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健康促进制度13篇

时间:2023-08-07 09:15:07  阅读:

健康促进制度第1篇一、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新学生入学后,及时建立学生的健康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做到有病及时治疗。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促进制度13篇,供大家参考。

健康促进制度13篇

健康促进制度 第1篇

一、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

新学生入学后,及时建立学生的健康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做到有病及时治疗。

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做好师生保健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体检。

做好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的调查研究和资料统计积累工作。

重视做好教学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做好防近、防病的宣传工作。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切实的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发病率。

实行卫生检查评比,督促师生做好经常性的卫生工作。

二、教学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要求教师做到:

向学生和家长经常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准确的看书、写字的姿势,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

板书要字体端正清楚,大小适中。

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上课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下课后动员学生走出教室。

不占用学生的自学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

经常督促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握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

(2)按时做眼保健操,做到认真做、穴位准。

(3)课间十分钟不看书报,不写字,自觉走出教室,休息或远眺。

(4)用眼时间不能过长,一般用眼45分钟要休息一次。

(5)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在卧床、乘车、走路时看书看报。

(6)早睡早起,注意休息,每天保证八小时睡眠时间。

(7)发现近视,要积极矫治。

三、眼保健操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眼保健操,提高学生做眼保健操质量,通过做眼保健操,促进眼部周围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疲劳,提高学习质量,并达到预防近视。特制定本要求,请全体师生遵照执行:

1、上午第三节课和下午第二节上课的教师一律不准拖堂,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第三节课的教师负责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

4、各班学生必须做到全班参与,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把准穴位,按节拍做。每个年级要抽出学生值日检查,由体育教师、值班领导监督指导。

3、各班学生做眼保健操要认真积极,动作要整齐规范符合标准,质量较差班级,每次扣该班量化评分2分,由值日人负责评比。

4、值日人对每天的眼保健操要认真检查督促,做好记录,值日人及时通报眼保健操情况。

5、各班班主任要认真抓好本班的眼保健操,做到多检查、多督促,切实提高眼保健操质量,实行班主任制,纳入岗位考核。

四、传染病防疫制度

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要及时逐级报告,并做好疫情报告登记。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学校领导、区中心校、市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市卫生局、市教育局。

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应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其他班隔周用TD消毒。

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五、学生体检制度

新生入学后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经过体检复查患有疾病者,经医疗单位诊断,通知班主任,由班主任告知家长。

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学校配合卫生部门给学生注射疫苗。

健康促进制度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我市的“科研兴教”办特色学校为契机,严格按照市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的通知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方案

(一)选定课题,做好课题研究申报工作。

根据《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校拟定了“小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的教研课题,立足以人为本,让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并做好本课题的申报工作。

(二)设立课题研究领导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特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话题研究领导组,抓紧抓实师资队伍培训。

组长:汤爱民(校长)

成员:

教师培训内容包括:

(1)、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

(2)、常见小学心理问题及对策;

(3)、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4)、如何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遵循的活动原则等。

2、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从教育思想、奋斗目标、心育教学特色实施步骤等四方面进行设计,切实加强和提高教师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3、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4、积极组织教师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和看教学录相。安排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

5、定期进行话题研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研活动,推选优秀教师上观摩课,认真开展咨询活动课,注意收集整理有关心理健康资料,认真撰写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得体会、个案分析、教育故事、总结论文等,并进行交流推广。努力总结经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业务能力。

(三)初步开设“心育”课,执行教学课程计划

有课题研究组研究探讨心理健康课的模式,先分年级做课,然后在班级中逐步开展心理活动课,即“综合实践活动课”,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强化行为指导和行为训练,进行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而更加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设立心理健康团训室和“快乐驿站”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辅导。

心理咨询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学校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团训室”、“阳光信箱”以及电话专线和“心育知识专栏”、校广播对学生和家长开放,以班主任、辅导员为龙头,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和典型案例,做好跟踪记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烦恼、困惑、焦虑。

(五)建立家校之桥,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家庭心理教育,从“心育”的角度来说家庭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环境易使孩子活泼开朗,形成良好的品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与家庭紧密配合,同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课。而在现实中,有些家庭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关心。学校要继续印发有关这方面的宣传材料,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家长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要求家长积极配合,端正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尺度,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开设家校联系电话,设立特殊生家、校联系卡,定期召开家长会,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与家长交流座谈,共商教育方法,要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观摩,要争取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健康促进制度 第3篇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跑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开齐3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学生进行30分钟课间操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钉钉群和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要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

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中学部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健全责任机制

要统筹安排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督促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八、强化检查评估

学校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检查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体育教研组的重要依据。学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xxx。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健康促进制度 第4篇

1、上课铃响后,应迅速备好上课用品,静候上课。迟到者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教室。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调动座位或离开上课地点。

