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探索新时代体育强省的建设路径

时间:2022-07-19 14:40:03  阅读:

党的十九大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省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体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江苏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体育发展路径,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的新时代体育强省。

一、以县域实力优势为特色培植新的增长极

县域活力强是江苏体育的基础优势。继续扩大县域优势,不断扩大现有量的规模和效益,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一是坚持体育强县扩权。体育政策向县级倾斜,体育经费保障向县级投入,赋予县级体彩销售工作更多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参与联办优秀运动队。扩大县级在申办举办重大竞赛上的自主权,打造更多江苏品牌赛事。二是发挥县域经济优势。支持县级建设体育健康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体育综合服务体,建设群众身边的各类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鼓励县级从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链实际出发,发展现代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申请建设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支持县级合理发展体育休闲等特色产业。三是支持县级自主创新。支持县级探索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运营。鼓励县级创新体教融合运行机制,鼓励业余体校与普通中学合办,在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县级建设新型体育社会组织,吸引社会人士担任法人。

二、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提升体育发展能级

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推进体育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实现现代体育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一是更大力度地推动长三角体育协作联动。制定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建立长三角体育人才培训基地,打造长三角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举办区域性重大体育赛事。二是更高效率地利用长三角产业发展利好。着眼协同创新、数字智慧长三角目标,采取更加有效的供给侧改革和体育消费刺激政策,鼓励江苏体育企业引进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智慧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在体育领域内涌现更多的“江苏智造”、“江苏创造”。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要素资源集聚优势,通过分层分类的产业政策,培育“独角兽”企业。三是更高水平地推进长三角公共体育服务。利用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环保等后天优势,推动长三角全民健身大联动等制度化发展,促进体育与休闲、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

三、以经济结构转型优势带动行业融合发展

2018年以来,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步伐越迈越快,这将为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互促,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契机。一是促进体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引导江苏体育制造企业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更多体育制造企业参与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基地聚集作用,健全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功能体系。二是加快推进体育产业要素融合集聚。更加主动地向经济社会领域深度植入和渗透,促进产品、品牌、创意、市场、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在体育领域里的集聚、融合、互动与创新,形成以体育为核心內容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三是加快推动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培育休闲健身、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互联网+体育”领域。

四、以科教强省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挥江苏科教强省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人才驱动上下功夫。一是大力推进体育领域内的科技研发。发挥多学科科研攻关的优势,形成训练效果提升与训练设备研发的双翼效应。加快推进智慧体育发展,建设全省体育大数据中心和智慧体育云平台。把科技元素融入体育用品生产。二是集聚科教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与高校共建的公共体育研究院、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体育消费研究中心的作用,加大对体育相关领域的创新性研究。以江苏众多的高校和文化园区为载体,建立体育工作室和“众创空间”,打造吸引和集聚体育创意人才的平台或园区。三是建设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制定江苏体育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强化江苏体育对人才的吸引力,使江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体育人才的向往地。

五、以开放共赢基础优势推动竞技体育持续发力

放眼国际国内大局优化江苏体育发展格局。一是继续集聚各类资源扩大开放办队。试点奥运全运新增项目协会办队,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参与度。进一步巩固省队市办优势,加速相关项目集群的优化重组。主动对接国家运动项目发展战略,办好与体育总局共建的中国网球学院和击剑等国家队或训练基地。以足球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市场度高的职业体育发展体制机制。二是不断深化竞赛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引入和扶持社会力量办赛,办好世界男篮锦标赛、田径室内锦标赛,并申办更多国际重大赛事。继续深化省运会、全民健身运动会赛制改革,增设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到2020年将初步建立省级体育赛事运营联盟,创建10项左右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力和推广价值的高水平体育赛事。三是充分整合后备人才培养各类资源。推进体教融合,探索政府、社会、市场多渠道培养后备人才模式。加强国家和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完善传统运动项目校、体育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建设100所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3000所足球特色学校。

六、以消除地域城乡差异为重点推进均衡充分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必须以消除区域和城乡差异作为重点,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一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高水平覆盖。进一步修订《江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2.0》,把缩小区域差距作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对苏中苏北的政策扶持,在体育产业企业引导、体育场馆运营改革、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当向苏中苏北倾斜。二是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高效益延伸。在进一步丰富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乡村振兴计划的实际,推动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体育社团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三是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高质量生产。着力打造集体质监测、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质测定服务。加快推进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实现省市县全覆盖,让体育公共服务更充分更高质。

(作者系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推荐访问:新时代 着力 路径 强省 探索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