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其蕴含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等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同时,该思想通过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严守生态红线管控国土空间开发、促进资源节约和生产生活绿色化、不断加强环保责任追究和环保督察、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和获得感等一系列具体实践,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全局性和突破性进展,引导我国迈入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审视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论述,深刻回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创造性地将之运用于新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使我国走上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而丰富,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种大格局的战略性思考,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理论,其发展过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思想和观点,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对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老路画上休止符,迅速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到绿色发展上来。在这一过程中,要优先解决涉及民生幸福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保证食品安全、饮水安全,减少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严防重大污染与生态灾害的发生,为人民群众提供生态宜居环境。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说以人为本,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人都难以生存了,其他方面的成绩还有什么意义?”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强调了生态环境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根本,是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根本,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必须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此外,习近平同志还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的基本观点,认为生态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任职时提出的,2006年3月8日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进行了全面论述。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出访、会议和著作中,多次谈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面对我国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不优、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等客观国情和现实困境,习近平同志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这些论述为中国指明了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2013年以来,习近平同志连续七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每次都发表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同志关于林业的重要批示、指示、讲话达100多次,涉及林业改革、造林绿化、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实践证明,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哪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大课题,走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共同的发展大势。“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包含着人类普遍的生态价值,内含着中国对人类的责任和贡献。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连为一体,一国的绿水青山,直接间接地具有了全球价值和人类共同价值。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负责任大国,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绿水青山,既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为解决全球性环境危机而承担的应有责任。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丰富,体现了顺应自然、关爱民生的思想,也体现着我国生态责任的世界担当。
(三)生态环境也具有生产力属性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高,形成了人类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无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还是对实践的指导上,都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针对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敢迈出发展的步伐就有点绝对化了。实际上,只要指导思想搞对了,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够守护好生态。”正是基于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指出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属性,扩大了生产力的内涵,并把自然环境直接视为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说:“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生产力由过去的单向度的社会生产力内涵,转向现在的双向的社会 自然生产力一体化,突出了生态环境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对生产力理论内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新的拓展,也明确了生态环境所具有的生产力属性。这一论断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生活违背了自然的生态规律。美国环保先驱蕾切尔·卡尔森在《寂静的春天》-书中指出:“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这明确指出了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本身。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既与人的生态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有关,也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体系不健全有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通过生态环境法治体系的约束力、强制力和溯及力,有效处理和调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和法治体系来进行约束和控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这些论述指出了制度和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破解生态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要求,这是我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9月又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三个重要文件都对生态文明的制度和法治建设作了安排。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挑战。随着一系列生态环保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我国的新时代生态法治体系迅速形成并不断完善。
(五)生态决定文明兴衰
纵观我国和世界的生态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經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它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是文明转型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调试。生态文明在哲学观念、发展模式和制度文化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重新审视。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充分运用现有文明的成果,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并将其置于文明根基的重要地位,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地球成了“地球村”的现实背景下,无论是中国还是从整个人类来看,都应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生态决定文明兴衰这一理念,达到对生态问题的深刻理解,能使我们客观、清醒的认清目前中国和全球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而增强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共建美好地球。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放眼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大势,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实践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历史性、全局性和突破性进展,全社会贯彻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引导我国迈入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
制度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重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行了方案细化,搭建了制度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为加快推进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为标志,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在加快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进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七部门联合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 - 2030年)》,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红线、战略和规划环评、环境标准等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实施,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2016年,国家环保部成立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司,2018年提出并建立了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这一系列措施必将进一步理顺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更加有力地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管护,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力度也将大大增强,更好地为建设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有了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必须落实到地方实践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才能稳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整体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不少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试点示范,在模式探索和制度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存在着过多过散、重复交叉的问题。为此,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首批在福建、江西和贵州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国家级综合实验平台,并对其他各类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示范进行了严格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福建省在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全流域生态补偿、小流域综合整治、生态司法保护、多规合一、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环境权益交易、绿色金融等一批改革举措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江西省初步形成了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的框架;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制度方面开展大量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
