末年,由蓝浦纂辑。原稿初分六卷,内容史料丰富,但体例略显杂芜,后因蓝浦去世,未能刊印出版。笔者遍查清代以来的各种史志,均未发现有关蓝浦生平的详细信息,仅从中获取了少量的零散资料。蓝浦,字滨南,一字耕余,江西浮梁景德镇人,主要活动于乾隆年间。一生敦行力学,然无甚功名,惟以教书为业,生活困窘。年仅中寿,著《景德镇陶录》未竟而卒。娶妻汪氏,无子嗣。

  嘉庆初年,蓝浦的学生郑廷桂受师母之托,欲秉承先师遗志,将《景德镇陶录》校订续补之,但因“落拓”,无力完成。嘉庆十六年(1811),刘丙莅任浮梁知县,招郑廷桂入衙署中,授其次子课业,两人从此结识,并成为至交好友。一次余暇闲聊,刘丙论及景德镇瓷器时,不禁发出“镇瓷无专书”的感叹。正当此时,郑廷桂将其师撰写的《景德镇陶录》原稿奉上。刘丙见后,十分高兴,随即嘱托郑廷桂对原稿进行校订续补,然后由他负责出资付梓。郑廷桂听后,激动不已,曾在该书的跋文中这样写道:“此固廷桂日夜祷祠之而不得者,今庶几为吾师慰也!虽至愚鲁,不敢不勉。”“《录》旧六卷,今订为十。惟卷首《图说》、卷尾《陶录余论》,为吾师所未逮;其中八卷,则皆仍吾师之书,分门而附益之,谨阙其所不知,不敢妄有增损。”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于嘉庆二十年(1815)由翼经堂刊印出版,并将其书名定为《景德镇陶录》。

篇二:《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

  

  陶

  瓷

  文

  化从文献看景德镇高岭土历史文化吴琼(景德镇市图书馆)朱文旋(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岭土,是世界闻名的制瓷原料,因最早发现于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东埠村高岭山而得名。高岭土的发现与利用,极大地提高了瓷器在窑室高温下的耐火性能,减少了瓷器在高温烧造时的变形率和废品率,是软质瓷向硬质瓷过渡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是世界陶瓷史上的创举和里程碑。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对高岭土的始掘年代、产地变迁及对外传播等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试图为当今古陶瓷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一、高岭土的始掘年代关于高岭土开采的起始年代,目前分为“南宋说”和“元代说”两种学术观点,在学界尚未形成共识。为此,笔者专程去高岭村调查,在众多史料中意外发现在明朝天顺四年版高岭《何氏宗谱》中发现一条关于高岭土始掘年代的参考资料,其记载如下:民国十三年版《何氏宗谱》“第四四世,召一公,初开高岭磁土”,“公开创高岭,故业磁土者,庙祀之”。由此可见,何召一系高岭土24的最早开采者。遗憾的是该宗谱中从未提及何召一的生卒年月。如果知道或分析出何召一的生卒年月,高岭土的始掘年代就会浮出水面。于是,笔者继续从何召一家族的迁徙史上寻找线索。明天顺四年高岭《何氏宗谱》又载:“第三四世茂公,字宗智,以文高岭土采掘矿洞遗址学仕唐武宗会昌间。初任河南通判,次任太平通判,有文武之略,巢乱诏封,招讨有功,初令妻子居黄墩,同汪、许二总督巡行宣、歙、池、饶,道经浮东白水乡新正俨坑之地,遂家焉……后长孙叔信迁居玉岭,即俗称高岭,故玉岭派以叔信公为始祖也。”从上述谱牒看,高岭何氏宗族的始祖何茂公曾仕于唐武宗会昌年间,几经迁徙,最终安家于浮东白水乡新正俨坑。后来,何茂公的长孙何叔信又举家迁居高岭,成为高岭何氏的始祖。那么,何叔信是何时迁往高岭的呢?民国十三年高岭《何氏宗谱》记载:“第一代,叔信,始迁高岭;第九代,召一,殁葬中村往后灰仓,丁向。娶冯氏,殁葬于龙冈肥株树上头,丙向。子四:贵三、贵六、贵七、贵九。公开创高岭故业磁土者。”叔信的先祖何茂公仕于唐武宗会昌年间,即公元841~846年,按照“撰谱三十一年为一届,人生三十年为一世”的古代惯例进行推算,叔信迁于高岭的时间应该在唐末,即公元900年左右。而何召一是叔信之后的第九代,按上述方法推算,何召一“初开高岭磁收稿日期:2020-11-02南宋米黄釉兽耳瓶

