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软实力提升与民间美术传承路径探索

时间:2022-07-19 12:30:03  阅读:

【摘要】:民间美术是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突破口之一。河南民间美术资源众多,特色鲜明,却面临众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民间美术的传承创新,寻求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更好地构建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响亮名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民间美术;传承

一、文化软实力

1、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领域的流行关键词,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组成的吸引力所体现的软实力。 自提出以来,这个词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GDP、基础设施等硬实力的注重,转而更加看重文化、制度、传媒等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民间艺术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成分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总是根源于它最底层的文化。我国著名学者张道一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他说:“由于民间文化带有原发性,面广量大,一直成为其他文化摄取滋养的基地,因而带有‘母型’文化的性质。” [1]民间“审美趣味作为一种集体意识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影响于人们的行为之间,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审美基础。不论是皇家艺术还是文人艺术都从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内涵中汲取养分。不论是从纵的渊源关系来看,还是从横的借鉴关系来看,民间美术都是其他美术样式的‘根源’或不可或缺的‘参照系’” [2]从历代的艺术史、文化史、美术史上来看,上层的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都不少从民间吸取养分,许多民间艺术题材,一经走进宫廷经过皇家的提倡,就成为普及的艺术形式。比如京剧,就是由来自民间的秦腔、汉调、徽戏融合而成。民间艺术直接来自于民间,是民众民俗生活的具体体现,从这个层面上讲,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当然它也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成分。

3、民间艺术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突破口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河南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大省来说,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就在于要想方设法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入手。鲁迅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3]河南省众多的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突破口。河南的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中原民间民俗生活的象征,更是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历史记忆的现代展现。无论是年画、剪纸、皮影,还是刺绣、玉器,领悟了上面各种吉祥纹样的内涵,抓住了这些艺术形式产生的精神动力,也就有了对河南积极乐观、和谐向上的文化的认识。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也正在与要发扬这个最根本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二、河南民间美术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1、河南民间美术的特点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原始先民们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彩陶文化,以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出土的彩陶而命名的仰韶文化以其简洁而神秘的纹样展现了中原文明的深厚悠远;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用器型的宏伟和所装饰饕餮纹的精致展示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南阳出土的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其流转自如的线条展现了中华民族一贯的对线条艺术的推崇。再往后魏晋时期的雕塑雕刻,洛阳地区的唐三彩,都充分体现了中原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蕴和艺术创造。到了宋代,商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各种民间艺术形式都发展成熟,汴绣、钧瓷、汝瓷等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精品。元明清以来,中原地区的民间美术形势更加多样化,各类雕刻艺术、编织艺术、面花制作艺术伴随着各类民俗活动经久不衰,期间所传达出的审美意识和造型特点与中原远古文化一脉相承。

(1)造型特点

从造型上来看,河南民间美术大多造型生动、简洁、饱满,并多富于吉祥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河南人趋吉纳祥的理想追求。像泥塑类的代表淮阳的泥泥狗和浚县的泥沽沽雕塑手法都十分简洁,讲究大体形似而忽略细节,例如淮阳的泥泥狗的动物造型腿部大多就是一个支架,几乎没有腿的感觉,但却因此更显古拙质朴,因为没有那么多细节的棱角因而拿在手里都觉圆润可爱,像常见的猴头燕、草帽老虎、人面猴以及浚县的斑鸠、燕子等都是如此。南阳的玉雕和唐三彩也是如此。玉雕因材料的珍贵大件多原样进行雕刻,作品自然显饱满;小件更是讲究盈盈一握的圆润感。其圆润的大肚弥勒、胖乎乎的玉鸟形象都展现了民间求圆满的吉祥意愿。洛阳唐三彩中肥硕的仕女、圆润的凤头壶,健硕的马和骆驼既展现了大唐的遗风遗韵,又勾勒出民间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

在造型上求圆求全之外,民间美术多采取谐音、象征、隐喻的手法来传达百姓求吉纳祥的心理。 如民间常见的的连( 莲) 生贵子、五子登科、麒麟送子图案表达的是多子多福的吉祥意愿,弥勒、观音等形象也是期盼吉祥平安生活的一种寄托。至于花开富贵、牡丹、莲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在民间剪纸、年画和刺绣中的反复出现,体现的也是四季平安、吉祥如意的心理追求。淮阳的泥泥狗多通过动物形象的组合来传达一种来自于远古的吉祥意蕴。例如其中的人面猴、两头狗、双头兽、草帽老虎等形象,寓意阴阳合一,是人类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现。这些宣扬生殖崇拜的形象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说白了就是生殖繁衍、多子多福的吉祥心理的影響。

(2)色彩特点

从色彩上来说,河南民间美术崇尚五色,喜正色,色彩明艳,展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河南民间美术的色彩多采用五行正色,较少用到间色。无论是民间年画,还是唐三彩泥玩具,或者是彩灯扎制、麦秆编织,大都偏向于采用青、赤、黄、白、黑这五正色。像豫西的剪纸,除了常见的大红色,还有黑色剪纸和染色剪纸;洛阳唐三彩多用黄、绿、白这三色。因为原色色彩纯度高,因而河南的民间美术看起来都色彩明艳,喜气洋洋。

河南民间美术的用色不仅讲求鲜艳,还讲究对比鲜明。这首先可以从色彩的搭配上看出来,例如朱仙镇的木板年画,它的用色多是一种颜色如散花般洒满画面多个位置,如果一处颜色为深色,那么与另一深色之间多会加一块浅色来加以区分,从而使各个色相都能尽展其妍。像淮阳的泥泥狗以黑色为底色,上面装饰的多为红、蓝、黄等能与黑色拉开明度对比的色彩。

