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三篇3篇

时间:2023-12-30 15:15:03  阅读:

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3篇

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党员)围绕这次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对照六个方面,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感到自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深刻警醒、坚决整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篇1

  2023年,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各项事业发展良好。

  一、2023年工作总结

  1.抓党建强堡垒,基层组织提质蓄劲。深入贯彻落实“三化三争”主题活动和“四项提升”工程,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全县党建工作流动现场会、红色名村党建联盟流动现场会先后到我乡参观调研。一是夯实基层阵地。按照“六有”要求,完成全乡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覆盖,重点打造长富、XX2个党建示范点。新建大山桥村党建+互助养老中心,实现党建+互助养老行政村全覆盖。二是创新“五微”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对接服务群众,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实支部书记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业务能力测试,推动“以考促学”,提升支部书记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干部在状态、工作勇争先”作风大提升行动,出台工作方案,列出责任清单,明确完成时限,举办干部夜学课堂20余期,组织干部夜访500余人次。同时,加强执纪监督,开展第一种形态11件,立案7人,其中党内警告5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

  2.抓衔接强支撑,乡村振兴换挡提速。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提质增效。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级评估、全市第三季度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现场会先后到我乡检查调研。一是动态防止返贫致贫。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常态化关注农户家庭动态变化,强化预警处置,针对困难群体,提前介入解决,处置三线预警信息171条,完成全乡4386户1.8万余人全覆盖排查,新增帮扶监测对象7户23人。二是全域推进产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在巩固传统粮油产业的基础上,调优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有机茶叶、花卉苗木、大棚蔬菜、锦绣黄桃、楠木种植、鳗鱼养殖为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2023新增茶叶种植320余亩,中药材种植300余亩。三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发挥乡贤作用,传承扶危济困美德,筹集资金160余万元启动重建“望XX”计划;加快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黄竹岭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XX乡交通综合服务站提升改造、XX至山背双车道拓宽工程、26个整合涉农资金项目等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在全乡88个村小组安装智慧大喇叭,提升乡村治理信息化水平。

  3.抓安全强底线,社会运行平稳有序。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底线红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乡和谐稳定。一是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完成第三针新冠疫苗接种8118人,接种率位居全县前列。摸排管控返乡人员5642人,其中重点地区456人。在11月本县疫情爆发期间,严格落实防控政策,累计完成全员核酸检测12轮87848人次,确保了本乡不发生社会面疫情。二是健全综治工作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圆满完成重要时间节点信访维稳安保工作,受理调解89件次,调解成功85件。三是加强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乡级“六有”、村级“三有”要求,提升应急能力水平。积极开展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自建房12364栋,完成整改86栋,拆除危房21栋。组织开展防汛和地质灾害清理排查整治、烟花爆竹整治、消防、食品等安全检查活动。全力做好重点时期森林防火,强化应急值守、加密巡查频次,森林火灾实现“零发生”。

  4.抓服务强民生,群众福祉不断增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低保、分散特困供养、大病医疗救助、重点优抚对象补贴、计生奖励扶助等全面落实;持续有效推进殡葬改革,坚定不移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群众观念进一步转变。二是全力提升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目标管理,每月开展一次环境整治集中行动,全乡88个自然村“七整一管护”实现了全覆盖,农户实行“红蓝榜”张榜公示,用好“5G+”长效管护平台,让村庄清洁行动形成常态化。坚持“小厕所、大民生理念”,上门入户开展排查,一户一策制定整改方案。目前,已完成191户无厕所户和厕所建设不规范户的户厕改造。三是全力优化政务服务。积极开展“吉事即办•党政主要领导进政务大厅”活动,选配4名全科办事员,创新村级“代办员”服务,从细节入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XX乡底子薄、基础弱,经济体量小,发展质量不高,旅游产业效益不明显,村集体经济较薄弱,还面临以下困难:

  1.人才资源紧缺。群众中青壮年基本外出求学或务工就业,常住人口以老幼居多,农村普遍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没有相关的专业素养和战略眼光,这使乡村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约制。

  2.品牌效应不足。对XX“红、绿、古”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特别是对子珍故里红色名片宣传推介不多,导致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效应难以凸显。

  3.土地政策制约。受土地性质和环保政策限制,黄竹岭景区周边多为基本农田、公益林或生态保护红线,短期内不能开发利用,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要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XX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初步思路如下:

