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3-08-10 14:15:04  阅读:

篇一: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实践——写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胜利之际脱贫攻坚战的全?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增强了各族?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增强了各族?民作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豪感和使命感;极?增强了各族?民对伟?祖国、中华民族、中华?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认同。——题记这是?个必将载?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时刻。公元2021年2?25?,北京,?民?会堂。▲2?25?,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在北京?民?会堂隆重举?。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中央、国务院举?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伟?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程碑,是?类减贫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民创造的??彪炳史册的?间奇迹。

  ▲庆祝新中国成?70周年,?南族群众与国旗在?起合影。卢增令摄在这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度最?、惠及??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中,56个民族、14亿中国?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满怀对美好?活的向往,像?榴籽?样紧紧拥抱在?起,??相亲、守望相助,成功破解了困扰中华民族?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贡献。像5000多年?明史上?数次抵御外侮的共同抗争抑或是追求幸福的团结奋?,决胜全??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实践,再?次把各族?民的?空前凝聚在?起,各族?民再?次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个命运共同体,?荣俱荣、?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不断铸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推动中华民族?向包容性更强、凝聚?更?的命运共同体!?党中央的关?,总书记的牵挂,如春风?露,浸润着各族?民的??。?论是在?原?壁,还是雪域边陲,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家庭的成员,都是祖国母亲牵挂的??。?部中国史,就是?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争的历史。“民亦劳?,汔可?康”。战胜贫困、实现?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然?,由于?产??平低下,以及疾病、战乱、?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历史上的“盛世”,?们也从未远离贫困。新中国成?前,中国是世界上贫困??最多的国家。

  新中国成?后,尤其是改?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民,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7亿多农村贫困??逐渐摆脱了贫困。2012年,党的???召开,历史的接?棒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新?届党中央?中。此时,中国还剩下9899万农村贫困??。9899万,?个沉重如?、势如千钧的数字!根据党的???提出的全?建成?康社会的宏伟?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民开启了?类历史上规模最?的伟?减贫征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了!到2020年,实现现?标准下农村贫困??全部脱贫。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党中央向?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万?。这其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疑是最难啃的“硬?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能否与全国?道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标任务?社会各界关注,各民族群众关?。“全?实现?康,少数民族?个都不能少,?个都不能掉队。”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份关于福建省宁德市福?市磻溪镇?溪村扶贫?作的简报上批?强调。此后,在考察内蒙古、宁夏等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实现?康,?个民族都不能少。全?建成?康社会,?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个民族也不能少。为了实现这??标,习近平总书记亲?指挥、亲?部署、亲?督战,??次深?民族地区调研,了解情况,指导脱贫。

  ▲湖南省湘西?家族苗族?治州花垣县??洞村摆起长龙宴欢庆苗年(2019年1?17?摄,??机照?)。作为精准扶贫“?倡地”,??洞村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还成为?康?范村。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青?环抱,??路远,湖南省湘西?家族苗族?治州花垣县??洞村,是地处武陵?深处的?个苗族聚居村落。千百年来,??洞村村民为?存奔波,为温饱劳碌,却依然贫困,2013年全村?均纯收?仅为1668元。这?的贫困?活正如村民?编的?歌所唱,“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粑”。2013年11?3?,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洞村考察调研、访贫问苦。正是在这?,习近平总书记?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贫困的??洞村,?此掀开了巨变的篇章。仅仅?了3年时间,??洞村就成功摆脱了贫困,昔?的“穷旮旯”变?今天的“?窝窝”。党的???以来,从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到隔???天的四川?凉?,从天?南北到雪域?原,从茫茫林海到草原牧区,民族地区的村村寨寨、????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迹。每到?处,习近平总书记都要询饥饱、问冷暖、恤困苦,与各民族群众?起拉家常、话民?、议发展。?句棉被暖和不暖和的贴?话,?个盘腿坐炕头的?细节,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为中?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度重视,展现的是?位?国?党领袖对各族群众的深切关怀。这?点?滴都烙印在了各族群众的??,增强了?家对中华民族?家庭的归属感。??项项改?惠及民族地区,?批批?部、专家帮扶民族地区,?笔笔扶贫资?注?民族地区……在守望相助、攻坚克难的伟?实践中,各族同胞由衷感慨:中华民族?家庭,是?个充满爱和温暖的美丽家园。▲游客们在体验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村民蒋世学操作的溜索过江(2020年8?14?摄,??机照?)。新华社记者

  江?耀

  摄这是?组沉甸甸的数据:全国14个集中连?特困地区,有11个位于民族?省区或包含民族?治地?;832个贫困县中有420个位于民族?治地?。120个?治县中有8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都在民族地区。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成为主战场。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系列针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规划和差别化政策措施。《“?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动“?三五”规划》等先后编制实施……党的???以来,中央多个部门相继出台?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件。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专门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出部署。数据显?,2016年?2020年,中央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2415.2亿元?于?持民族?省区,占全国总量的45.5%;累计安排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少数民族发展?出?向)304亿元。2016年以来,民族?省区共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10万户,易地搬迁400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援等多种形式的帮扶。▲这是2019年9?3?拍摄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新镇建设全景(??机照?)。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粮?开发署称为世界上“最不适宜?类?存的地区之?”。199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倡导、推动了福建对?帮扶宁夏。从此,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与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海牵?、情如兄弟。20多年来,闽宁协作从单?的经济援助到教育、?化、医疗等多领域合作,推动曾经以?贫闻名于世的西海固发?了沧桑巨变,创造了东西部对?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闽宁模式”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脱贫攻坚的榜样;闽宁协作,成为全国?民团结??战胜贫困的典范。

  ▲在新疆柯坪县?尔其乡托玛艾?克村馕产业园?,??在检查?产流?线(2020年11?4?摄)。新华社发对??援新疆、西藏也是这场战役中浓墨重彩的?笔。北京路、深圳城、上海产业园……??在天?南北、雪域?原,常会看见以兄弟省市命名的道路、园区、学校和医院,这些名字见证了新疆、西藏与内地省市跨越千?万?的??情谊。艾依来提曾是新疆喀什市英吾斯坦乡托喀依艾?克村的贫困户,2018年,在村?部的帮助下,他进?喀什市深圳产业园的磁创电?科技公司?作。在家门?上班,?个?3000多元的?资,让艾依来提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喀什市深圳产业园正是深圳市对?援建喀什的重点项?之?。如今的深圳产业园,繁忙的流?线培养出?批批成熟的产业??,改变了?个个贫困家庭的?活状况。数据显?,2014年?2019年,19个援疆省市累计投?援疆资?(含新疆?产建设兵团)964亿元,实施援疆项?1万余个,引进援疆省市企业到位资?16840亿元,中央企业投资超过7000亿元。对?帮扶,全国?盘棋;脱贫攻坚,决胜在合?。“谢谢您,援藏医?。”这是西藏那曲市巴青县的10岁?孩阿吉(化名)的?亲贡扎发??底的感激。阿吉的腹部长有?个巨?肿瘤,以前,这种?术?般都要转到内地医院才能治疗。2020年4?,在北京援藏医?王伟的带领下,拉萨市?民医院成功为阿吉做了?术。?2015年医疗?才“组团式”援藏?作实施以来,北京的?才、技术及管理经验等源源不断输送到西藏,在雪域?原留下了??技术过硬的“永不?的医疗队”。?部?才援藏、经济援藏、科技援藏、医疗教育?才“组团式”援藏……27年来,援藏?作全?位开展,实现从“输?”到“输?”“造?”结合,逐步?向?我“造?”的转变。对??援新疆、西藏,中央部委、对??援省市及承担援助任务的央企,在新疆、西藏?袤的?地上,谱写出?动的“边塞曲”,为新疆、西藏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注?不竭动?。党中央关?、全国?民?援,民族地区多措并举、尽锐出战,各族群众勠?同?、攻坚克难。住房安全、饮?安全、基本医疗等?问题?个个破解,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作?项项落实。如今,随着数千万?摆脱绝对贫困,曾经贫困肆虐的民族地区焕发?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少数民族同胞真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家庭的温暖。三告别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困顿,?步步?向“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新?活,各族?民收获的不仅有共享改?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向更加美好?活的信?、作为中华??的?豪。