2、上下课应全体起立,向老师致敬、问好,待老师回礼后方可就座或解散。

3、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不准看与上课无关的书刊,不做小动作。

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室内操,动作准确到位。

5、课后值日生应及时擦黑板。

6、课间注意文明休息,不得在教室内戏耍、打闹或在走廊上奔跑、追逐、喧哗。

7、不准在教学区内进行体育活动,严禁打扑克或做不正当的游戏。

健康促进制度 第5篇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跑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开齐3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学生进行30分钟课间操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钉钉群和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要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

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中学部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健全责任机制

要统筹安排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督促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八、强化检查评估

学校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检查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体育教研组的重要依据。学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xxxx。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健康促进制度 第6篇

一、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

1、新生入学后,及时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有病及时治疗。

2、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做好师生保健工作。

3、做好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的调查研究和资料统计积累工作。

4、重视做好教学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做好防近、防病的宣传工作,每学期举办2~3次卫生讲座。定期地进行一些常见病、传染病和一般的卫生小常识的介绍,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切实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发病率。

6、上好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7、实行卫生检查评比,督促师生做好经常性的卫生清扫工作。

二、重视教学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1、向学生和家长经常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2、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

3、板书要字体端正清楚,大小适中。

4、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5、上课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下课后动员学生走出教室。

6、不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

7、经常督促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看书、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握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

(2)按时做眼保健操,做到认真做、穴位准。

(3)课间十分钟不看书报,不写字,自觉走出教室,休息或远眺。

(4)用眼时间不能过长,一般用眼40分钟要休息一次。

(5)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在卧床、乘车、走路时看书看报。

(6)早睡早起,注意休息,每天保证八小时睡眠时间,严禁晚上用手电、蜡烛、油灯等照着偷偷看书。

(7)不看过小过密或字迹不清的书报,作业时字不要写得过小过密。

(8)发现近视,要积极矫治。

三、加强个人卫生

1、全体师生必须做到人人讲卫生,人人搞卫生,人人管卫生,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新风尚。

2、个人卫生要做到定时作息,饭前便后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

3、不喝生水,不吃不洁或**变质的食物,不吸烟,不用公共茶杯,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4、认真做好广播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或平均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5、对病愈学生,体育教师要安排他们进行适当的医疗保健活动,促使他们早日康复。

四、加强体育锻炼

1、贯彻《条例》规定。全校学生每天都要做课间操(包括上午、下午的眼保健操),每周都要按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和每天下午的延时服务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含体育课);
全校适龄学生要定期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保证及格率在95%以上;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和乒乓球、篮球、跳绳、拔河等体育项目比赛。

2、实行体育锻炼考勤。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都不准缺席、迟到、早退,因故不能参加的学生要事先办好请假手续;
无故缺席者,按旷课论处,中途离场者,按早退论处。

3、认真执行“两操”、“两课”常规。打预备铃时,体育委员负责正对、清点人数并做好书面记录;
打上课铃后,体育委员向体育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下课时,全班学生**正对,清点人数,由体育老师小结,宣布下课或活动结束。

4、严格执行体育锻炼纪律。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时,穿戴要适宜、行动要迅速、锻炼要认真,纪律要严明。不准戴手套、围巾和穿大衣、拖鞋、皮鞋、高跟鞋等有碍锻炼的衣着参加锻炼,不准携带小刀、玩具等有影响安全的物品参加锻炼,不准赤膊锻炼,

不准打闹,不准做与课内要求无关的其他活动,不准做无人保护的危险动作,违背上述要求,不听劝告者,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及时对其进行严肃处理,谨防一切意外事故发生。

5、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需借用体育器材时,要严格履行借还手续,使用时要倍加爱护,遗失或人为损坏的要照价赔偿。

6、把上好“两操”、“两课”,搞好体育“达标”、开展好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作为评选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星级少先队员”)的条件。凡符合规定要求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允许其参加评先、评优并给予表彰和奖励,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取消其评先、评优的参评资格并给予批评,令其限期改正,对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处分。

健康促进制度 第7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4、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娇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院检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五、辅导员明确职责和要求,严格遵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保密工作。

健康促进制度 第8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4、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娇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院检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五、辅导员明确职责和要求,严格遵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保密工作。

健康促进制度 第9篇

一、每天对幼儿、食堂人员进行晨检;

二、每天供应充足的幼儿饮用水,并对锅炉、水桶、水壶等进行定期消毒;

三、每周进行一次师幼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四、专人负责管理幼儿园环境卫生工作;

五、建立专用保健长廊,及时宣传有关健康教育内容;

六、成立传染病防止领导小组,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严密关注传染病发生;

七、健全幼儿接种卡和健康卡,及时记载各项内容。

健康促进制度 第10篇

一、宣传教育

1、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

2、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班队活动,升降旗仪式,校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

3、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

二、传染病防控

1、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2、学校要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配合卫生部门搞好流脑、乙脑、甲肝、痢疾(春季、夏秋季)预防疫苗注射工作。

3、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配合区卫生保健机构,每学年对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体格检查工作。

4、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检、午检制度,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流行病、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