  1.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主责主业。全面实施“党建+”行动,以党建为统领,把党的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大力推行“党建+集体经济“党建+人才工作”“党建+社会治理”“党建+产业发展”等,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第一要务。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

  3.坚持把“子珍故里”作为最靓名片。用好“子珍故里”红色名片,深挖“红、绿、古”三色资源,与三湾、龙源口等乡镇组建红色联盟抱团发展,积极融入井冈山红色旅游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民宿、餐饮、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倍增。

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篇2

  2023年,我局在市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局“五大革新”框架图,聚焦综合执法、运行安全、精细管理、为民服务、锻造铁军五大板块,对标对表,坚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坚持动真碰硬、实干巧干,城市环境面貌实现了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了新升级。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综合执法改革稳步推进。分四批100%完成1676项执法事项划转实施,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赋权7个乡镇(街道)实施494项执法事项,“综合查一次”成为常态,从“单兵作战”转向“融合作战”,发挥资源整合的聚集叠加效应,改革指数和效能指数排名位居全市第二。首创“行政违法自我纠错与协同治理工作室”,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成功入选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制度成果50例。探索“党建+执法”模式,建立党员领办案件制度,发动基层党员成为日常违法线索的“吹哨人”,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水平。做优“区域协作配合机制”,以力洋片为试点,通过完善联动机制,不断强化中心乡镇与协作乡镇的协同配合,进一步筑牢执法监管链条。全市5个做法入编全省《2023年度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经验做法》,我县共2个入选,占全市总数五分之二,为全市第一。以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以民生为导向,加大刚性执法力度,截至9月底共普通程序案件共806件,简易程序案件5568件。

  (二)城市运行韧性全面提升。一是拧紧“安全阀”。

  完成2206户餐饮用户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实现餐饮行业单位动态安装全覆盖。开展管道燃气“镇镇通”、“瓶改管”等专项工作,完成0.8公里城镇燃气管线更新改造,完成20户商业用气户瓶改管,更换金属管15927根,超额完成年度指标。加大燃气行业处罚力度,持续开展燃气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142次,累计办理燃气类案件156起,同比增长3倍,罚款金额36万余元。创新构建全省首个“瓶安热力图”,精准破解燃气钢瓶实时定位难题。系统上线试运营以来,已完成33万余次气瓶充装,新开户用户数9000余户,并保持零事故率。二是关好“防汛闸”。按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要求,加快补齐城市排水体系短板。开展城区排水管网清淤检测,完成排水管网清淤检测150公里,修复排水管网缺陷320余处,完成城区20处积水点位,12处易淹易涝片区改造。台风登陆期,重点积水点开启24小时“人机值守”机制,做到人员和设备前置,大大提升内涝防御能力。三是织密“防护网”。强化桥梁安全管理,完成两座大桥伸缩缝维修,3座大桥“桥头跳”整治,完成62座城市桥梁常规检测。开展人行道惠民行动,完成8条人行道净化整治项目,2条人行道靓化改造;加强道路隐患治理,完成4条道路沥青修复项目,2.7万平方米路面修复,整治道路坑洞、井盖破损等零星隐患9400处。

  (三)市容环境治理成效凸显。聚焦文明城市创建,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市容环境全域提升十大专项行动,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建立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定期晾晒机制,提升工作实效。累计整治占道经营、占道乱堆放等各类占道违法行为2.9万余处;施划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430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超3万平方米;安装隔离石柱2700余根;人行道违停抄告3.2万起;拖离违规停放非机动车1889辆;捕捉流浪犬只807只;日均约出动机械保洁车辆58车次,128条主干道保洁机械化全覆盖;完成绿化补植3.8万平方米,修割绿篱200余万平方米,清理园林绿化垃圾350.2吨,市容环境治理成效凸显。