  南宋米黄釉龙耳花觚

  土”的年代应该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无巧不成书”。近几年在景德镇湖田、落马桥等南宋窑址地层中新发现一批瓶、觚、炉等米黄釉瓷器。其器型之高大,为前朝所不见。经现代科技检测,这批南宋地层出土的米黄釉瓷胎中含有较高的Pb2O3成分,高岭土含量达到16~19%。所以说,高岭土早在南宋就运用于瓷胎中。

  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认高岭土始掘年代为南宋绍兴年间,即公元1131~1162年之间。二、高岭土的产地变迁元代至明万历年间,麻仓山成为景德镇高岭土的重要开采地。麻仓山位于高岭村东北、东埠村以东地区。这里高岭土资源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延续开采了两个多世纪,为元、明两代皇宫用瓷的烧造提供了上乘的制瓷原料。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记载:“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据刘新园、白焜《高岭土史考》考证,文中的“御土”就是麻仓山出产的高岭土。因为麻仓山的高岭土质量优良,对瓷器烧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元代官窑——浮梁磁局将其控制,公布为“御土”,禁止民间开采。至明代,御器厂承袭元制,继续对麻仓土实行垄断,列其为“官土”。明嘉靖三十五年版《江西大志?陶书》载:“陶土出新正都麻仓山,曰千户坑、龙坑坞、高路坡、低路坡,为官土。”但是,到了明万历年2020·第5期总第189期间,麻仓土开始枯竭。清乾隆七年《浮梁县志?陶政》载:“万历十一年,管厂同知张化美见麻仓老坑土膏已竭,掘挖甚难,每百觔加银三分。”从此,麻仓土消失在文献记载中。明万历十一年以后,景德镇高岭土开采活动集中在高岭山。明崇祯十年(1636年)刻印的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记载:“土出婺源、祁门两山:—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文中准确而生动地记录了高岭土和瓷石的产地、特性以及配方。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二元配方”的历史文献。明万历中期至清乾隆后期是高岭山开采高岭土的“黄金时期”。《玉岭冯氏宗谱?冯光发传》记载:“土名麻石坳等处之山,被婺邑在山搭蓬厂数百,人数千余,强取磁土。”这期间高岭土的产量年均超9000吨(见刘新园、白焜《高岭土史考》),足见当年高岭山生产规模之大,矿工数量之多,产量之高。但是,自清乾隆59年以后,高岭山开采业逐步走向衰弱。虽然高岭土开采业没落,采土量骤减,然而,清嘉庆年间开始真实记述高岭土开采业的历史文献比以前增多,其中重要文献有清代蓝浦撰写、嘉庆20年(1815年)刻印的《景德镇陶录》、清代无名氏的《南窑笔记》以及清光绪末年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等。三、高岭土历史文化在海外的传播高岭土的发现与利用,促进了景德镇陶瓷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书商的极大关注,高岭土相关的文章和著作逐年增多,并在欧亚大陆广为传播,其中,重要文献有《天工开物》《中国陶瓷见闻录》和《中国——我的旅行和研究》。1、《天工开物》在海外的传播《天工开物》,江西奉新科学家宋应星撰写,明崇祯十年(1636年)刻印,是全世界首部专门记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元代高岭土开采地——麻仓山25陶