  ▲四川省凉?彝族?治州昭觉县?尔莫乡“悬崖村”——阿?列尔村??区的31户贫困户搬迁?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2020年5?13?摄,??机照?)。?下钢梯,?上楼梯,他们的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变。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2020年5?12??14?,曾经住在四川省凉?彝族?治州昭觉县阿?列尔村(“悬崖村”)的84户贫困户,陆续搬进位于县城附近的新家。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村民们?脚步丈量着岁?的变迁,也感知着?活的巨变。▲在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彝族群众马海?聪喜搬新居(2019年2?11?摄)。2019年2?11?,位于?凉?腹地的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批29户、168?告别居住多年的?坯房,搬?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家。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作为全国最?的彝族聚居区,凉?州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2020年11?17?,凉?州7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三区三州”是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是事关我国全?建成?康社会的“关键之地”。如今,这些深度贫困“堡垒”被??攻破,“三区三州”贫困县与其他贫困县?道实现了脱贫摘帽。忍饥挨饿、缺吃少穿、?活困顿这些?千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问题?去不复返了。“这个变化不得了。”青海海东市互助?族?治县五?镇班彦新村村民吕有贤感叹。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村民们整体搬迁到?下统?规划、统?建设的新村。新村?、电、天然?等?应俱全,还建起了?族盘绣的扶贫车间。2018年底,班彦新村农民?均纯收?达到9791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旧?的班彦换了新颜,??都活出了精?神!?路难、吃?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8年前,?肃省东乡县??乡布楞沟村还存在着很多困难。村民马占海回忆,受不了恶劣环境和落后?貌,许多?开始外迁。到2013年,原本800多?的布楞沟村,只剩56户300来?。8年后的今天,布楞沟村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房盖起来了,?引来了,路修通了,?也变绿了,孩?可以在家门?上学,??能在家门?就医了……如果说布楞沟村8年实现了改天换?,那么?活在中缅边境、云南独龙江畔的独龙族群众则是“?跃跨千年”。独龙族是新中国成?初期?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此前,独龙族世代被??深沟阻隔,过着狩猎捕鱼、?耕?种的原始?活。

  ▲拼版照?

  左图:解放前,独龙族群众出?需要爬天梯(资料照?);右图:2020年10?31?,独龙族青年李永明和奶奶出门去?上割猪草。新华社记者胡超摄2018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不到70年的时间,他们跨越了?类社会?千年的历史。2016年?2020年,民族?省区建档?卡贫困???均纯收?从4203元增长到10770元,增幅达156%。今天,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从雪域?原到天?南北,民族地区?貌?新?异,少数民族群众?活蒸蒸?上。曾经漂泊在帕?尔?原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告别了千年?原游牧,定居平原过上新?活。曾经世代居住在茅草屋、?耕?种的佤族群众,如今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曾经家徒四壁的?西京族群众,如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最快的少数民族之?。……志之难也,不在胜?,在?胜。由于注重把?民群众对美好?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动能,实?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在摆脱贫困的同时,??群众的?也热了。“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只要我们不等待、不观望,发扬‘让我来’的精神,?定能过上好??”,这是脱贫群众的?声。四把??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起,在中华民族?家庭???相亲、守望相助,这是脱贫攻坚给予我们的宝贵启?,也是中华民族?向包容性更强、凝聚?更?命运共同体的?量源泉。决战脱贫攻坚,离不开56个民族的团结奋进。新疆维吾尔?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尤良英,是新疆?产建设兵团第?师阿拉尔市13团11连职?。1991年,她从重庆来到新疆,?家?靠着勤劳和智慧在新疆过上了好??。2005年,尤良英与新疆??县维吾尔族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夫妇相识。得知这家??活困难,尤良英决定出?相助。

  这?帮,就是10多年。如今,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家?上了致富路,还成为当地致富带头?。“只要?在?起,多?的困难都能克服。”尤良英说。尤良英与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家的故事,是各民族??相牵?上脱贫致富路的?动诠释。各民族团结奋?、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之本、?命之依、?量之源。决战脱贫攻坚的路上,各民族??相亲、守望相助,?家?往?处想、劲往?处使,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共同繁荣发展的?动局?。“新中国民族团结第?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诞?地云南省普洱市,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曾经“?县九贫”,贫困发?率?度?达30.4%。普洱市孟连县富岩镇芒冒村芒告?组有11户佤族群众,芒告?组有28户拉祜族群众,两个?组共同居住在?座?梁上,中间?条?泥路将彼此分开。但平时?家互相?访串门,有事互相帮助,是彼此的“宾弄赛嗨”(没有?缘但像亲戚?样的朋友)。在脱贫的道路上,芒告?组、芒告?组你帮我、我帮你,携??向了?康。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普洱市丰富拓展孟连县“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机制内涵,将原来民间“?帮?、户帮户、民族帮民族”的“宾弄赛嗨”,升华为脱贫攻坚“县际互帮、东西互助、城乡互联、?群互系、村组互包”的新型“宾弄赛嗨”模式,携?并肩战贫困,?出了?条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新路?。普洱市“宾弄赛嗨”是我国各民族像?榴籽?样紧紧拥抱在?起共奔?康的缩影。兄弟齐?,其利断?。今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貌、民族关系?貌、中华民族整体?貌都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2020年8?12?拍摄的?肃省?南藏族?治州卓尼县阿?滩镇阿?滩村(??机照?)。新华社记者

  邢?利

  摄

  ▲这是2020年8?12?拍摄的?肃省?南藏族?治州卓尼县阿?滩镇阿?滩村(??机照?)。新华社记者

  邢?利

  摄▲这是2020年11?29?在西藏阿?地区普兰县拍摄的西藏阿?与藏中电?联??程输电铁塔。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在贵州湄潭县,实现脱贫梦想的农民群众,唱起?编?演的花灯戏表达??的感情:“?谢共产党,翻?把你想,以前我们做?马,现在??把家当;?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挨饿,现在温饱奔?康……”“每?谢”都是他们?活?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也都是农民发?内?的感恩之情。在云南腾冲市,过上好??的佤族群众创作了歌曲《三声?响》来讴歌新?活、祝福新时代:“?声?响春常在,风调?顺新时代;?声?响百花开,国泰民安新时代;三声?响都是爱,四海升平新时代。”这是佤族?民的新歌,也是56个民族?起奏响的时代乐章。幸福的歌?唱不尽,美好的希望在前?。

  脱贫攻坚战的全?胜利,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页,留下了?类反贫困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今天,站在“两个?百年”奋??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在脱贫攻坚伟??争中锻造形成的伟?精神,凝聚起来的磅礴?量,必将推动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新的更?的胜利!