  (四)重点民生工作高标落实。一是纵深推进“无违建”创建。累计完成“三改”面积59.45万平方米,处置“一拆”面积92.98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市级目标。获2021年度“无违建县”和十佳清零示范典型,梅林街道老工业区改造项目荣获十佳拆改示范典型提名奖,温泉森林大道荣获省级精品特色道路和绿化美化精品道路。二是持续推进垃圾综合治理。顺利完成新一轮城区道路保洁及配套项目招投标工作;垃圾总量持续下降,全年累计处置生活垃圾25.2万吨,同比下降3.2%,连续四年负增长。源头机制逐步健全,创成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2个、示范片区1个。强化建筑垃圾处置,围绕“两点一线”,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全过程监管,共办理渣土类违法案121件,处罚金额120万余元,累计审批渣土约250万吨。三是持续推进各类示范创建。成功创建省级绿化美化示范路1条,市级街容示范街1条、示范路15条,“席地而坐”城市客厅3个。以微改造、精提升、见效快为落脚点,完成精特亮工程—西子国际时尚街区创建,成功打造管理执法精细的城市客厅新名片。办好民生实事,提前完成3个口袋公园和3个“甬小园”建设。

  (五)干部队伍形象系统重塑。坚持党建引领。全方位、多维度抓好理论学习,落实“周二夜学”学习机制,创新打造“城事讲堂”平台,实行“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情况每周督查通报制度,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微型党课比赛。狠抓作风建设。上半年,开展为期6个月的“四强四新”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专项行动,下半年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累计开展主题宣讲活动32次,开展主题讨论24次,做到班子成员100%覆盖,全体干部100%覆盖;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专项督查48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3个。科学合理调整中层队伍。合理调整队伍,优化干部队伍年龄、学历和经历结构,在中层干部调整中提任26名干部(其中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本次调整中占比88.5%)。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2023年涌现出了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先进中队(西店中队、跃龙中队)、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宁波市“最美城市美容师”、XX县担当作为好支书等先进个人。用心解决群众难题,办结省信访积案件2件并签订息访协议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件,政协委员提案11件,办理率满意率均为100%。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是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梳理赋权街镇事项清单,让赋权乡镇真正的实现“接得住、管得好”;进一步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打造具有XX辨识度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进一步做实做强综合指挥中心,统筹全县执法、监管计划,管理考核辖区内执法检查、执法协作等执法活动;进一步完善执法改革要素保障,逐步建成县、(乡镇)街道两级一体化的“四大中心”。

  二是攻坚文明城市创建。继续开展市容环境全域提升十大专项整治,抓牢“占道经营”和“人行道违停”整治两大关键目标,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市政设施维护、环境卫生保洁、园林绿化提升等重点任务,加大难管理、易反复的各类文明城市创建顽疾治理力度,多点发力,坚持严格管控和示范引领相结合,打造我县更加清爽洁净靓丽的城市公共环境和更具“烟火气”“人情味”的城市名片,确保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测。

  三是守住城市安全底线。提高站位,清醒认识复杂形势,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围绕“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目标,持续推进城市运行领域“遏重大”攻坚战等行动,进一步加大对路面塌陷、城市桥梁隧道、燃气、供水以等城市运行领域安全问题的排查纠治力度,牢牢看住点,盯住圈,守住面,实行销号管理,推进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严格执法,紧盯城镇燃气等易发事故领域不放,扎实开展执法行动,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动真碰硬,理直气壮加强监管。

  四是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推动全体党员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以“清廉机关”建设为抓手,试点培育2-3个党建特色品牌。进一步织密廉政建设责任网,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继续开展综合执法三年大轮训活动,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重点抓好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廉政警示教育等培训,打造“全科医生”复合型执法人才。

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篇3

  年初以来,县科技局认真对照县委县政府“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行动目标,锚定创新制胜,全力争先进位,持续做强做大创新主体平台, 努力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全域创新创造活力,加快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增强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和夺得省“科技创新鼎”而不断奋进。

  一、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梯次化培育创新主体,集群效应全面彰显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0.9亿元,同比增长7.8%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48.8亿元,同比增长61.3%,居全市第3位;全县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0.5亿元,同比增长16.9%,居全市第3位。

  二是科技型企业倍增提质。深入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巨人”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阶梯式”培育机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家,总量达到247家,完成率全市第1,增幅全市第2。成功申报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完成率全市第3。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通过284家,认定县科技型小微企业72家、科技型“小巨人”培育企业24家。

  三是创新载体增量扩面。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累计14家,新增省级企业4技术研发中心12家,累计42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家,累计124家。锦浪科技牵头的宁波市光伏及储能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和华翔电子牵头的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联合体项目通过市级认定。8个项目获得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

