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成果卖出了好价钱

时间:2022-03-30 10:02:20  阅读:

大学生发明专利不再“养在深闺人难识”。7月8日,在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创杯”奖颁奖大会上,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工研究所邵旭升博士和两位老师历时三年研发的新型硝基亚甲基类新烟碱杀虫剂,摘得“科创杯”一等奖,并被江苏一集团以2000万元买断,引起很大反响。

该新型杀虫剂对已产生抗性的稻飞虱、菜蚜、桃蚜等农田虫害杀灭率高。在江苏省农科院进行生物活性测试时,研究人员欣喜地发现,原来一亩地需要使用6克商品化农药“吡虫啉”杀灭害虫,而现在只需要2克新型杀虫剂,就能将这些“抗性虫害”消灭,对于稻飞虱、菜蚜的活性已超过了吡虫啉。

全国最大的吡虫啉生产企业——江苏克胜集团十分看好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含金量。尽管这种新型杀虫剂还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企业早期介入必定要承担较大风险。但是,该集团还是当机立断,花2000万元买断了该专利项目在国内的独家实施许可权。

按国际惯例,一个成功的农药品种,可以带来数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数十亿美元的间接经济效益,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短评:

一项专利,卖出2000万元,不能不令人关注。而这项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是位在校博士生,又不能不令人羡慕。

然而,倘若没有“科创杯”这个平台,这项专利,许会被束之高阁。毕竟,他们要把自己的专利推销出去,实在不比在试验室与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打交道容易。

看看上海2006年度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的“科创杯”获奖阵容,可以想象,我国还有多少高校学生的创造发明尚待开发与转移。不过,与民间发明专利相比,高校在校生已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他们专利成果的转移至少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国内众多企业的关压。而据统计,我国的民间发明和专利转化率仅为5%,大量的成果仍躺在专利证书上“睡大觉”。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一方面他们苦于没有足够的科研优势无法申请专利,另一方面,迫于下场竞争,又迫切需要新产品的诞生。令人尴尬的是,一方面企业苦苦寻找合适的专利无门,而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科研工作者、民间发明家们也为获权的专利不能及时转化而叫苦不迭。只有学和研,没有产,还叫产学研结合吗?

而经济走在我国前列的上海,始终不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充分挖掘沪上大学生的存量资源,为专利“搭台”,让企业和学生“唱戏”。

但愿这样的“戏曲”能如流行歌曲般风靡全国。

推荐访问:好价钱 卖出了 成果 专利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