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视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探索

时间:2022-07-10 09:30:02  阅读:

●特约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瞿林东教授

●主持人简历:瞿林东,安徽肥东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中国史学通论》、六卷本《中国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中国历史文化散论》、《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以及《史学导论》(合著)、《范晔评传》(合著)等书,主编《历史·现实·人生系列》(七种)、《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系列》(七种)、《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分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年刊)、《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综论》。撰有《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历史学的理论成就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等论文、评论200余篇。

●主持人话语:史学批评是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关于史家、史著、史学思潮与流派、史学与社会的关系、史学发展趋势等各种史学现象的评论。在中国史学上,史学批评出现甚早,如孔子评论董狐,《左传》和孟子评论《春秋》即是。史学批评的形式很丰富,有篇中之评,有书序,有专篇、专文,有书信,有专书如刘知幾《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牛运震《读史纠谬》,而以“纠谬”、“纂误”、“考异”、“商榷”、“志疑”等名书实则多含批评意蕴者,则甚多。可见史学批评作为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固无疑义。至于史学批评的作用,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看。从内部看,它是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而尤其对史学的理论发展最为重要。司马迁对《春秋》的批评而阐明了继《春秋》之志,于是《史记》作焉;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的批评而“断代为史”,班固由此写出了第一部朝代史,成为古代“正史”的先河;刘知幾对前史的批评,建构了历史编纂的理论体系;章学诚对以往史学的理论性批评,把中国古代史学理论推向它的高峰,等等。可见史学批评是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从外部看,史学批评是联系、沟通史学与社会的纽带或桥梁。这也可从两方面考察:一是史学通过史学批评获得新的推动力而产生新的撰述;二是社会借助史学批评使更多的公众了解了史学的价值。当然,史学批评的这些作用不是截然分开的,各种作用相互之间都有直接间接的联系,不应作绝对的看待。关于中国史学批评的研究,从当代史学工作者自觉的程度判断,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究其深层原因,是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关注的是对客观历史作宏观或微观的研究,而对于自身所从事的学科本身即史学则少有关注。这是近百年来史学研究落后于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上述情况已有所改变,但时日尚短,积累不多,希望年年有所进展,汇涓涓细流以成江河。这里刊登的三篇论文,是从不同的侧面讨论有关中国史学上的史学批评问题。《略论古代史家史学批评的辩证方法》以唐宋元明史家之史学批评思想中的辩证因素为考察对象,揭示中国古代史家在史学批评方法上的积极成果。文中提出的五个“怎样看待”,都是史学批评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在史学史上曾出现过争论和辩难,也曾出现过一些片面的和绝对化的看法。但是中国史学批评史表明: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看法,大多是在争论和辩难中提出来的,从而促进了理论的发展。该文一方面梳理、阐述问题,一方面则对古代史家之朴素的辩证思想、宽阔的胸怀和气量十分钦敬,并从中受到教益。《明代学者论历史撰述中的“心术”与“公议”》,提出了史学批评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或术语。“心术”主要指史家自身在品质上的邪正,“公议”主要是指史家之记述与议论是否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检验与认可,这里存在主观判断与客观认同的关系。不论是作史之难,还是评史之难,这确是关键所在。清代章学诚是论“心术”的名家,该文把关于“心术”的讨论上推至元、明时期,对研究“心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乾嘉时期史学家论史书叙事之美》从史书叙事的视角,探讨了史学批评领域的思想成就和有关论点。所论“情事如绘”、“情景如生”,都是主体、客体相结合产生的叙事效果,文章落脚到“情贵于正”,这就同“心术”与“公议”有联系了。至于说重视“炼字炼句之工”,这就涉及史家的基本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程度。总之,这三篇论文,不仅有学理上的参考之用,也对当前的史学批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推荐访问:史学 中国古代 本期 视点 批评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