  瓷

  文

  化《景德镇陶录》中关于高岭的表述《天工开物》中的高岭山记载技术的历史文献,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分为《陶埏》《乃粒》《乃服》《冶铸》《佳兵》等18篇,其中,《陶埏》篇真实而形象地记载着景德镇制瓷原料瓷石、高岭土的产地、特性及配方,成为最早把景德镇高岭土传向海外的文献。该书在海外的流传经历波折。它原刻印于明末,却在清代的中国大地上消逝得无影无踪,直至300多年后的民国初年在日本找到其日文版,并在欧洲发现有英、俄、德、法等国家的译文。后来才在法国的国家图书馆找到了明代《天工开物》的原始刻本。《天工开物》一书在海外影响极大,例如:1694年,日本学者见原盖轩在《花谱》及1704年的《菜谱》二书中将《天工开物》列为参考文献。1771年,日本书商柏原屋佐兵卫出版的刻本《天工开物》,既是日本第一个该书的翻刻本,又是第一个该书的外国刻本,成为了17~19世纪日本家喻户晓的科技读物。1869年,儒莲和法国学者商毕昂将《天工开物》中与手工业相关的篇章全部收录在《中华帝国工业之今昔》一书内,并在法国巴黎出版。1964年,德国学者蒂路把《天工开物》前四篇译成德文。1966年,美国博士任以都将《天工开物》译成题为《宋应星著:17世纪中国的技术书》英文版。这是《天工开物》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随着《天工开物》在海外的广为流传,记载于《天工开物》中的景德镇高岭土及“二元配方法”早在清代早期就传遍了欧亚大陆。262、昂特雷科莱与《中国陶瓷见闻录》《中国陶瓷见闻录》是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殷宏绪”)在清康熙年间撰写的关于景德镇制瓷工艺和社会状况的两封长信。昂特雷科莱出生于法国里昂的一户贵族家庭。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7月,他受法国耶稣教会指派抵达广州,在江西鄱阳和景德镇定居20年,其中在景德镇居住了7年。在景德镇期间,他一边传教布道,一边向当地教徒打听和了解景德镇制瓷工艺情况,尤其关注景德镇制瓷原料的配方。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9月1日,他在饶州府的所在地鄱阳撰写了第一封长信。信中在介绍高岭土的性能时说:“精瓷之所以密实,完全是因为含有高岭土。高岭土可以做瓷器的神经。”他把该信寄给了印度传教会1735年重新出版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中国陶瓷见闻录》会计奥日神父。之后,该信以《中国陶瓷见闻录》为题刊载在《耶稣会传教士写作的珍贵书简集》(第12期)上,震动了整个欧洲。昂特雷科莱是第一位向法国、也是第一位向欧洲介绍高岭土的人。康熙六十年(1722年),年近六旬的昂特雷科莱应欧洲瓷器工场及工匠的请求,冒着天寒地冻专程来景德镇,对制瓷工艺技术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再次考察。康熙六十一年10月25日写成了第二封长信(即《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对第一封信中缺失的制瓷工艺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介绍了二十多个有关制瓷工艺的疑难问题,为当时欧洲陶瓷工场解决了许多的疑难病症,促进了欧洲制瓷业蓬勃发展。后来,该信在《耶稣会传教士写作的珍贵书简

  集》(第16期)上刊登。清乾隆六年(1741年),昂特雷科莱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3、李希霍芬与国际通用术语Kaolin李希霍芬,生于1833年5月5日,卒于1905年10月6日,是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曾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1863~1868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进行地质调查,发现了金矿。1869年9月~1872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5月,他先后近四年在中国考察,所考察地区达14个省份。在考察的基础上于1877~1912年间撰写出版了《中国——我的旅行和研究》(5卷,附地图集2卷)一书。这是世界上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地理与地质概况的历史文献。高岭土是世界上第一种以中国原产地为通用名称的矿物。1896年10月,李希霍芬在瓷都景德镇市瑶里镇东埠村后的高岭山考察高岭土采掘矿洞遗址,并发文专门介绍了景德镇高岭土的情况,该文是欧美地质界以岩石角度介绍景德镇高岭土的第一篇论文。同时,他根据高岭土一词的中文读音,将高岭土译成当今仍然国际通用术语Kaolin。以后西方地质界所用的Kaolin,均来源于李希霍芬。综上所述,从文献上看,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景德镇高岭土始掘于南宋,由高岭村何氏始祖何召一率先开采。2、景德镇麻仓土开采于元代,因其土质优良,被元朝官窑浮梁磁局控制,列为“御土”,禁止民窑使用。至明万历年间,麻仓土枯竭,文献中再也没有出现麻仓土的记载。3、明万历年间至清乾隆后期,高岭土开采业不管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但清嘉庆初年以后,高岭山开采业日渐衰微,风光不再。陶