2、河南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

我省的民间美术资源丰富,特点鲜明,但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却仍然面临后继无人、日渐萎缩的局面,更不用说创新和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艺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很难被当代的年轻人所接受。像朱仙镇木板年画,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仍使用白纸印刷,印刷的主要内容仍是秦琼、敬德、麒麟送子、钟馗捉鬼、灶王这一类题材;这显然无法满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长大的年轻人;它的色彩虽杂五色,很鲜艳,但却千篇一律,没有个性,难以满足追求标新立异的年青一代。连原本的年节市场都快要失守,就更不要说在其他方面进行开发利用了。另外像皮影戏,它的市场主要在农村,以前在农村遇红白事都有固定的演出剧目,如生女孩便演《樊梨花征西》,生男孩便演《九龙升官》,祝寿便演《五女拜寿》等。另外在皮影造型上,形象几十年上百年如一日,男角的“头盔”、“状元纱”、“勒子”,女角的宫装、帔巾等都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模式,缺乏新鲜元素。

(2)市场定位模糊,市场化程度低

河南民间美术资源丰富但产品不突出,实际产出数与资源丰富程度不协调,多数民间美术形式依然停留在资源状态而未能实现其经济价值。民间文化的研讨也仅仅是学者专家们关心,对普通市民构不成吸引力。像淮阳泥泥狗,产品形式怪诞,色彩鲜艳,被中外专家誉为真图腾、活化石,但它的市场化程度却很低,去当地考察发现,当地民间艺人家里存放了为数不少的泥泥狗,问一下价格也不贵,十块钱也能买两三个,却鲜有人买。非年非节的,老年人不会买,年轻人嫌没意思不想买,无论是研究泥泥狗的文人学者,还是制作泥泥狗的民间艺人,他们都不清楚自己的产品的潜在客户群在哪里,研究、制作、宣传都没什么目的性,因而造成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对目标群体诱惑力不大。

(3)规模较小,缺乏品牌意识

我省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它的发展却始终处于自发的状态;传播不够广泛,生产规模较小,缺乏品牌意识,缺乏市场竞争力,以至于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举步维艰。河南桐柏的皮影,以明快的基调、瑰丽的色彩而独树一帜,但它始终却是以民间艺人自发的演绎来传承发展的。皮影艺人农闲外出演戏,农忙回家操持农活。没有政府部门的扶持,也没有企业家的赞助,民间艺人只是按照千百年来的方法走村串寨演出,所得收入也仅够糊口,各个班子因为怕竞争很少交流合作,也不收徒弟,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桐柏皮影始终难以形成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市场规模,并且它的路只能越走越窄。据调查,在上世纪90年代桐柏县还有几十个皮影班子,唱的比较红火,而到了2005年桐柏的皮影戏班子就只剩下了4个,桐柏皮影发展的艰难情况可想而知。

三、传承民间美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索

1、利用多重媒体渠道,加大民间美术传播

新兴媒体的出现,使文化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民间美术植根于乡野,对其认知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对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多重媒体渠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利用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以纪录片、广告、主题活动报道等各种形式,进行民间美术的报道和宣传。另一种途径,可以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电子媒体,通过游戏、动漫等娱乐化形式,吸引青少年,增强他们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通过这些广泛传播,让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和关注民间美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鉴赏能力,进而拓展市场,发掘民间美术潜在的商业价值。

2、利用地方院校艺术教育课堂,传承优秀民间美术

让民间美术走进课堂,一方面可以在公修课美术鉴赏课程中开设“河南民间美术鉴赏”专版,系统而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河南的民间美术,使学生强烈感受到民间美术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我们将一些民间艺术展览、民间艺术讲座引进校园,譬如通过举办钧瓷展览、朱仙镇木板年画展览、将剪纸艺人、泥泥狗艺人等请进课堂的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意兴盎然的观看,得到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直接表现民间美术如年画图案、剪纸图案、泥泥狗造型等,或者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其中的元素进行重新提炼、组成和变化,使其成为广告设计的创意来源,从而创作出地域特色分明又个性突出的作品,从而加强民间美术后继队伍的培养。

3、借鉴优秀案例,设计传统民间美术的现代衍生品

以最著名的美国迪士尼为例,大到电影市场、主题公园,小到服装鞋帽、铅笔橡皮,可以说迪士尼形象在儿童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我们的民间美术也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设计和开发适合当代审美、儿童青少年需求的衍生品,从而进行可持续发展。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吉祥符号,在陶瓷、布艺、壁纸、服装等产品上进行装饰,也可以进行立体创作,将泥泥狗、布老虎等形象,进行现代风格的装饰。在床上用品、餐具、卫浴产品、室内软装产品方面都可以做出尝试,开发出既具地方民间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产品,打入市场,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4、依托当地旅游资源,推广民间美术品牌

民间美术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市场,走市场化道路。品牌具有决定性意义,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离不开品牌的塑造。好的品牌理念能够体现河南的人文地域特点,展现河南人真诚自然、纯朴敦厚的历史性格。民间美术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既可以扩大民间美术产品的消费群体,为民间美术产品的推广提供更加广阔的商业市场,增强民间美术产品的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又能够加深游客对旅游地区文化的理解,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当地可以依据旅游旺季的需求,定期举办特色的艺术活动和艺术节等,以河南各地特有的民间美术资源营造独特的旅游氛围,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构建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响亮名片。

注释:

[1]《张道一文集》下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473页。

[2]张道一,《美術欣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377页。

[3]转引自:张道一,《美术欣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403页。

参考文献:

[1]徐晓丽.河南民间美术的品牌化战略研究[J]文艺生活2016.5

[2]王艳霞.对于河南民间美术元素传承与利用的途径探讨[J]大观2014.12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 长沙 :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4]赵焕光.河南民间美术的审美意涵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推荐访问:河南 传承 路径 实力 民间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