(二)严守生态红线管控国土空间开发
生态红线是生态保护实践中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和举措,主要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建设生态文明,当前最迫切的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划定和严守生态红线是有力的突破口。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指出我国要“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生态红线具有法律意义,是保护生态的生命线和底线,它将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有机衔接起来,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是我国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
国土空间开发是指国家依托一定的地域空间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生产生活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很大并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如耕地减少、生态系退化、人口与资源环境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这些论述为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专题部署的文件,提出要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等。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 - 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其中设置了“生存线”“生态线”“保障线”等11个约束性或预期性指標。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开发顶层设计初步完成,适应了我国资源约束不断加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生态系不断退化、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频发、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亟需优化和开发质量有待提升的客观需要。
(三)促进资源节约和生产生活绿色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因此,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强节约管理,实行资源开发总量和开发强度的严格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特别是提高对能源、水源、耕地、矿产等的综合利用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从全面推动能源节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等几个方面,集中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要求。2016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全国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人均用水量下降15%等工作目标。2017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产权明晰、权能丰富、规则完善、监管有效、权益落实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意义重大。
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使我国产业结构从失衡走向优化。习近平同志指出:“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向中高端迈进,必须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形成绿色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升级传统产业,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发展,形成现代生态产业体系。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抓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这一工作重点,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其本质要求是提质增效,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升级,生产方式作为决定发展方式的主要因素,生产的绿色化就成为新常态下的客观需求和必然选择。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最大的节约。”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绿色科技,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领域积极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进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绿色产业、先进技术作坚实的支撑,从源头上消除生产领域带来的污染。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融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个人的自觉行动在环境保护中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作用胜过政府数十倍、百倍的投入。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践中,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生产。因此,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可以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实现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绿色化要从公众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抓起,规范和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广泛汇聚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力量,共同为保护生态文明环境作贡献。为推进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推动全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向节约、低碳、健康的方式转变。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共同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对于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我国掀起的“厕所革命”也是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具体体现。
(四)环保责任追究和环保督察不断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缺失或滞后,传统评价标准中GDP成了主要指标,导致各级领导干部往往只注重GDP而忽视甚至漠视生态建设,致使很多地方污染严重,形成了难以弥补的生态损害,改变这种现象,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考核评价体系十分关键。习近平同志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领导干部是关键,因此,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落实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从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作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选择,实现过去以政策、行政命令为主导转向以制度体系为主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党政领导干部切实转变执政理念,为生态环保负责,从制度上使他们积极主动争当污染破坏的终结者、改善生态环境的亲为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的制度日趋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用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近零碳排放示范等积极方法统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突出了党政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而且是党政同责,谁决策、谁负责,并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对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以坚决的态度和果断的措施遏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他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制度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同时强化生态文明法治的实施,规范行为、落实奖惩,发挥好制度和法治的保障作用,使生态文明建设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此外,生态环境督察也不断加强。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我国启动了中央环保督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让环境问题与政绩挂钩,将环保事业从地方保护主义的围困中解放出来,是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到2017年,我国已经实现31个省(区、市)的督察全覆盖,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2017年11月,环保部原六大区域督察中心正式更名为“督察局”,意味着中央环保督察进入常态化。这一制度安排,解决了我国传统的环境监管模式,由查企为主转变为督政为主,是一项综合性的督察,成为一项重大变革。2018年,我国建立了省级环保督察体系,实现国家督省、省督市县的中央和省两级督察体制机制,发挥督察联动效应,形成环保督察的长效机制,维持环保高压态势。
(五)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和获得感有效提升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夯实群众基础,而宣传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一项基础工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首先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在新时代,节约具有新的含义。这种节约意识不仅指每个人生活上的节约,而且还包括产业发展中的节约。我国人均资源有限,但GDP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数倍,这个层面的节约意识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立足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节约,走节俭的发展道路。其次要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在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的状况下,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通过世界无烟日、世界环保日等进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带来的危害,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加强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环保社会氛围。最后要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只有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使人人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践行生态文明,把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的美好向往转化为日常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氛围日渐浓厚,人们逐步形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同时,需要发挥各方特别是政府的主导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公众主体力量的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的引导和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扎实工作、合力攻坚,坚持不懈、务求实效,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各级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放弃旧的政绩观,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中求得发展;强化企业的社会生态环境责任,推进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加生态产品的供给,减少污染,并使企业在生态治理体系下高效生产;公众作为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要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基础上,使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在生态环保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同奋斗。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