篇二: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162号(文化宣传类357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

  【公布日期】2020.05.08?

  【文

  号】

  【施行日期】2020.05.0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162号(文化宣传类357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盟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弘扬的提案》收悉。我部会同教育部、国家民委、文物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案中所提的建议对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部分建议,我们正在积极开展。

  一、关于启动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工程

  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十三五”规划中,文化和旅游部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推进博物馆建设,拓展文物利用方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项目保护,增强非遗传承活力,振兴传统工艺等重要任务,支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设计了国家记忆工程、“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考古中国”研究与大遗址保护工程、文物保护展示重点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工程项目,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按照新时代文旅融合要求,继续推动“十三五”规划贯彻落实,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稳步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让文化遗产可见、可感、可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支持民族地区开展抢救性发掘和基础研究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一直以来积极开展对包括少数民族代表性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记录工作。自2013年起,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累计投入5.496亿元,支持对1363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手段,以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形式,记录和保存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其中不少为民族地区传承人。

  文化和旅游部还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力度。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支持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2019年,为每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2万元传习补助,涉及少数民族传承人862名。同时,在上海、重庆、宁夏、成都、河北举办5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分片区组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研修学习,并重点向民族地区传承人倾斜,进一步厘清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理念,加强了同行之间的交流互鉴,提高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实践能力。2019年11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3号),自2020年3月1日施行,进一步激励、促进和规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着力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推进非遗记录工程,梳理已有记录成果;继续完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机制,并加强对记录成果的传播利用,及时向社会发布,更好促进非遗的赓续传承和广泛传播;继续通过中央财政支持民族地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工作;继续举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为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多交流的学习机会。

  同时,教育部支持民族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专题研究,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是以项目为抓手,深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中加大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资助力度,促进民族高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科研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深入挖掘和阐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2019年,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设立“明清蒙古族历史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华优秀美德的传承发展研究”“彝族古歌整理与研究”等多个重大研究项目;在一般项目中设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研究”“贵州山区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华凤舟文化遗产的调查发掘与保护传承研究”“侗族地区乡土景观营建与文化基因保护传承研究”等200余个项目。支持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等多所民族高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正在有序推出。

  二是依托高校,加大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研究基地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省(区、市)建立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平台。配合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

  部、国家民委共同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指导、支持“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支持“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做好“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等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研究中心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认定工作。

  三、关于让反映民族友谊和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民族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展示

  文化和旅游部重视改善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利用基础设施条件。在国家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中,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中央财政补助60个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截至2019年,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880万元,有效推动了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多措并举加强民族文物保护传承:通过转移支付、对口援助等方式,对民族地区文物保护予以经费、政策上的倾斜;通过稳步实施援疆、援藏工程,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文物事业快速发展,实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四省区藏区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大力支持元上都遗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丝绸之路、天山廊道的路网等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国家文物局还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博物馆建设。“十二五”以来实施边疆地区博物馆建设工程,加强西藏、云南、广西、内蒙古等民族地区省级博物馆建设,新建或者改扩建一批地州级博物馆和重点县级博物馆,民族文物的藏品保存和陈列展示水平显著提高。国家文物局还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对民族地区文物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支持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业务、管理干部培训,为民族地区文物工作提供更好的科技和人力支持。

  与此同时,国家民委充分发挥委系统文博机构优势,深入开展各类民族文化展

  览,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例如,2019年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美丽中国·和谐家园:青海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展”,以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和实物、演出等多种形式,丰富生动地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海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繁荣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201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中国民族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展出了700多件实物,通过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配合,生动展示了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脉络,呈现了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涵与历史价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观了展览,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外,教育部支持反映民族和谐交融发展的史实进教材、进课堂,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制定相关文件和政策,推进反映民族和谐交融发展的史实进教材、进课堂。2019年印发《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包含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编制中华先贤和中华民族历史英雄人物进课程教材图谱等要求。2017年教育部组织统一编写的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3科教材开始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国全覆盖。其中反映民族友谊、和谐交融发展的史实在教材中有充分体现,有助于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和谐交融、团结奋进的历史故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推动各地中小学校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优秀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通过讲故事、文艺演出、校园广播、班团活动、网络知识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谋划“十四五”时期国家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国家文物局将在全面总结“十三五”工作、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借鉴民盟中央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文物的保护和展示力度,考虑将其融入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并以反映民族和谐交融发展为重点,凝练一批民族地区文物保护重点项目,重点扶持一批民族地区博物馆,探索创新博物馆展陈机制和手段,进一步发挥民族文物在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中华民族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国家民委将继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开展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深入开展各项工作,让反映民族友谊和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民族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展示。

  教育部将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在专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做好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弘扬工作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民族文化事业更好发展。

  四、关于用文艺精品讲好中华民族和谐交融、团结奋进的历史故事

  长期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民族题材的文化精品创作,产出了一批讲述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文艺精品。

  一是通过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中国艺术节以及参与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活动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等项目,关注和推出了一批优秀民族题材作品。比如,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白剧《数西调》、舞剧《东坡海南》、话剧《共同家园》,参加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湖南阳戏《侗山红》,入选2019年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项目名录的彩调剧《新刘三姐》、话剧《白鹭归来》等一批作品塑造了从古至今众多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文化交融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个民族融合、民族互助、共同奋进的感人故事。

  二是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针对西部12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确定一批重点剧目,组织专家协助修改、打磨、提高,民族题材创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三是选拔西部青年创作人才到国家艺术院团驻团实践,为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创作人才,为创作民族题材精品剧目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国家民委积极搭建平台,用文艺精品讲述各民族故事,推动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定期举办各类全国性文化活动。2017年至今,国家民委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多彩之韵”——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精品荟萃演出、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各民族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国家民委认真指导青海、贵州、浙江等地开展民族刺绣大赛、民族服饰展演等活动,既丰富了地方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又促进了地方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多年来,国家民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打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多彩中华”等文化活动品牌。2017年至2019年,“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走近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江西、重庆等多个省(区、市)开展活动,组织中央民族歌舞团举行慰问演出14场,观众累计超过10万人;结合各地需求,向地方学校、图书馆等机构赠送了总价值近300万元的图书、报刊。“民族文化进校园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推荐影片展映活动”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举办,活动期间开展了民族电影展映、非遗文化展、民族文化讲座和民族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开展上述活动,不但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展示了各民族优秀文化,更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是努力推动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工作。2017年起,国家民委开始举

  办民族题材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至今已办3期,共征集到剧本400余部,每期剧本征集活动的评选结果均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向社会发布。2019年,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剧本征集活动的基础上,国家民委举办了民族题材电影创投会,推动民族题材电影从剧本向荧幕迈进了一步。同时,国家民委积极协调广电总局、中央广电总台等单位,对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的发展给予支持,推荐了电视剧《都是一家人》等一批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的优秀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为各民族同胞相互学习、彼此欣赏提供了学习资料。