  瓷

  文

  化4、明末以来,尤其在清代,记载于各类文献中的高岭土历史文化在欧亚大陆广为传播,其中,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先行者,最早传入日本,继而传入英、饿、德、法、美等西方国家,震动了整个世界;清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的《中国陶瓷见闻录》详细记载了当时景德镇社会状况及制瓷工艺,尤其将高岭土的性能及“二元配方”技术传到了欧洲,促进了欧洲制瓷业的蓬勃发展;清同治年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高岭考察,之后撰写了《中国——我的旅行和研究》一书,专门介绍了景德镇高岭土的情况。国际通用术语Kaolin来源于李希霍芬。参考文献:[1]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2]明天顺四年.高岭《何氏宗谱》.[3]明嘉靖三十五年.江西大志?陶书.[4]宋应星.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陶埏.[5]清康熙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中国陶瓷见闻录.[6]清乾隆七年.浮梁县志?陶政.[7]蓝浦.清嘉庆二十年.景德镇陶录.[8]李希霍芬.清同治德国地质学家.中国——我的旅行和研究.[9]刘锦藻.清光绪.清朝续文献通考.[10]清.南窑笔记.[11]民国十三年.高岭《何氏宗谱》.[12]民国.玉岭冯氏宗谱?冯光发传.[13]刘新园,白焜.高岭土史考.中国陶瓷,1982,(07).27

篇三:《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

  

  从清代制瓷图管窥景德镇御窑工业遗产景观

  一、研究背景

  对于工业遗产景观的认识从朦胧到觉醒,全世界范围内来讲也只有30多年的历史。从1970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旧址的景观改造,到80年代末的英国铁桥峡谷和90年代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保护与利用。这些来自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实践经验,最终导致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于2003年发表了《下塔吉尔宪章》,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纲领性文件。

  对工业遗产概念的界定,宪章中指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工业遗产关注的主要历史时期是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以来至今,同时也研究包括工业革命以前(或农耕文明时期)的古代(或传统)工业遗产。如在入录UNESCO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2007年共计工业遗产项目46项。其中涉及18世纪以前的传统工业遗产21项(包括中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占所有工业遗产的45.65%。因此可以认为,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与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近代工业遗产与农耕文明时期的古代传统工业遗产给予了同等的关注度。

  二、中国传统陶瓷工业研究

  国家公布的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总计有171项的工业遗产景观中,古代传统工业遗产计为14类149项。陶瓷业43项、交通55项(桥梁38、运河8、栈驿道6、造船3)、水利工程、冶铸业各14项、矿石厂9项、酿酒业6项、制茶、造纸、天文、石油各2项。可以看出其中陶瓷业比重很大,占传统工业遗产的近30%,也充分说明我国古代的陶瓷工业的发达。特别是进入明清时期陶瓷工业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工业遗产有:江西省景德镇的湖田古瓷窑址和御窑厂窑址,浙江省龙泉县的大窑龙泉窑遗址,福建省德化县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和平和县南胜窑址,江苏省宜兴市宜兴窑址,山东省枣庄市中陈郝窑址,山西省介休市洪山窑址,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灵武窑址。可见此时陶瓷工业遗产分布较广,西北到偏远的宁夏,东南到临海的福建。但陶瓷工业分布的不均衡,北方只有3处,南方占了6处。说明南方制瓷水平强于北方,且明清两朝御窑厂均设在江西景德镇,又证明瓷都景德镇在全国制瓷工业中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以工业遗产视角研究传统工业遗产的著作虽不多,【1】

  但工业遗产研究所涉及的工业选址、工业技术、工艺方法等内容,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献。其中记载陶瓷工业遗产的文献较多,尤以宋代1004年“景德镇”天下闻名之后,还出现了专门研究景德镇陶瓷工业的专著的历史文献。

  1、涉及陶瓷工艺的文献

  成书年代不晚于汉代的《周礼·考工记》,一篇,共7000多字,记载了先秦时期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手工业生产技术,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有关中国工业遗产的研究文献。宋应星(1587—1661)所著《天工开物》,三卷,首次印刷于1637年。内容涉及农田水利、丝棉纺织、染色工艺、食品加工、制盐工艺、制糖工艺、陶瓷制作、冶金制造、车船制造、锻造工艺、煤炭开采、炼油加工、造纸工艺、五金加工、军火生产、化工工艺、酿酒工艺和珠宝加工等工业类型。以上两部著作相隔千年,但都对陶瓷工业有专业介绍,说明陶瓷工业在传统工业体系中的地位重要,也说明由陶瓷工业及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景德镇陶瓷工业的著作

