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手机报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时间:2022-07-18 08:35:03  阅读:

作者简介:游敏惠(1961),女,四川彭州人,教授,博士,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比较教育研究;王小运(1983),男,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手机报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手机报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便捷的沟通赢得广大青年的欢迎,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正日益受到冲击,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重庆邮电大学主动顺应形势,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应对,抢占“新兴媒体阵地”,创办“重邮e站”手机报,以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重邮e站”手机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4-0065-04

作为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手机报可随时、随地传播信息,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受众与信息同步和互动参与,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1]。重庆邮电大学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依托“重邮e站”手机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重邮e站”手机报成为传递重要信息、倡导主流价值、弘扬先进典范、服务学生成才、引领学生成功的重要载体,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丰富的情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和优良的作风,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全体学生,成就学生发展。

一、创办“重邮e站”手机报,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新要求

当前,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的重要工具,手机信息已成为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2]。面对学生群体的新变化、新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需要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重庆邮电大学利用信息技术学科优势,联合电信运营商在校内搭建MAS服务器,成立专门机构,完善人员配备,创办了“重邮e站”手机报,适应了媒体新环境的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重要举措。

(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以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理应积极探索新时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有效教育途径,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3]。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大学生养成独立个性、健全人格,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提升。“重邮e站”手机报的创建正是基于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现实需要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经济转型和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价值取向和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一元思维、教育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学生可塑性较强,他们追求自主、要求平等、注重现实、彰显个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他们学习、生活的习惯和方式,为大学生创设和谐、宽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平等、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重邮e站”手机报的建设融合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和多样的价值性,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尊重学生个性,探索育人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变革,也给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使得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手机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4]。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更是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也对大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重大挑战。

如何依托手机报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点探索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信息学科优势,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才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创建“重邮e站”手机报,凸显时效性、个性化、交互性优势

“重邮e站”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具有传统媒介和网络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突出传播时效性,体现方便快捷

“重邮e站”手机报充分发挥其快速迅捷的优势,抢抓重大新闻、突发新闻,凸显新媒体的“速度”特色,除在每周固定发送的时间外,还加强了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及时报道。另外,还在重大新闻之后建立“超链接”,发出新闻来源,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方便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针对重大新闻事件,有针对性地推出手机报特刊、专刊等,提高深度,增强可读性。

“重邮e站”手机报还具有高度的便携性,信息传播极其方便快捷。手机体积小、功能多,随身携带,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在信号覆盖区域内,即可接收手机报的全部内容。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短小精悍、更新较快的报道是他们非常喜爱和易于接受的方式,“重邮e站”手机报传播便捷,长度有限,正符合新闻报道简、短、快、精的特点,也更让学生能够很方便快捷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服务内容个性化,打造特色品牌

传统媒介和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面对的是不特定人群,信息发布不具有专门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大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去选择其关注和急需的信息[5]。“重邮e站”手机报所提供的内容简明、新鲜,探索了一条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发展需要的“精准化”之路,通过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塑造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为大学生信息摄取精度导航,梳理出清晰的阅读路径。

“重邮e站”手机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强调内容的服务性和有用性,打造大学生喜爱的栏目,构建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涵盖国内外新闻、学校重大事件、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等丰富内容的信息交流平台,开辟了如“心怀天下”、“菁菁校园”、“特别关注”、“服务看台”、“重邮学子”和“读点经典”等板块在内的经典栏目,并对栏目设置的科学性、栏目内容的可读性等进行了优化。同时为了加强典型教育,还发行了如“重庆邮电大学校长荣誉奖获得者优秀事迹展”、“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事迹展”、“法制教育专刊”等特刊,为学生打造一个更贴心、更实际、更精致的信息传播、资讯服务和思想引领平台,既避免了无关信息的干扰,大大节省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也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手机报的吸引力,提升了学生对手机报的关注度和好感度。

(三)增强信息交互性,实现平等对话

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传播的单向性很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进行单向的施教和“灌输”,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6],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有效地开展。为增强交互性,促进师生交流互动,“重邮e站”手机报通过建立健全运作机制,遴选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方式,组建了采编队伍,构建了较为合理的、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媒体工作队伍。同时定期实行读者满意度调查,旨在通过收集师生意见达到促进手机报科学发展的目的。在“重邮e站”手机报的传播体系中,传播、沟通的双向性增强,通过互动邮箱与学生交流,可以开展点对点的教育和服务,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针对集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予以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角色区别,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对话。

三、依托“重邮e站”手机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重邮e站”手机报的运行和推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自2010年9月开通两周年来,发送手机报100期,信息量接近200万条,季度读者满意度调查均超过85%。“重邮e站”手机报在加强服务指导、促进互动交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倡导主流价值,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邮e站”手机报将新闻、信息和资讯第一时间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除了编辑和发送环节,省去了传统媒介的印发过程,可以比网站更为迅速地实现新闻动态传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加突出。同时,“重邮e站”既可以通过一对多的信息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信息直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使信息传播更为精细化。另外,“重邮e站”实现了信息的图文并茂,手机报所发送的信息,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还包含了文字、图片等传播内容,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将具备更大的容量、涵盖更多的信息内容,还将包含声音、影像、动画等传播格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和生动性[7]。

(二)弘扬先进典范,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教育功能

“重邮e站”手机报通过编辑具有宣传教育内容的正面信息,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定期向学生发送党的创新理论、祖国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等,以激发大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此外,通过“重邮e站”这一平台剖析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消除了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激发学生青春正能量,使手机报的宣传教育系统化、完善化。

(三)立足学生发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重邮e站”手机报这一平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教育感言等予以公布,并供学生浏览,建立了关于教育内容交流、研究和探讨的专题栏目,如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具体的指导和服务,能体现师生更富成效的互动和最快捷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同时,“重邮e站”手机报也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更广阔、丰富的信息和内容,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通信手段在思想教育中运用的魅力。

(四)传递重要资讯,搭建了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对于“重邮e站”手机报这一新兴媒体,广大学生非常喜爱,并易于接受这种传播信息方式,学生的亲切感十足,成为他们了解信息的最新选择。“重邮e站”手机报通过将重大新闻、校园生活、教学动态、学生工作、服务资讯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得以知晓,加强服务和指导,促进交流和互动,便于广大学生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学校各项工作,关注自身发展需要,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增进了师生对话和交流,促进了师生情感的共鸣。

(五)传递青春正能量,成就了大学生的发展成才

“重邮e站”手机报为学生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手机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设置专门栏目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并收集反馈信息、统计相关数据,获得学生实时的思想动态信息。同时,利用手机报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个性,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意义,关注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除开发他们的智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情商、逆商和灵商,让他们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关爱他人,如何愉快地生活、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传递积极的讯息,激发青春正能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成人、专业成才、事业成功。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9101.

[2]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546.

[3] 刘云,周希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56160.

[4] 朱海松.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123124.

[5] 宋凯.手机报纸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3233.

[6] 崔薇.让手机报成为真正的第五媒体[J].新闻知识,2006(9):12.

[7] 陆云红.手机报的传播特点[J].当代传播,2005(2):1415.

推荐访问:探析 助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手机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