  四是推出微视频等互联网文化产品。国家民委积极与有关单位合作,不断拓展宣传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与窗口。例如2017年,与中央网信办合作,联合开展了“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微视频宣传活动,微视频发表一周时间,总访问量突破5亿人次;2018年,与中央网信办联合策划的《40年:来自56个民族的家国故事》系列微视频上线与观众见面,截至当年底点击量超过7亿人次。2019年,与爱奇艺、腾讯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与爱奇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在爱奇艺平台上开设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播放专区,为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进一步拓宽了播放渠道;与腾讯视频共同制作了《我和我的祖国》各民族儿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视频,该视频上线仅一个月,点击量达到2亿人次。2020年,国家民委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策划推出了“美好守望者”系列微视频,用先进事迹诠释民族团结进步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关注和扶持民族题材精品创作。国家民委也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丰富举措,加大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感谢民盟中央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0年5月8日

篇三: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

  

  23届高考政治备考: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时政

  一、政府为企业纾困

  1.加大减税退费力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

  2.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二、扩大有效需求

  1.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2.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3.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

  4.提前实施部分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5.加大全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弥补消费收缩缺口。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6.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7.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8.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原材料、用工、物流等难题,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扩大外需。

  三、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1.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

  2.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更加注重稳就业。

  3.对困难行业企业社保费实施缓缴,大幅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增加稳岗扩岗补助。

  4.落实担保贷款、租金减免等创业支持政策。

  5.开展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帮扶。

  6.在重点工程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

  四、做好科学的宏观调控

  1.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得到有力保障。

  2.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措施相结合。减税降费公平普惠、高效直达,涵养税源。

  3.推动财力下沉,建立并常态化实施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4.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保障民生领域财政支出。

  5.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6.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弹性增强、保持基本稳定。

  7.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着力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

  8.实施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

  9.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

  10.保持物价总体平稳。

  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坚持精准扶贫,强化政策倾斜支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

  2.深入实施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帮扶。

  3.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坚持并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机制,选派用好医疗、教育“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

  六、全面深化改革

  1.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3.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成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4.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坚持放管结合,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5.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依法坚决管控资本无序扩张。

  6.不断优化服务,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理,压减各类证明事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7.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给企业更多便利和空间。

  8.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9.推进国企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重组、提质增效。

  10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1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

  12.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七、创新驱动战略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有效应对外部打压遏制。

  3.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

  5.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6.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购置设备给予政策支持。

  7.创设支持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引导创业投资等发展。

  8.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把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9.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10.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11.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12.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13.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14.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其带动就业创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等作用。

  15.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

  1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八、扩大内需

  1.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2.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

  3.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

  4.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支持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城市社区便民商业,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帮扶旅游业发展。

  5.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社会投资成倍增加,6.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7.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推动形成更多新的增长极增长带。

  8.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2.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生产结构布局,提高单产和品质。

  4.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5.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6.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7.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8.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9.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10.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

  十、扩大对外开放

  1.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2.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

  3.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优化外汇服务。发展外贸新业态。

  4.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定进出口增长,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5.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各地创新方式加强外资促进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力度。

  6.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稳妥应对经贸摩擦,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7.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十一、保障和改善民生

  1.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2.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3.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5.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6.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8.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十二、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社会治理创新

  1.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社会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使经济社会活动更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3.坚持依法行政、大道为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

  4.政府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5.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6.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

  十三、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3.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4.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5.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6.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7.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也要坚持国际合作。

  8.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人才及团队培养支持力度。

  9.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十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持续开展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2.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3.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建设高效顺畅的物流体系。

  5.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十五、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2.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

  十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2.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3.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十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奋斗、共创辉煌的强大力量。

  十八、外交工作

  1.我们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3.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篇四: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调研报告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交往、交流、交融三者呈现出由初级到高级的依次递进关系,具体表现为交往的程度由浅入深、交往的范围由小到大、交往的频次由少到多。三个层面逐次推进提升,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民族交往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不同民族个人、组织、群体之间的相互来往和互动。这种交往的层次较低、波及面小、领域狭窄,交往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交换与合作为主,是民族之间初级阶段的生存性来往,属于浅层次物理空间起基础性作用的交往。

  民族交流是一种较高阶段、较深层次的民族交往。这种交往的频率较高、波及面广、领域广泛,交往内容比较丰富,在物质、服务的交换与合作基础上,逐步发展提升为包括精神文化、思想艺术的交流与相互传播等形式,进而逐步实现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全面交流,属于较高水平的文化空间层次。

  民族交融是指在交往交流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之间通过频繁接近、了解、学习、认同,民族特征不断趋同、民族边界日益模糊,逐渐形成一个更大的相互包容的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各民族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取得广泛的一致性和共识性,形成强烈的集体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属于更高位阶的心理空间层面。

  正确把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需要厘清民族交融不等于民族融合,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范畴。所谓民族融合,是指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相互接近和影响,在自然、缓慢、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随着民族特点和差别消失,融合成一个民族,到最后会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全世界建立后,各民族融合成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过程,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是进行时;后者强调的是结果,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是完成时。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联系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必由途径,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演化发展的进程。

  正确把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还需要辨明民族交融绝不是民族同化,二者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所谓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接受另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渐丧失自己的民族特征,最终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新时代中国的民族交融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历史的进程,其结果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差异性逐步缩小、共同性不断增多,这不是“汉化”,也不是“同化”,而是共同走向现代化。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目的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是历史的,而不是人为的。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是为了消除民族界限、取消民族差异、搞“民族同化”,而是各民族在自觉、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共享优点长处、相互取长补短。这是符合历史规律,契合现实需要,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1.促进民族和谐,加强民族团结“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走越深”。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各族群众在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城市和乡村双向流动,以城乡社区为平台,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逐步由空间嵌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嵌入,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把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努力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2.促进各民族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相对滞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成果进而迈向乡村振兴,还面临很多短板弱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做到“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不断深化对口支援、定点扶贫和区域合作,鼓励各民族联合创业、扶贫济困、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在广泛互鉴合作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家园坐落在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的这一片广阔的大陆上”。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生存空间内,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形成并延续下来一个密集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互动频繁而深入,联合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经过民族自觉而成为中华民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顺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大势,深化各族群众对业已形成的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强调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神圣职责。

  4.汇集中国力量,凝聚中国精神,展现中国价值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原王朝和中原地区产生的主流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脉,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各民族文化在保留自身多样性的同时,在统一的行政体制和经济体系下汇聚并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继承和弘扬各民族同心同向、“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展示和呈现各民族共生共享、“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进而融汇和唱响各民族万众一心、“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强音,将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凝聚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涵盖人类社会各层面的立体式族际互动过程,我国各民族正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在各领域进行交往,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1.经济层面一个民族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就必然要遵循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等原则,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往、谋求经济利益,这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源泉。在我国民族发展史上,由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不同,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既有主业、协作交流,又分工生产、互补共生的社会经济形态,著名的茶马互市、绢马互市便应运而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不仅极大地便利和推动了各民族的经济往来,也为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民族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

  2.政治层面在中华民族孕育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秦汉以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和与之相伴而生的“大一统”思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强大政治动因和自觉动力。在国家统一时期,历代统治者无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都视“天下之主”“各族共主”为己任,强调和推崇“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政治理念,吸纳和任用不同民族的精英人才;在国家分裂时期,各地、各民族政权都以“大一统”为追求目标并把自身视为中国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地区性或全国性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敌入侵、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自觉地认同属于中华民族。可以说,“大一统”思想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传统,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同心同向、爱国进步的大势和主流。