  蒋祈的《陶记》,它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宋元时期景德镇瓷业的生产、分工、原料、器物形式、釉料、工艺、销售以及管理措施,是景德镇制瓷史的第一部著作。朱琰的《陶说》,考证详细,形象生动,尤其卷三《说明》,是研究、评述明代景德镇官窑的重要成果和难得的文献。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蓝浦所撰、郑廷桂补辑的《景德镇陶录》刊行,其记载最为详实,是第一部全面阐述景德镇制瓷业的专著,对于研究景德镇瓷业的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官民瓷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景德镇的影响力不只在国内是瓷都,同时也是世界的瓷都。明清时代不仅有大量的外销瓷通过海外贸易运往西方各国,同时记载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文献成了18、19世纪西方人的收藏兴趣及时尚。一方面从《景德镇陶录》外译版本可见影响。一是1856年“专门为塞夫勒王家工厂的陶瓷工人翻译的”法译本;而日译本的作者是著名的日本陶瓷重镇、至今仍极具影响力的“京烧”中心“京都陶瓷器试验场”场长,不难推测景德镇制瓷工艺对当时法国、日本的陶瓷工业有多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清代广州出口了大量的制瓷连环画,从十二幅到五十幅不等,以景德镇传统制瓷工序为主,从而满足西方人士对瓷器制作过程的兴趣。

  三、御窑制瓷图的研究状况

  1、瓷绘御窑制瓷图

  本文所研究的御窑图比较有特色,是专指绘在陶瓷上、再现生产布局、生产工艺的御窑工业遗产资料的图像。根据发表的资料来看,共有四幅的御窑图成为理想的研究对象。嘉庆

  粉彩御窑瓶、道光粉彩御窑瓶、道光青花御窑厂图桌面和咸丰粉彩御窑图方斗杯。咸丰五年(1855)景德镇御窑厂毁于战火,到同治五年(1866)才修复御窑厂,由此可以推测以上四幅瓷绘御窑图的时代从嘉庆1796年到咸丰1855年,正好满一个甲子60年。而清代正是经历了康乾盛世,到嘉庆朝开始逐渐走下坡,国力明显衰落,特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整个封建社会陷入了风雨飘摇的穷途末路之中。此时的景德镇制瓷业受当时社会影响,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生产,只是沿袭先朝的品种,瓷业整体呈现每况愈下的态势。清代的制瓷高峰期已过去,而反映瓷器生产、制作的文字和图像资料越来越丰富,这或许是对高峰期的工艺经验的总结,抑或是对高峰期生产繁荣兴旺景象的回味。

  2、御窑制瓷图的研究概况

  对以上四幅图的研究,从学者们发表的论文来看,主要是对其中单幅图的时代考证、制瓷工艺等问题研究,但从工业遗产角度研究还远远不够。

  李勇对嘉庆粉彩窑工制瓷图瓶(如图一)进行的分析,认为瓶由九组图构成,表现的分别为采石、淘泥、镟坯、画坯、吹釉、满窑、烧窑、彩器、烧炉九个不同的生产场面。【2】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瓷器作者直接从事瓷器生产,非常熟悉所描绘的对象和劳动场面、生产过程,因而能准确地把握瓷器生产中的主要环节,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将瓷器生产的主要过程表现出来。在布局上,以屋、棚等建筑为框,缀以各种不同的场面,用淡雅、柔和的粉彩,对不同场面、各种人物的神态动作、穿着服饰、生产工具的描绘,无不生动具体,形象写实,笔墨简练、细腻。如瓶中四人穿长袍马褂,头戴小帽。一人翘腿坐一矮竹椅上,半躺半坐,无所事事;一人手握长烟杆,坐一小火炉前正在抽烟;另有二人身体较胖,大腹便便,手持长烟杆站立堂前,一付悠闲自得的样子,与正紧张忙碌的“画坯”、“彩器”中的工匠又有所不同,应是行政管理生产人员。对衣冠在确立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清朝君臣均不讳言,馆臣在“冠服卷”附言中坦言:“昭名分辨等威,莫备乎冠服”。

