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

时间:2022-07-22 17:05:02  阅读:

德国一位科学家在一份发表的报告中说,自2002年11月中旬开始。乔治王岛一带接连发生成片的磷虾冲积下岸。中国一位科学家同年12月4日赴长城站。第二天一大早,他即沿南海岸,踏着冰碴儿,一路“咔嚓”往北看。所到之处,确见“血染长滩,惨不忍睹”。令人剞圣的还有,海鸟在海滩边群起群落,视虾而不见。磷虾本是鸟儿喜爱之物,平日里风里浪里去寻虾,而眼下海鸟竟拒虾不食,这说明供大于求,而且时有多日了吧。

1977年~1986年的10年间有十几个国家派出的17艘科学考察船在南大洋的不同海区进行科学考察,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海洋考察的联合行动,名为“南极海洋系统和资源的生物学考察”。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磷虾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鲸、海豹、企鹅、鱼类、头足类、磷虾等生物的个体生态学、现存生物量和可能的产量估算,以便查清南极的磷虾资源和以磷虾为核心的南大洋生态系统,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南极的生态资源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全世界共有85种磷虾,从热带到寒带,从近海到大洋都有分布。谈起南极洲海洋生物,不能不提及南极磷虾,南极磷虾是生活在冰冷的南极海洋的甲壳动物,因其身上有许多发光器能发出点点磷光而得名。

磷虾是继企鹅与海豹之后,家喻户晓的南极奇珍动物之一。这种虾一样的红色小动物,在南极海洋中取之不尽。因为它蛋白质含量极高,被誉为人类新世纪的蛋白库,南极磷虾,在动物分类中属节肢动物门,甲壳钢,磷虾目。在南极水域的磷虾有11种之多,但数量最多个体最大的一种称之为南极大磷虾,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南极磷虾。它的成年个体通常长5~6厘米,最大的可达7厘米,呈半透明的红色,喜欢群居,而且属于嗜冷水性动物,因而主要分布在不超过南大洋辐合带。大洋中的磷虾运动时仅仅依靠身体腹部短小附肢作为运动器官,完全抵挡不住海洋的巨大动力,在水中总是随波逐流,因而被称之为浮游动物。

南极海洋里磷虾的数量多得惊人,它是南极生物之间的食物链中最基本、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数量多寡,它的盛衰,直接关系其他南极生物的生长。南大洋的生物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关联的生态系统,也逃不脱俗话所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的铁的法则。南极海洋中的营养盐类十分丰富,为浮游植物——硅藻的繁殖提供了生长条件,磷虾则以硅藻为主要饵料,而南大洋中的鲸、企鹅、鸟类、鱼类又主要以磷虾为食物。以鲸来说,它主要以磷虾为食,一头蓝鲸一天吞食8~10吨磷虾;一头须鲸每年要吃掉4500万吨磷虾。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前苏联、智利、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派出远洋渔轮,在南极域捕捞磷虾,有的是试验性的,有的则是商业性的。这种美味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在一些国家已摆上家庭餐桌。1989~1990年总捕获量达到37.5万吨之巨。迄今,磷虾捕捞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海洋甲壳动物捕拐业,并占南大洋海产捞量的80%以上,其发展迅速,前景透人。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尽管小小的磷虾与海洋的巨无霸——鲸鱼的个体相比,可谓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不起眼的小精灵,在维持整个南极海洋生态平衡中起到巨大作用。所以,当人们张开大网,去南大洋肆意捕捞磷虾时,曾否想到,这实际上等于把南极海洋动物置于死地,使运转了千百年大洋生态系统毁于一旦。南极磷虾的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它可以适当捕捞,但必须严加控制。

磷虾是一种含有高蛋白和多种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高品位海产品,新鲜磷虾蛋白质的含量达16%,干磷虾则高达65%,是其他动物食物的2~3倍。此外,磷虾体内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D和B,以及相当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镁和磷等。由于磷虾主要生活在远离人类社会南极海域,所以其体内受重金属污染极少。对于人类采说,磷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食物,人们期待南大洋磷虾成为未来人类蛋白质的来源。

磷虾业毕竟是一种新兴的行业,从加工技术到市场开拓都还有一些问题尚需解决。由于磷虾体内存在一种低温活性酶,使磷虾在出水之后很容易变质腐烂。因此磷虾捕捞上来之后就必须在几小时内加工完毕,否则应立即冷冻在零下20℃以下的低温容器中。另外,据我国禾斗学家研究表明,磷虾的甲壳富含氟化物,在磷虾死后与变质过程中,虾壳中的氟化物会很快转移并进入肌肉组织,使之无法食用。因此磷虾作为海鲜食品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从捕捞和现场加工,到半成品或成品,需要具备海上一条龙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科学研究表明,磷虾在自然生态中自身具有种群再生能力,磷虾作为一种富有潜力的南极水产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是完全可能的。

推荐访问:磷虾 南极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