  3.文化层面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始终是我国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在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观念中,习惯以道德伦理体系的差异而非种族和语言的差异来确立群体认同的边界,这使得中华文化传统始终可以包容管辖区内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群体,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包容性

  和吸纳力。正是由于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区”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各“边缘区”也生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向心力,它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才产生了彼此交汇的力量。一方面,各民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展示、分享独有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各民族通过相互学习欣赏、彼此吸收借鉴,重塑自身文化,积累共性因素,加深情感共鸣,进而逐步形成共同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诉求,以互嵌式的文化格局构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思想基础。

  4.社会生活层面历史上,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持续的交往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宏观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微观层面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结构。空间距离的淡化消弭,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在居住、求学、就业、婚姻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交互接触,“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社会实践,加深了各民族彼此之间的认知和了解,实现了心理和感情上的相互接纳认同,进而凝结成为手足相亲、心灵相通、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多样性,必须根据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进步要求,客观审视不同方式的功用与价值,不断寻求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

  1.官方的方式与民间的方式前者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以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体动员行为。例如通过发动战争将“化外之地”的区域及其居民纳入版图并进行“教化”,其中就包括许多在体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民族群体;再如通过皇族和亲的方式进行民族通婚,并借此引入其他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后者是族群中的个体或团体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例如因经济需要而产生的民族间商品交换和互易,再如因宗教信仰需要而进行的跨族际传教、朝圣等行为。

  2.行政的方式与市场的方式前者是由政府主导的,以行政命令或政策引导等方式推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例如以颁布法令的形式引入和推行某一民族的制度、礼仪、文化、艺术等内容;再如以组织化手段将一个民族或群体从其固有居住地迁徙至其他民族聚居区;又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后者是以市场机制的自行调节为动能,由各类市场主体自发开展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例如,为拓展产品销路,到其他民族所在区域开展经营和推广活动;再如为寻求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高水平的职业发展,离开本民族聚居区求学、就业等。

  3.自在的方式与自觉的方式前者是历史、客观形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状态,其中许多交往行为是自然的、无意识的,事先并没有十分明确的交往目的和交往意图,具有一定的非组织性特征。例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各群体在彼此交往和竞争中,一些崛起并强盛起来、另一些则自愿或被迫融入其他群体,经历长期互动进而成了一个彼此熟悉、血缘交混、知根知底,分享各自历史和许多价值伦理共性的族群联合体,最终在清代被纳入统一的文明与行政共同体之中。后者是自主、能动形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状态,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特征。例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在近现代救亡图存的共同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产生了同属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4.实体的方式与思想的方式前者是付诸社会实践的有形、实在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例如各民族之间的双向流动、嵌入居住、政治生活、经贸协作、社会文化领域交流等,都属于现实中显性的直接交往交流交融行为,它决定了人们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后者是存在于社会意识中的无形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认识。例如通过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各级各类创建活动,在党政干部、青年学生、宗教教职人员等群体中持续巩固主流意识态的主导地位,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这些隐性的思想观念能够反作用于现实生活,并指导人们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

  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多样、路径不一,反映了社会生活各领域民族关系的现实状态。不同路径之间并非相互独立、排他的关系,而是能够相互叠加协同、共同作用于民族交汇融合的生动实践。

  1.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各族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通过鼓励各族群众在家乡和外乡双向就业创业,可以使各族群众在共同的生产实践中,共享技术技能和管理经验,树立市场竞争、创新创造、团结协作意识,提高收入水平、助力脱贫攻坚,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增进共识和凝聚力。近年来,党中央研究推进川藏铁路、格库铁路、银西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并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加以统筹谋划,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吸纳培养民族地区务工、技术人员,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在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彼此之间在语言文化、技术技能、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相互了解,结成紧密共同体。

  2.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各族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多措并举提高民族地区整体教育发展水平,推进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双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内地民族班办班质量,可以使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共同学习生活中交流融洽感情,从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扣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第一粒扣子”。

  3.商贸各民族之间基于市场要素配置的自由商贸活动,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间资源禀赋互补调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商贸交往与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各族群众通过各类商业平台,彼此理解和感悟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增进了解认知和互谅互让,极大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4.旅游旅游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绿色产业、扶贫产业,不仅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旅游业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使各族群众在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中共享现代文明、了解民族文化,有效破除了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狭隘浅陋的民族偏见,深化了“心连心”“一家亲”的价值共识。

  5.通婚当民族群体之间大多数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达到一致或高度和谐状态,存在着广泛的社会交往,它们之间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通婚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民族通婚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关系融洽带来的结果。同时,通过婚姻双方家庭和所属社群的相互往来,又能够提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民族关系进一步和谐。在我国漫长的社会发展和族群演变历史中,民族通婚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传统和现实观念并不对民族通婚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汉族本身就是一个血缘不断混杂、扩大和变化的代表,各少数民族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鲜血液并具有更为丰富的民族成分。

  6.移居各民族在历史上经历多次大迁徙、大互动的融合浪潮,从传统的“聚族而居”演化成为现今的“诸族错居”,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一体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充分弘扬,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基调。当代中国,各民族的跨区域流动频次更加活跃、规模更加宏大,其空间跨度和范围广度前所未有,社区居住环境的相互嵌入程度更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区和民族壁垒,而且促进了各族群众社会经济和文化心理的全方位融合。

  7.学术交流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项研究,本身就具有“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它在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思辨探求矛盾症结,最终因事为制、提出对策建议,为有关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与此同时,学术研究广泛接触各族群众,不同民族的学者之间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形成共识,这一过程也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8.理论构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当前,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还存在一些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实践中的不当做法,需要顺应新时代新特点加强学理层面的研究和阐释。

  要增强学术自信,善于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独特精神文化和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批判吸收而非照抄照搬国外成果,总结提炼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要构建创新理论,全面、客观、系统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素材,探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手段方式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形成具有前瞻性的新范式、新观点、新方法。

  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与微观操作、历史传统与时代需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多个维度的关系,需要在理论上梳理辨析、在实践中妥善处理。

  1.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手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向统领和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把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才能真正呈现中华文明的整体形象。

  从历史的维度观察,“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具体而言,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是由于“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根本上“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因此,只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始终保持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基础平台,才能持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物质、思想、社会和法治基础。

  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个体的国家认同与两种感知密切相关,一种是自己所属的群体如何被主流社会对待;另一种是自己作为个体如何被主流社会对待。在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社会中,民族意识会催生内外群体的划分及民族边界的凸显,其中,“内群体”就是个体认为自己从属的那个群体,“外群体”就是个体认为与自己关系不那么直接的群体。个体一旦过分热衷于自己的族群、形成强烈的“内群体”偏好,并在寻求社会认同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很容易引起“外群体”歧视,导致民族间的偏见、冲突和敌意,对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造成负面冲击,威胁社会均衡和稳定。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拥有不同民族群体的多民族国家,必须同时培育一种各民族群体的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超越现有民族认同之上的“超民族认同”或“泛国家认同”,才能更好地维持长期稳定状态。因此在理论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这样一种包涵各民族群体在内的具有统摄性的上位认同。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逐步塑造、养成并铸牢这种认同的方式方法和渠道路径。