  王保仁对粉彩御窑图方斗杯分析中,对制瓷工艺结合《景德镇陶歌》分析,如分析吹釉工艺。吹釉是景德镇瓷器上釉常用的一种方法,即用口径一寸、长七寸的竹管,管口蒙上细纱,蘸着釉浆,面对器物用口吹之,釉浆即附着于坯体,如此反复,坯面即可得到均匀的釉层。咸丰粉彩御窑图方斗杯中画一工匠面对瓷瓶而坐,左手端釉料碗,右手持一吹管放在口中,两腮鼓起,用力吹气,再现了吹釉工艺。《景德镇陶歌》中记述“看他吹釉似吹箫,小管蒙纱蘸不浇。坯上周遮无碜漏,此中元气要人调。”该工艺一直持续到光绪末年(1908年),景德镇陶业学堂的主持人赵浩进行改革,才用吹雾器代替了竹筒吹釉。

  李一平对道光青花御窑厂图桌面分析较多,其所绘人物最多,相关的制瓷工艺表现最为【3】

  科学,包括以上的所有场景。更重要的是此图描绘御窑工业布局最为详实,是御窑图中最有价值的一幅(如图二)。图中绘御窑厂为三进院落,东西两侧跨院为制瓷作坊,镟坯、画坯、施釉、吹釉、彩画、烧窑清晰可辨。大门为“仪门”,门内有“奉上旨御窑厂”标旗,东西两侧为东西牌楼辕门。御窑厂山门即头门,上方悬“御窑厂”匾额,门外高挂“宪奉御窑厂头门”旗。头门厂内东为关帝庙、风火仙庙,西侧为真武庙。

  道光青花御窑厂图桌面的图像资料是目前御窑图中内容最为丰富的,完全可以印证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御窑厂图》的文字记载,其“厂跨珠山,周围约三许里。中为大堂,堂后为轩,为寝。寝北有小阜,即珠山所由名,旧建亭其上。堂两旁为东西序,又东迤南,各有门。又东,为官署,为东西大库房,为仪门,为鼓亭,为督工亭,为狱房,今废。为陶作二十有三??为窑式六??厂内神祠三:曰佑陶灵祠;曰真武殿;曰关帝庙。厂外神祠一,曰师主庙。厂之西为公馆,东为饶九南巡道行署。”

  3、工业遗产视角看御窑制瓷图

  笔者认为从工业遗产景观角度看御窑图,应包括两大方面的研究:一是物质遗产方面,包括御窑作坊、窑炉、建筑等方面研究;一是非物质遗产方面,包括御窑手工制瓷工艺研究和御窑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只有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挖掘御窑的工业遗产价值。

  非物质方面,关于御窑手工制瓷工艺的研究虽多位学者都已论述,但只是就每一幅御窑图进行个案分析,没有整体分析。前文指出四幅图的时代从嘉庆到咸丰,正是清朝中期,但此时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朝从此走向了下坡路。先从四幅图中描绘的人物来看越往后期人物越少,嘉庆瓶、道光瓶绘有近50人直接参与了陶瓷生产,而咸丰杯才有直接生产的工人不超过20人,直接从事御窑瓷器生产的工匠人数锐减,这是清代御窑厂衰落的一个明显信号。再从御窑建筑分布看,嘉庆、道光年间还能勉强维持盛世时期的格局,图中以御诗亭为中心,在中轴线上绘有仪门、大堂、二堂、御诗亭等官式建筑,在其两侧是作坊和窑炉等生产建筑。但到咸丰咸丰粉彩御窑图中时,我们看到原有建筑格局已模糊不清。中轴线上只保留了大门,门内的大堂、二堂荡然无存,乾隆帝题诗的御诗亭更是找不到踪影,只剩下分布零散的几个作坊,呈一派萧条之相。因此从整体角度研究四幅御窑图,我们看到是御窑厂的演变,再现的是御窑厂衰落的真实记录。

  从御窑管理制度方面来看,御窑制瓷图给我们一些线索,可以从人力资源方面来做初步考察,我们以嘉庆粉彩制瓷图瓶为例说明。图中所绘人物52人,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有运输工16人,画坯工10人,烧窑工8人,制坯、制釉、吹釉各4人;管理阶层人员6人。从【4】