  (二)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积聚创新资源

  一是提升平台能级。依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浙理工象山针织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引进7个研发团队265名研发人员;获批6项国家、省市级项目和创新平台,补助资金1.08亿元;获省部级或国家行业学会等奖项1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各1个,纺织品CNAS检验检测中心动建;服务企业900多家次,横向合作93项,金额超2500万元;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成功合作,推进“东海海洋新材料试验场”项目规划和落地;县科创中心新引进科技项目20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成功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

  二是深化院企对接。依托科技大市场,做强专家与成果资源库,提升企业对接服务能力,开展“百日百场”技术对接活动5场,参与企业200多家,服务企业168家次,挖掘技术难题104项,科技成果105个,安排专家对接62项,解决难题21项。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象山赛区”活动和“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宁波象山区域赛”,参加企业89家,3家企业入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企业参与数和入围数均创历史新高。科技大市场连续五年评为“市级优秀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有效延伸,全年完成技术交易额13.5亿元。

  三是强化聚才引智。落实《关于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县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人才招引力度不断加强。全面施行科技中介人才引荐奖励、“科创飞地”建设补助、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补助等,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高端人才引进难题。目前,10家“科创飞地”、16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实践点共计吸引研发人员241人。南方中心引进技术带头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博士、博士后共计36人,累计形成212人(全职)创新创业团队;南方中心等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引进252人创新研发人员;完成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26项;获批省部级奖13项,省市级创新平台6个。

  (三)完善制度性科技服务,着力迸发创业活力

  一是强化资金融合。新设立“微创贷”,建成“科银保”数字化融资平台,全面实现高效便捷的线上融资平台。全年科技信贷余额1.01亿元,兑付一期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共计169.1万元,惠及企业60余家。天安智能、钰烯控股等2家企业成功入围2023年度宁波市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分别获得补助83.3万元。扩大天使投资基金规模,新增浮田生物、态晟通新材料等项目,合计投资10个项目共计3450万元。

  二是厚培成长沃土。完善科技助企长效服务机制,班子成员带队组织技术专家,实行县镇企三级联动开展为企服务,采取“清单化+个性化+闭环化”模式,走访企业500余家次,帮助解决企业需求320项。根据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指标,将全县1264家科技型企业划分为ABCD四档,分类打造个性化培育方案。联合市高企辅导中心进园入企开展“讲诊会”,通过以“讲”带“诊”和“网上云课堂”等形式,精细讲解高企政策,精准诊断申报问题。共开展“讲诊会”10场,参加企业300余家,兑现科技政策资金4221万元。

  三是提效强民共富。推行《农业“五新”科技模式助力共同富裕样板县建设》获卢山副省长批示。小黄鱼规模化人工繁养项目通过验收,实现百万级大规模人工繁养新突破。加快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共下派市县科技特派员36个团队116人,推广引进新品种36个,建立推广新技术67项、带动农户710多户,农民增收4500多万。举办象山县首届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活动周,积极参与“青年与海”系列活动。星创天地新入驻农业创业项目6个,创客7名,目前已入驻10家企业。组织线上专业性技术培训会议5次,接待各级领导参观调研指导10余次,基本形成了一个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创新创业平台。

  (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锤炼政治定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学习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三重一大”事项讨论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是夯实党建基础。县科技局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紧紧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擦亮“象创领航”党建品牌,共建“科技促共富•党建联盟”,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扎实开展集中学习34次和专题党课4次,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宁波(北仑)长山清风馆等,有机结合科技下乡、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配合做好人大评议、审计和县委巡察工作,全面对标找差,建立机制、严格考核。健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

  三是强化管党治党责任。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制定《县科技局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召开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确保各项纪律要求落到实处。积极对照“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创建要求,推进清廉科技建设,被评为清廉机关创建先进单位。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扎实做好意识形态专项检查整改工作。

  二、存在问题

  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较快但总量仍然较少,企业研发能力依然相对薄弱。科技项目动态管理水平需提高,不同程度存在“重立项、轻监督”现象,资金使用绩效不够明显;科技创新要素短板较明显,我县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缺乏较为普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较为突出。从我县的众创空间运行情况看,普遍存在“弱、小、散”,创客不多,科研成果转化较少;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少统一的科研成果展示、交流、评估、咨询、交易平台。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科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围绕创新型强县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服务效能,全力推进主体培育攻坚行动,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为做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好“海上两山”实践地、打造共同富裕样板县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做强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全面排摸、挖掘、盘活存量科技型企业潜力,建立企业数据库,加大我县农业和传统行业中的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修造船等高企培育产出。针对不同梯队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个性化培育,打造“初创企业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的象山模式。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攻坚倍增行动,2023年高企入库不少于80家,新认定高企不少于74家,累计突破300家;科技型“小巨人”培育企业2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0家,省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