  2.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体行为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体行为是客观实在的人类族际交往活动,这种从古至今绵延持续的生动实践,催生并决定了各民族成员关于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教育,是人们将经过提炼升华的理论化认识成果,进行广泛社会宣传和代际传播,使受众普遍接受的过程。各族群众通过思想教育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又能够反作用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按照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目标与方向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行为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多种因素制约,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体行为往往比较有限,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因此,只有将实体行为与思想教育紧密联系、相互结合,才能更好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3.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的关系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地理区域内,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积淀、生活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各自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独特文化。他们出于自身需要,以农、牧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为主要驱动因

  素,在和平时期开展传统的商贸互市往来、进行畜产品和农产品的交换;在冲突时期引发抢掠和战争,最终逐步完成了这两大经济板块的整合,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经济动力下得到持续巩固。在这一过程中,各族群众的血缘联系、生产劳动构成了一张复杂的人类关系网络,共同决定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蕴含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追求,它以中华传统文化主脉的深刻印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应用、“天下一家”政治理念的继承延续等为主要内容,又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改造和社会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4.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因素与宗教因素的关系从历史起源看,远古时代的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氏族和部落宗教,进而发展为民族的宗教。因此,每一种宗教都必然带有它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那个民族的特征,其经典、教义、教规、礼仪都明显地吸取该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等内容。同时,宗教的影响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次,积淀为一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因素,并支配着民族成员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一些宗教随着民族的互相融合而被传播或吸纳,出现同一民族分别信仰不同的宗教、不同民族共同信奉同一宗教或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等现象。也有一些民族,其相当一部分成员由于宗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很强“内群体”认同的民族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

  5.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域性与广域性的关系现有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证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元性、区域性不平衡的发展,是向中原汇聚和向四周辐射相结合的过程,兼具地域性和广域性特征。远古各部落集团的斗争与接近,产生了这些集团的融合与分化,使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凝聚为一体。例如,黄河中上游以炎黄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向陇西及甘青草原发展,形成了氏、羌各族,其中有些又从西北出发向西南迁徙,形成了藏缅语族属氏羌苗裔的各民族。同时,边疆许多民族也是在当地起源和形成,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紧密地与中原发生关系,进而被纳入统一国家中因

  俗而治。这种“五方”之民构成“四海”之内“天下”格局的政治理想和地理观念,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大一统演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依然具有地域性与广域性共同作用的特点,表现为既有各民族在不同民族地区的交往融合,又有某一民族成员在全国各区域间的广泛互动,这就决定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某一民族、某一区域的事项,而是范围和影响涉及全域、必须以国家大局观念统筹谋划实施的重要工作。

  6.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与实践的关系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对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起源到现实发展、从多民族交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从而展示代表性区域民族关系实践突出的示范价值,探索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路径,使相关学术研究服务于新时代国民教育和民族宗教工作。例如,对“三大民族走廊”即藏彝走廊、南岭走廊和河西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可以作为重点进行挖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各级教育和培训教材。其中,河西走廊及当地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初期发挥了文明桥梁的重大历史作用,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提供了文明生态史学意义上的基本条件,是民族团结的宝贵历史记忆。对类似河西走廊民族关系实践示范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系统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典型区域经验,可以成为国家边疆战略实施的文化保障。

  7.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外部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是条件,内部心理因素是根据,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二者共同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外部因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国家的历史,是民族关系演化发展的固有传统,奠定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调和底色;政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民族关系矛盾运动建构起明确的制度框架,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行为必须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规范依据;各民族之间的族群关系,反映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状态和问题挑战,是进行宏观引导和行为调适的现实基础;社会利益

  机制,反映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资源的获取和分配情况,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

  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民族成员的心理感知,其中,感知歧视,是某一民族个体被其他社会成员差异化对待时出现的社会认同现象,它极易导致族群认同的增加和国家认同的降低;群体地位,体现了民族在国家中所处的位置,依据社会支配论的观点,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全面或部分主导地位的民族(即支配族群)的国家认同,要高于处于相对劣势的民族(即从属族群)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与前者的“内群体”认同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而与后者的“内群体”认同之间则形成一定意义的冲突关系;国际地位,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程度,关于一国国际地位的正向积极感受,会间接地提升从属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反之则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制约作用。

  8.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就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而言,二者并不存在天然的相互排斥关系,只是在前者对后者形成认同压力时,二者之间才出现对立和冲突。也就是说,当国家认同对民族认同构成“认同威胁”时,民族认同就会对国家认同产生解构作用。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多群体社会中,要求人们放弃先前被高度珍视的社会分类难度极高,且易被视为对固有群体认同的威胁,可能催生防御性反应、导致群际冲突并危及居于上位的国家认同。因此,应当合理维持而非一味削弱各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的“次群体”认同,并努力促进其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国家认同之间,形成一种包容共生的嵌套关系。

  这就在理论上启示我们,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应当同时避免造成上位群体意识与“次群体”意识的紧张冲突关系。一方面,将努力构建超越民族边界的国家认同意识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核心使命。要纠正长期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片面注重外在表现形式、忽略本质内涵挖掘的现象;要改变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彰显“多元”有余,而对“一体”

  强调不足的状况;要解决对于中华文化的整体形象塑造不够、阐释不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将一些文化机构在展览、展示中普遍存在的“有地方而无中央、有断代史而无通史,有内地史而无边疆史、有汉族史而无少数民族史”的现状逐步扭转过来。另一方面,要妥善应对不同层次认同意识之间客观存在的张力,以尊重和包容的方式将各民族的“次群体”意识相互嵌入,并最终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

  9.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干部培训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持续转化,共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其一言一行对各族群众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要将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政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状,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常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教透理论、讲清政策,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而非一时、一隅的工作,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观念,吃透政策、把握尺度,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和深入持久的努力取得实效。人才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要以民族院校为重点,在有关高等学校开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专业和课程,紧紧围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编写统一的校本教材,加大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批政治信仰坚定、学术功底扎实、具备创新能力的各民族人才。

  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原则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尊重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民族交往过程中个体文化意识由浅入深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原则尺度,积极稳慎推进。

  1.平等团结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以及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基本准则,是平等原则在民族关系方面的扩展和延伸。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一种群际接触的过程,只有具备平等的接触地位、相同的接触目的,才能够消减彼此的误解和偏见,达到融洽、和谐的状态。民族团结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是民族之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下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团结和睦的亲密关系,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关系,既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又是其工作目标和预期效果。因此,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坚持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享有平等权利,禁止任何形式的压迫、歧视和民族分裂行为。

  2.互利互惠从历史传统上看,我国各民族以多样的经济形态,共同丰富和发展了祖国经济,并在广泛的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互补互济、互利互惠的相互依赖关系,成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民族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分工协作日益精细复杂,人员流动更加顺畅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坚持将主体平等、互惠合作、互利共赢作为各族群众开展经济活动的先决条件,同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减少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尊重包容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特别是尊重彼此的差异,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涵之一。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断增多的同时,民族特点、民族差异还将长期存在。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生活方式,不能以自身的好恶来对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努力将中华民族包容发展的特性植根于心灵深处,养成宽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气度。要始终坚持尊重民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营造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良好社会氛围。