  图中可以看出官民有别,管理人员服饰最讲究,上有对开衣,下有裳,头戴帽,脚登高靴,座有官帽椅,无所事事,其中有3人在吐烟,一人在品茶。因此在52人中这些人的身份最容易辨认,自然他们是御窑厂的管理人员。同时我们发现工匠也有级别,图中画瓷10人,均是右手拿瓷左手拿笔,所穿衣服讲究,都坐在御窑厂堂或轩的重要位置。而制坯、制釉、吹釉等工匠均在各自的作坊,衣服就差一点。最差应是运输工匠16人,大多是室外的头戴斗笠、下身半截裤、脚穿草鞋的匠人。通过对图的仔细观察,似乎工匠们的待遇差别很大,打个比方,如果画坯工是御窑厂的穿制服的正式工,那么制坯、制釉可能就是和御窑签约的合同工,而运输工可能就是在景德镇随时能雇佣的临时工。

  物质遗产方面,一是关于御窑窑炉的研究,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发掘简报作介绍,目前还没有学者据此撰文论述。简报中说发掘窑炉有25座,其中葫芦形窑炉7座,馒头形窑炉15座,另外3座残损严重,形制不明。同时发掘者认为7座葫芦形窑炉,均位于珠山北麓、御窑遗址的东北部,年代为明代初年,约洪武、永乐时期。而15座馒头形窑炉,位于珠山南麓、御窑遗址的西南部,年代为宣德时期延续到万历时期。虽然目前发掘的窑炉都是明代,甚至是明代前期的,但对清代窑炉研究还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清承明制,我们比较清嘉庆的《景德镇陶录·御窑厂图》和明万历的《江西省大志·陶书》,发现记载御窑的窑炉方面基本一致。《江西省大志》中载:“?为窑:曰风火窑,曰色窑,曰大小爁熿窑,曰大龙缸窑,曰匣窑,曰青窑?”。《景德镇陶录》载:“?为窑式六:曰青窑,曰龙缸窑,曰风火窑,曰色窑,曰爁熿窑,曰匣窑?”。明万历到清嘉庆近220年,也就是说两个世纪、两个朝代的御窑厂的窑炉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考古发现的明前期的窑炉形式清代还在沿用,那么御窑图中所绘的窑炉不仅是清代御窑遗产的再现,更是明代御窑遗产的表现。那么御窑图中的窑炉是属于六种窑炉的那种,因学者还没有对六种窑炉给出合理的解释,加上考古资料的局限,目前我们只能是作推测,暂时我们把这一专题研究放到以后再做探讨。

  二是关于御窑作坊的研究目前还是个空白,但对景德镇制瓷作坊研究能给我们很多参考。文献记载“景德镇明代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瓷业手工业生产发达,当时制瓷分工有‘过手七十二’之称,大作坊集中出现”。本文所说的制瓷作坊,景德镇俗称为坯房。它是由正间、廒间、泥房三座单体建筑形成的庭院式建筑。正间坐北朝南,廒间坐南朝北,两者平行,泥房正好出于正间西端向南延伸地段,也在两者之间。中部是开阔的庭院,各间均向内院敞开,从而围合成一个三合院或四合院。

  正间是作坊的主体,工匠的操作活动都这里进行,包括揉泥、做坯、利坯、施釉、刻画、彩绘等制瓷主要流程,因此它的面积较大,约占全作坊面积的40%。廒间是制瓷作坊中存放原料的仓库,约占全作坊面积的15%。泥房是制瓷的泥料陈腐和练泥的场所,约占全作坊面积的5%。内院是作坊用于自然干燥的场地,面积较大,约占全作坊面积的40%。整个作坊以内院过道为界,分南北两区。南区包括廒间、泥房和内院,为原料精制和干燥区;北区为正间,属瓷器成型制作区。因此在一个作坊内部制瓷工艺流程紧凑,流水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生产整体。可见把三座单体建筑,以庭院方式组合,集原料与成型于一体,经济实用,成为小而全的最佳组合方式。