  二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帮助指导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建国家、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联合承担国家科技专项、省市级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提高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

  三是加快产业化科技攻关。围绕“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重点支持产业链头部企业攻克一批传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细分行业的“领跑者”“单打冠军”。聚焦乡村振兴重大科技专项,采取“揭榜挂帅”办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加强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继续实行县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备案制,2023年培育县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0家,推荐、备案市级以上企业创新载体20家。

  (二)做大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级

  一是提升科创园区辐射力。围绕各平台建设总目标,实行个性化考评制度,在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企业孵化等指标内容进行分年度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相挂钩,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与推动研究院建设进程。2023年,依托各产业技术研究院计划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人才达到300人以上。

  二是提升科创平台承载力。深化37°湾-象山科创中心建设,重点突出项目招引与培育,加快推进蓬莱路高端人才创业与企业孵化园建设,结合大徐镇小微园等现有平台,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人才与项目招商及培育生态链。依托大院大所的人才、技术集聚和溢出效应,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落户,打造省级双创平台。

  三是提升平台产业带动力。依托南方中心推动强基“一条龙”机构建设,遴选出首选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产业链上下游应用示范单位和项目,完成国家级平台申报工作。完善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科技经纪人”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成果培育项目10项。优化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检验检测服务功能,建成CNAS纺织品检验建成中心。充分发挥大院大所支撑带动作用,聚焦我县九大产业链,形成“一链一所”深度融合机制,促进产业攻关和研发。2023年,推动海洋新材料东海试验场项目落地并动建。

  (三)培植创新生态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深化金融助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强政企银合作,实现“微创保”科技贷款、科技“风险池”贷款、科技担保贷款等线上审批办理,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基本实现业务审批办理事项“零跑次”。推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设,投放给更多富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 年,“风险池”“科银保”等各类科技信贷余额达到 1 亿元,支持 50 家以上科技型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二是创新帮扶模式。推动数字科技建设,打造“一键式”象山科技资源数据库服务平台、“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和“一网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良性产学研对接合作氛围。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组织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内外高校与我县企业开展“分类别、小型化、多频次”的技术对接座谈会,实现院校成果推荐与企业需求挖掘的“深度交流与精准对接”。整合现有科技大市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高校联盟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在企业对接、需求挖掘、高校专家、科研成果等方面资源,优化联合运作机制,增强产学研服务合作联动性、黏性,实现优势互补。2023年,挖掘技术难题100项,服务对接企业200家次,解决技术难题30项以上,技术成果交易额超过25.8亿元。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统筹落实“人才与企业科创飞地”、“研究生企业实践点”、“半岛”系列人才引育政策,持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试行中介引才,加大与高端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鼓励中介机构与现有科创平台开展深度合作,整合资金、场地等创新要素,吸引高端人才和项目入驻平台进行孵化。鼓励支持高端人才项目与科技型企业在国内创新资源较为集聚的城市中开展异地孵化或设立异地研发中心,吸引高校院所导师与学生来象开展研发实践。2023年,通过相关引才机制的引导与支持,实施科研项目30项。

  (四)凝聚工作合力营造创新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发挥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突出问题。加强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引育,以市场化方式链接各类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法律税务、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检测认证、小试中试、技术交易等专业化服务,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创新应用场景,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软实力。

  二是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强化制度设计,多维度引导创新。坚持开门问策,广泛听取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意见。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使出台的政策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产业引导基金,引导人才、资本、技术集聚,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联系,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工作支持,随时掌握科技最新动态,对接企业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强化自身队伍建设。重视政治理论和科技政策法规等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局机关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重点培养一批懂科技、懂政策的业务骨干。进一步改进作风,实行全程保姆式“一条龙”、“一站式”精准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加强科技工作宣传,全面展示科技创新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大力弘扬科学家、企业家、技术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县政府 工作报告 三篇 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文章 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的通知 有关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三篇论文 县政府工作报告2020精简版 县级政府工作报告范文 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县委县政府工作汇报 县区政府工作报告 县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县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