  4.依法治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系统谋划实施。要发挥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实现治理主体、治理机构、治理制度三大要素的协同配合,完善党政机关、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治理结构,推动构建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持续激发各层面制度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活力,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交往的各类矛盾纠纷,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和习惯;防止将民族、宗教事务泛化,将各类涉及民族因素的事务都往民族、宗教问题上靠,碰到民族、宗教问题不依法处理和“花钱买平安”等错误做法。

  5.爱国进步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从根本上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耕、游牧等各民族多元文明,源源不断地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把握历史传统和时代特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明确“一体”是主线、“一体”统摄“多元”,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各族群众首先是中华民族、是中国公民,通过不断强化国家认同观念,使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显著高于个体民族利益,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强于个体民族意识,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服务于民族整体利益和国家最高利益。

  6.积极稳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封闭状态的打破,都会在客观上促进这一进程、逐步缩减民族差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总结和吸取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既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超越历史阶段,忽视民族差异,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也不能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无视民族共性,放弃教育引导。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实做细交流、培养、融洽各民族感情的工作。

  八、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既存在与全国其他地区相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又面临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还存在着藏传佛教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普遍矛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扎实做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立体推进是重要理念一是全地域推进。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全域范围内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全面覆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农村牧区、各类学校、宗教场所、社会组织,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营造浓郁强烈的社会氛围。二是全方位创建。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各族群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通过思想引领、经济发展、文化浸润、民生改善、生态文明、依法维权、青年教育等举措,全面系统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三是全要素提升。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推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变革,实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持续提升,将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全域打造成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课堂、大舞台、大家庭。

  2.思想教育是重要方式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由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原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大力开展思想层面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尤为重要。要加大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教育力度,采取不同形式、创新载体方式,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普通群众、以藏传佛教僧尼为代表的宗教教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大力宣传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惠民富民和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对口援助的深厚情谊,宣传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典型事迹;要充分挖掘、整理和宣传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证明中华民族是家园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体;要在民族团

  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发现、树立、表彰、宣传典型,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感染群众,引导各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共同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发展旅游业是重要路径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特别是川甘青、藏川滇青两个交界地区,过去曾经存在地理环境封闭、宗教氛围浓厚、境外渗透严重、涉稳事件频发等突出问题,各族群众与内地人员之间的双向往来较少。近年来在中央政策大力支持下,各地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情感融合。要继续深入推进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民航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打通路网断点,强化互通互联和一体发展的交通连接;按照协同、联动、串联理念,构建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充分发掘以长征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革命历史和民族团结教育;推动现有景区基础设施标准化提质升级,培育建设特色旅游集散中心城镇,加大中华文化视觉形象植入宣介力度,持续规范开展旅游业从业人员培养培训,不断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理念,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宣传教育等多种途径,将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传承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业发展,坚决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以旅游业带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向纵深发展。

  4.正确处理宗教关系是重要环节在藏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宗教的影响无处不在,人生价值、道德观念、习俗禁忌、婚丧嫁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响,人们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宗教支配。但藏传佛教受历史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具有政治性、民族性、保守性强,崇拜上师、特权意识浓厚等消极因素,对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

  入拓展。要通过持续加强思想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现代生活方式,逐步在群众中淡化和消除宗教的消极影响,牢固树立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筑牢抵御境外分裂势力利用宗教影响挑拨我民族关系的思想防线;要始终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重视发挥藏传佛教界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弘扬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挖掘健康向上的教义思想,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消极因素,依法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在“导”上下功夫,落实好各项利寺惠僧政策,让广大僧尼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倍加珍惜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5.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重要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虽然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还只是较低水平的脱贫,发展水平相较于东中部地区差距仍然较大,加之受境外敌对分裂势力的挑唆,这种差距容易被简单地归结为民族问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快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夯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要始终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巩固脱贫成果,以民族团结为宗旨着力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培育和壮大青藏高原优势特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持续优化转移支付、对口支援、区域合作等机制,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乡村振兴战略等规划,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要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让改革发展稳定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在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篇五: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

  

  雪域?原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4?30?,牧民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南部的当穹错湖畔跳锅庄舞

  侯捷摄/本刊◇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作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态?明建设全过程◇?活在雪域?原上的各族?民互通互融,团结友爱,?灵相依,汇聚成建设美丽西藏的坚强?量5?1?,《西藏?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正式实施。这是西藏?次在?治区层?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出台的地?性法规,填补了西藏?治区?法体系的?项空?。同时,这意味着在省级层?以地??法的形式提出模范区创建,西藏属全国?个。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是五?六个民族共同的奋??标。作为我国边疆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西藏长期?临着“维护祖国统?、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民的?命线。这次西藏?法保障民族团结,为新时期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绘就了蓝图,将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各族?民?团结的磅礴?量。构筑民族团结保障体系?昭寺门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唐蕃会盟碑、种痘碑及?字碑,见证着藏汉民族团结的悠久历史。今年3?,?昭寺管委会投资600万元,启动实施?碑“保护亭”?程。近?年,西藏各地陆续开展了见证民族团结的历史遗迹的保护发掘及开发?作。?型实景剧《?成公主》精彩上演,清政府驻藏??衙门旧址陈列馆开门迎客……这些不仅成为西藏旅游的新景点,还成为各族?民认识祖国历史、增强爱国热情的重要基地。民齐者强。纵观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都是安邦定国的?事,这关乎国家统?和各民族发展。作为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和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是?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有藏、汉、回、珞巴、门巴等45个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1%以上,做好民族团结?作尤为重要。党中央历来?度重视西藏民族团结?作。近年来,西藏?治区党委政府多措并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作的?式?法,出台了?系列维护和保障民族团结?作的政策措施,着?提?民族团结?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构筑民族团结?作创新和保障体系,全区民族团结?作在不断完善中稳步推进。截?2019年,西藏拉萨市、?喀则市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范市;受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模范集体140个、模范个?189?;?治区表彰民族团结模范集体1649个、模范个?2459?。此次实施的《西藏?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以8章48条的“法?法语”对全区的民族团结?作作出顶层设计。条例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实?党委统?领导、??依法监督、政府全?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协同参与的?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实施、模范引领、全?推进。?治区、地(市)、县(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作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态?明建设全过程,统?部署,统筹实施。条例还对保护和发展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体的历史?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作作出规定,明确把懂不懂民族?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部的重要内容。西藏?治区??常委会副秘书长周亦峰说,《西藏?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对西藏民族团结?作??次科学、全?的总结与规划,进?步完善了西藏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的保障体系,将有利于西藏早?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拉萨出发驱车沿318国道向西?驶约70公?,便来到了西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有村。