  景德镇民窑普遍运用的作坊形式,会对景德镇御窑产生影响吗?正如四合院民居建筑对明清紫禁城的影响一样,紫禁城是放大了千倍的四合院民居,景德镇御窑厂作坊正是放大了千倍的民窑作坊。四幅图中我们都可以清晰辨别出作坊建筑,尤其是道光青花御窑厂图桌面描绘最为详实,可以说就是清代御窑作坊的影像实录。图中描绘的作坊结构基本是穿斗式构架,和民窑作坊完全一样。与前文介绍传统作坊稍有差别的,就是民窑作坊为降低开支,大多只有一个作坊,但所有瓷器作业流程均在这里完成。而御窑厂是为满足明清宫廷需要而生产,集国家人力、财力、物力来精心烧造,因此在各方面不惜工本,作坊布局就不会像民窑太局促。图中的淘泥、拉坯、镟坯、画坯、吹釉、彩器工艺,基本每个工艺一个建筑空间,共同组成一个生产作坊区域,从而表现皇家御窑的雄伟气势。

  四、御窑制瓷图的遗产价值

  陶瓷业在中国传统工业中占地比重最大,明清时期陶瓷业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景德镇在当时是闻名全国乃至海外的制瓷中心,御窑厂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自然就代表了当时陶瓷工业的最高水平。那么能够很好地解析御窑遗产,就是了解古代陶瓷工业最好的窗口。

  首先,在现有的陶瓷工业遗产中,明清御窑厂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认识中国陶瓷工业的活动和过程有重要意义,是景德镇千年制瓷最辉煌的展示,其遗产的历史价值具有代表性。同时御窑厂制瓷图与《江西省大志·陶书》、《景德镇陶录》等历史文献相结合,组成一部完整的御窑厂工业遗产的图文档案,是古代陶瓷工业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其次,御窑厂的规模和技术在近600年的时期内,始终在陶瓷行业中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瓷工艺。其工艺流程、作坊布局通过书籍、画册的宣传不仅对当时西方陶瓷工业产生推动作用,甚至对当代的我国陶瓷工业亦有深远的影响,可见御窑遗产体现的科技价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最后,御窑厂曾经直接或间接为景德镇及周边地区广大居民提供了长时间又稳定的工作岗位,见证和记录了景德镇普通劳动群众的工作与生活,是瓷都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5】

  础。作为近600年的皇家文化产物,对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进程起到关键作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景德镇人情感和精神的体现。可见御窑厂的社会价值突出,我们后人可以利用、发展御窑工业遗产,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

  阙维民《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工业遗产》[J],经济地理,2008,(11)。

  【2】

  李勇《从清嘉庆粉彩窑工制瓷图瓶看景德镇制瓷工艺》[J],文物季刊,1999,(1)。

  【3】

  王保仁《粉彩御窑图方斗杯与景德镇御窑厂》[J],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4)。

  【4】

  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御窑厂图像与首都博物馆藏“青花御窑厂图桌面年代”

  》[J],文物,2003,(11)。

  【5】

  熊理卿、卢瑞清

  :《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的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5,(1)。

  图一:嘉庆粉彩窑工制瓷图瓶

  图二:道光青花御窑厂图桌面局部

篇四:《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

  

  陶(外1首)

  仇振武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

  【年(卷),期】2016(000)002【摘

  要】经过一番原始人类的不懈追击

  泥土和水倦了,在火塘边歇息

  躯体逐渐变硬(杂质的掺杂让心灵更硬)

  燃点凝固,沉默

  不语。山水的图案可不就来自山水么,东方金乌载日之地的神山之土,以及西域苍茫雪山在夏日融化的第一一缕泪珠。这士与水的结合,穿过了草原和星辰。

  【总页数】1页(P176-176)

  【作

  者】仇振武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历史基地班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2【相关文献】

  1.寄怀尘外之致——论王质的《绍陶录》[J],王可喜

  2.《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J],张俊娜;陈宁

  3.陆良爨陶:文化花开墙外香[J],苏怡汀

  4.陶婷婷:让贵州味道香飘山外[J],史红云;吴兵;李海钦

  5.锦坤陶业外燃天然气返青技术研发成功[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五:《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

  

  TheTranslationofChinesePorcelainClassicsintheWesternWorld

  作者:卢军羽

  作者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外语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出版物刊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页码:5-11页

  年卷期: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陶瓷典籍

  译介

  评述

  摘要:在发端于明末清初延至20世纪中叶的中国典籍外译热潮中,主要陶瓷典籍如《陶说》、《景德镇陶录》、《匋雅》等被译成法文、英文,在西方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是,陶瓷典籍现有译本的数量和质量与陶瓷(典籍)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极不相称,远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推荐访问:《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 景德镇 译本 三种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