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隐喻(三)

时间:2022-07-04 10:55:02  阅读:

胡 子

1

保罗·奥斯特在《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说,每样事物仅仅以功能论,以它值多少钱来评判,而不作为有它自身特性的、本质的物件。在某种意义上,我想这一定令他觉得这个世界索然无味。统一,乏味,没有深度。如果你仅仅从金钱的角度看这个世界,那么你最终根本没有看到这个世界。

说的就是胡子。

胡子看上去似乎毫无用处,毫无价值,统一,乏味,没有深度。它不保护下巴,不遮挡嘴唇,也不怎么美化脸蛋,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显示性别。不过在古代,在一度以胡子为尊显的某些国家举行仪式或者重大活动时,国王会在下巴上戴上用头发做的长长的、齐梢的假胡子,而女王则戴用黄金做的假胡子。也就是说,在古代胡子连彰显性别的功能也很弱。在这一点上,它甚至不如眉毛。在性爱活动中,胡子还是一种不必要的阻碍。在接吻这类程度较轻的性活动中,胡子是啰嗦的第三者。胡子以浑身散发着食物和唾沫气味的不修边幅的形象,贬低着毛发家族令人崇敬的天职。实际上毛发家族的成员每一个岗位都令人尊敬:头发守卫着智慧;眉毛看护着光明;鼻毛控制着呼吸;阴毛保护着快感。只有胡子,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围在嘴巴周围,就像一撮残骸,不显著,不深爱,不姑息。

2

成年人的胡子约有二万五千根,依不同的部位可分为不同的种类:长在下巴上的叫山羊胡,两鬓连至下巴的叫落腮胡(又叫络腮胡、连鬓胡子),两颊上的叫髯,蜷曲的叫虬髯。面相学家认为,从胡子上可以看出人的性格:

黑色的胡须:表示此人勇敢,富有行动力。

稀疏的胡须:表示此人文职发达,具有理性。

褐色的胡须:表示此人聪明,才艺超群,且情感丰富。

粗硬的胡须:表示此人个性单纯,正直,且性急容易招怨。

没有光泽的胡须:表示此人性情不定,诸多反复。

有光泽且柔细富有弹性的胡须:表示此人性格高贵,多得人助。

浓密粗硬、长到喉咙的胡须:表示此人具有雄心大志。

不管胡子有多少种类,都是被我们的身体流放到皮肤表面的流亡者,少数派,缺乏功能性,无家可归,疏离,格格不入,以及具有随时被清理的命运。胡子的疏离感来自于它与同现实,与皮肤,和毛发同类,以及与自己的不协调。 “我与犹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我简直跟自己都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卡夫卡)胡子也许会这样说:我与头发有什么共同之处?我简直跟其他胡子都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胡子遥望头发,犹如游子遥望祖国。无论它被放逐到嘴唇上,还是下巴下,都一样是个独立者,局外人,与其他五官没有任何社交。同现实、同其他毛发家族、现皮肤保持适度的疏离从另一方面讲却是有益的,因为流亡和流浪就命运本身来说虽然负面,但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种陌生感,获取一种新的观看的视角,以便清除自我幻觉。

似乎说的是作家?

3

胡子是人体上一种装饰性的装备。当嘴巴忙于说话,耳朵于忙倾听,眼睛忙于观看,胃忙于消化,肺忙于呼吸时,胡子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在所从属的那张脸上显示出时间的刻度来。它积年累月地倒立于下巴之上,为的就是有机会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年龄和智慧程度。除此之外,胡子并不参与我们的生存。我们有时候会嫌我们的器官不够美,于是想尽办法去美化它们,我们用各种化学物品去化妆眉毛、头发、眼睑、嘴唇、耳垂,这当中也包括胡子。在这之外,我们还会去制作假发、假胡子、假睫毛、假指甲代替那些我们认为的先天的缺陷;不过我们不会去化妆我们的内脏,如果不是必须,我们也不会去造一只假眼睛、一只假胃、一只假肛门来装饰自己。

4

在拉丁语中,Bart(胡须)一词是现代英语中“Barbarous”(野蛮)、法语中“野蛮人”(Barbare)以及德语中“野蛮人”(Barbaren)的词根。在古罗马人眼中,留着长长胡须的人,就是当年拿着斧子在欧洲烧杀抢掠的野蛮人。但尼罗河畔的埃及法老却常用山羊胡来昭示自己的权威地位,那些脸上胡须不多的法老就用粘贴假胡须来确保权威形象,女法老也一样,她们会在脸上装饰假胡须。但在中世纪的欧洲,罗马教廷明确禁止普通僧侣留胡须,因为当时欧洲男子只有长出胡须才算成年,才能接触女人,久而久之,胡须便成了性启蒙与开放的象征,与教会所奉行的禁欲主义背道而驰。169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从西欧“游学”回国后,把胡子看成是俄罗斯保守观念的标志,为与西方现代文明“接轨”,下令征收“胡须税”并对拒绝剃掉传统的哥萨克大胡子的俄罗斯人进行高额征税,从而直接导致一部分坚持旧礼仪的宗教人士从国教中分离出去。无独有偶,“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在建立宗教与世俗分立的现代政府过程中,同样禁止公职人员和大学生蓄起象征宗教的络腮胡。

胡子在西方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修辞,成为加盖在性、政治、暴力、启蒙、艺术上的一个肉体标签。在中国古代,胡子也是人们脸谱的一部分,如中国古装戏中常用胡子来暗示角色的性格和身份:戴山羊胡的多为大脑发达的书生和奸臣,连鬓胡多为四肢发达骁勇善战的莽夫和武将。演员们用一根铁丝把胡子勾挂在自己的耳朵上方便摘卸,这表明胡子在舞台上是人体的外部,是服饰、道具、灯光和音响的同谋,而不是鼻子、眼睛与生俱来的同僚。胡子不论颜色如何都被做成植物根须的模样长长地垂挂在胸前,巧妙地把演员们的嘴巴藏在里面,因为不论演技多好,演员们粉红色的嘴唇和洁白的牙齿总会像镜子一样把舞台虚构的光芒反射回去。人们害怕真实生活如同害怕虚假一样,因为真实生活作为一场平淡的演出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而在这里,在虚构中,人们可以控制一切,善恶并不锋利,结局也是预设的,看到演员们把嘴唇藏在那把假胡子下他们觉得就像看到了停顿。

如今,阿道夫·希特勒的“仁丹胡”已成为残暴的一个象征物;达利的两撇蜷曲的尖胡子,也成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座疯狂的纪念碑。胡子就是这样参与了人们个性的塑造和文化的建设。当年,据说达利为了让他的胡子达到一种夸张的效果,曾亲自研制了它的配方,其中就包括掺入两样不可思议的配料:枣泥和鹅屎。

推荐访问:隐喻 人体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