5、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6、把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形象工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整治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7、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教师立即报告卫生室,保健员立即报告校长或分管书记,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健康促进制度 第11篇

一、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强全校师生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的自我调整、保健意识。

二、确保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要重视健康保健意识,切实注意、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健康愉悦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继续积极开展无烟活动,做到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工会活动室、食堂等校区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不向外来人员敬烟,外来来访人员敬烟不预接受,劝阻外来人员在校区内吸烟。

四、办公室坚持每天要有人打扫、整理,定期消毒,做到室内空气流畅、清新,物品放置整洁、有序,环境优美、舒适,师生心理稳定、积极、健康。

五、定期对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等进行检查。定期进行食堂卫生检查,确保无食物中毒的发生。学校的建筑和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学校卫生标准和学生健康发展的实际要求。

六、学校环境卫生有专人负责。有定期清扫检查制度,保证校园环境的清洁、整洁、健康、舒适、愉悦,给人美感、鼓舞。

七、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健康活动,定期开设家长学校,为学生、家庭、社区提供生理和心理健康保健信息。经常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学生须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好个人行为规范,引领社区和周边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建设。

八、各类遗弃物分类安放,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尽可能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产品。

九、继续坚持开设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每周课时,针对全校师生开设学生心理健康保健信箱,加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老师和老师间的沟通和互助。保证教学、辅助、生活教具工具的"支持和保障等。

十、继续保证学生上好体育课,坚决确保每天在校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鼓励教职工多参加体育活动,定期组织校运动会,促进全校师生的健康。

十一、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体检查,学生体质健康卡建卡率达100%。

十二、常规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计划免疫凭证率达100%。

十三、确保体育课伤害事故和其他教育教学事故为零。

健康促进制度 第12篇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跑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开齐3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学生进行30分钟课间操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钉钉群和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要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

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中学部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健全责任机制

要统筹安排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督促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八、强化检查评估

学校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检查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体育教研组的重要依据。学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xxxxxxxxxxxx。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健康促进制度 第13篇

湖北省积极完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设计,注重条件改善和督导检查,着力推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加强管理队伍学习培训,要求教育行政干部对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基本知识应知应会、基本规范能说能用、基本要求必学必做。把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全省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培训计划重要内容,引导其准确把握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时代定位和价值导向。做好分级培训,省级按年度、分专题直接培训到县级教育部门负责人,市州级培训到中心学校校长,县级培训到班主任,并组织开展考试考核。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研究形成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等系列培训模块,提高培训针对性。分类收集100个案例,开展案例式教学。梳理国家和本省颁布的150余个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文件,提炼形成7张管理链条表,确保清晰明了、便于操作。强化师资专业培训,近年来每年集中培训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等教师1000人次,对全省每年新招录的4000名乡村教师统一组织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培训,并要求各地在各类培训中同步进行安排。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管理。

完善工作责任体系,由编办、教育、人社、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队伍建设编制标准、设施条件规范等方面要求。加强基本制度建设,把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分为健康教育、食堂管理、疾病防控、体质监测、条件改善、应急处置等6个方面,其中,将食堂管理制度具体细化为食堂开办、人员管理、设施保障、采购查验、贮存维护、加工操作、食品留样等7个方面28项要求。制定《学校卫生工作检查量表》,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指标体系,指导各地把制度要求落细落实。

加强教体融合,提高工作实效。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印发健康校园专项行动方案,重点开展学生健康行为养成行动、师生健康素养提高行动、学校卫生制度落实行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全省中小学校开设《生命安全》《心理健康》课程,向中小学生免费发放教材。健全教体融合机制,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签订学校体育发展框架协议。在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创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方面,建立融合推进机制,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如荆州市成立教育体育局,整合教育体育资源,共同推进学校体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基础建设,夯实条件保障。

认真落实《国家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在全面改薄等项目中,优先加强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基础条件排查,就食堂、教室、操场等公共区域条件逐县排查,并列出整改清单,如浠水县结合学生近视防控,专门印发《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度测试整改方案》。制定建设规划,逐校列出学校卫生基础条件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要求达标升级,如兴山县制定《学校体育卫生条件三年建设方案》。改造硬件设施,重点围绕食堂、宿舍、厕所等薄弱环节加强改造,如鄂州市投入1200万元,开展“学校厕所革命”,全市农村学校基本消除旱厕。

加强督导检查,确保落地落实。

构建完善督查机制,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专项督导,实行县级自查、市州复查、省级抽查。要求县级教育部门每学期结合开学检查等节点,会同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学校进行全面检查,市州对县市区进行复查。建立暗访制度,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组织专班对全省17个市州进行暗访督查,暗访学校800余所,实现市州暗访督查全覆盖。建立通报督办制度,以市州为单位,播放暗访问题视频,直接约谈县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要求以县为单位,明确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确保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追究到位不放过。

推荐访问:制度 健康 健康促进制度13篇 健康促进制度(集合13篇) 健康促进相关制度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