  从拉萨出发驱车沿318国道向西?驶约70公?,便来到了西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有村。这个“有房?”“有产业”“有健康”的幸福新村容纳了来?曲?县3乡10村的184户、712名贫困群众,舒适温馨的住居为?津津乐道,这?涌现出的民族团结故事更令?啧啧称赞。现年52岁的肖付喜进藏已有15年。2006年,他在拉萨市的建筑?地打?时,结识了藏族姑娘达嘎,两?朝?相处,最终成就了?段藏汉姻缘。如今,他们的??德庆措姆已经上?学?年级。2017年,他们?家三?从曲?县茶巴拉乡柏林村搬进了三有村,住上了160平??的藏式新居,还在村?经营着?家菜店,?活幸福美满。在三有村,像肖付喜家这样的民族团结家庭共有18户,其中仅2019年就增加了3户民族团结家庭。三有村党?部第?书记如吉介绍,随着外来务??员增加,村?的藏汉联姻家庭明显增多,各民族和睦相处,?活上相互照顾帮助,其乐融融。在西藏,不同民族的联姻古已有之。1000多年前,唐朝?成公主不远万?来到拉萨,与松赞?布结下美好姻缘。千百年来这段民族团结的佳话不断被后世传颂。如今,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进出藏交通?益便捷,西藏和内地的双向交流更趋频繁,不仅从内地到西藏务?旅游的?数快速增长,西藏到内地就业经商的?数也?幅增加。这既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也进?步铸牢了??相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12?,西藏职业技术学院42名应届毕业?乘飞机赴内地3家企业就业,这是学校?批毕业?“组团”赴内地就业。23岁的次仁拉吉作为河北唐?新好农牧有限公司的新员?,开始了在内地的新?活。她说:“公司的员?来?全国各地,和?家?起?作,学会了不少新东西,收获很?。”唐?新好农牧有限公司??资源部副经理许天舒说:“单位此前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的?批藏族学?,各??表现突出。我们决定继续从这?招?,今年前后招了20多名学?。”新冠肺炎疫情发?后,西藏与全国同胞?道投?到疫情阻击战中,上演着各民族守望相助的佳话。陕西援藏?部吕智勇五天五夜顶风冒雪万?奔袭,?驾经青藏线向阿?地区运送防疫物资。为了救治西藏唯?的新冠肺炎患者,由藏族、汉族、回族、?族等多民族组成的西藏?治区第三?民医院医护队,上演了“?座医院、?个病?”的医者仁?故事。春节期间,有62名西藏学?的家长到武汉看望在那?就读的孩?,因为疫情滞留在学校周边酒店。武汉市教育局协调为他们安排免费?宿,学?家长也成?临时党?部,帮助搬运蔬菜等物资。临时党?部书记巴桑次仁说:“这次疫情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家亲的温暖?量。”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疫情发?后,西藏组织专列向湖北赠送了牦??、矿泉?、藏?猪等?原特?产品,并派出3名疾控?员驰援湖北。华中科技?学西藏校友群的153名藏族学?,?发筹集善款2.6万多元,捐给了前线医院。“??有难???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况武汉是我们的第?故乡,我们应该做些?所能及的事。”募捐发起?、华中科技?学校友洛桑平措说。 汇聚建设美丽西藏?量正如藏族谚语“百根柳条扎扫帚、五个指头握拳头”所?,团结就是?量,团结?能胜利。在西藏这样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是稳定发展的基?。长期以来,?活在雪域?原上的各族?民互通互融,团结友爱,?灵相依,汇聚成了建设美丽西藏的坚强?量,共享发展成果。对此,全国??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热地深有感触。2019年,新中国成?70周年之际,热地是28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唯?的“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2001年3?5?,九届全国??四次会议上,中央领导?提出西藏各族?民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西藏精神”。时任西藏代表团团长热地,?即建议把“特别能团结”丰富到“?西藏精神”中去。他说:“各族?民亲如?家,是西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根本保证。”正是因为这种团结,西藏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党的???以来,西藏坚决贯彻执?中央各项民族政策,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未发??起群体性民族?盾和纠纷。西藏各族??像爱护??的眼睛?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的?命?样珍视民族团结,为西藏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数据显?,2019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000万?次。来??肃省临夏回族?治州的马?洒,2014年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开了?家百货电器商铺。经商6年,马?洒的来??肃省临夏回族?治州的马?洒,2014年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开了?家百货电器商铺。经商6年,马?洒的?意不但红?,且从未与邻?发?过任何?盾,连?次??也没有过。他告诉记者:“店?摆不下的货堆在门?,从没丢过,我们与周围藏族商家百姓相处也很融洽,常常互相帮助。”正是因为这种团结,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西藏各族?民与全国?民?道,同?同德、和衷共济,使得西藏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西藏?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全区?产总值超过1600亿元,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拉萨??喀则铁路、拉萨?林芝?等级公路先后通车,川藏铁路拉林段、拉萨??喀则、拉萨?那曲?等级公路等?程正加紧施?,雪域?原的路?建设?臻完善,藏汉等各族群众共同?持经济建设的动?故事屡见不鲜。位于拉萨市曲?县聂当?业园的西藏众源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是?家?产、销售新型环保墙体材料的民营企业。公司101名员?中有藏族员?65?,其中当地农牧民22?。近年来,在全体员?的努?下,公司发展迅猛,多次帮扶当地贫困群众。公司负责?卓嘎说:“我们公司员?来?五湖四海,?家不分民族,团结??,才有了公司的发展壮?,员?收?也有了保障。”正是因为这种团结,西藏各族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团结了,社会稳定了,经济发展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了。2019年,西藏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均预期寿命提?到70.6岁,学??均“三包”(包吃、包住、包学费)补助标准从3720元提?到4200元……民?改善带来的幸福就如?原上的阳光,温暖着?原?民。“?在江中流、?在坡上住、地在?腰挂、畜在岩上放”,这是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三岩”?区群众?活的真实写照。2018年起,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三岩”?区群众陆续离开“穷窝”,在拉萨、林芝等地开始了新?活。从贡觉县雄松乡搬到拉萨市曲?县才纳乡四季吉祥村的次仁多吉,如今住着140多平??的藏式房屋。他说:“做梦都没想到我能住上这么好的房?,现在外出打?、孩?上学、??看病都太?便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西藏?治区??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近70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只有不断巩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西藏经济社会才能向前发展,?民才能过上幸福?活,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篇六: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

  

  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调研报告

  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调研报告如下:

  一、抓组织建设,推动民族政策落地生根

  长期以来,金秀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普及民族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总钥匙,发展壮大民族产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抓经济建设,发挥民族产业品牌优势

  多年来,金秀县党委、政府坚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发展产业为支撑,克服山多地少劣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山内乡(镇)发展“茶叶+”和“中草药+”为主、山外乡(镇)发展“水果+”为主的多套餐产业扶贫模式。

  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乡村+民族+康养”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为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为发展乡村旅游注入

  了新活力。目前,该县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星级乡村旅游区5个,星级农家乐26家,民宿63家1263张床位,带动3900人以上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业实现增收脱贫致富。

  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先后挖掘、整理、编纂、出版《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志》《金秀四十年》《茶山瑶文化》《金秀大瑶山瑶族史》以及五个瑶族支系丛书;建成我国第一个瑶族博物馆,并按照“1+6”模式创建五个瑶族支系生态博物馆和自然生态博物馆,全面展示瑶族文化特色,促进瑶族文化发展;现已有《黄泥鼓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过山音》《瑶族织绣技艺》《跳甘王》等文化技艺被列入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县级保护的项目18项。该县的盘振松先生被评为国家级第四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蓝桂英等10名瑶族民间艺人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抓载体建设,丰富拓展“六进”活动内涵

  长期以来,金秀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不断创新方式,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该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并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宗局,安排专人负责创建活动和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

  范区示范单位评审命名活动,并积极向上级推荐申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辖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进步,呈现全县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截至目前,金秀被命名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模范个人2人,自治区示范单位2个,模范集体11个,模范个人9人,市级示范单位16个,模范集体1个,模范个人1人,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创建工作。

推荐访问: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 共同体 并举 工作总结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