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与社会文化应对

时间:2022-03-28 10:02:49  阅读:

摘要:在黔西北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当地苗族充分利用本民族的生态地方性知识和智慧,成功战胜了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说明了“文化制衡”在当今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除了文化的力量外,当地的社会保障机制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两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苗族;石漠化;生态;文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G86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079-05

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一直是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问题。许多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地理学等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人类学、民族学则从“文化”的视角强调当地民族在生态恢复中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比如罗康隆在认为侗族特定的文化在应对其生态环境时,呈现出高度的适应性,由此而实现了该区域的生态安全。游俊、田红提出了以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灾变救治为例,对地方性知识在脆弱生态系统维护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在分析石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发掘利用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以完成对石漠化的灾变救治。另外,还有崔海洋、杨庭硕均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文化”在生态恢复中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同时指出地方社会网络和管理方式也是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是被一些生态人类学家们所忽略了的面相。

本研究的田野点在贵州省金沙县平坝乡八一村。该点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沛,流水侵蚀严重,同时又处于南方喀斯特地区。在历史上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该地区严重的石漠化,生态环境相当恶化。清代改土归流前该地区的彝族聚居区,改土归流后苗族成为主体民族,现在苗、彝、汉杂居。当地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乡民运用他们的地方性知识,恢复了四万亩林地。该地区石漠化相当严重,而到了2003年,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14.94%提高到2003年31.88%。在这个生态恢复过程中,当地以苗族为主的乡民运用他们的本土智慧和知识成功实现了森林的恢复,更重要的是,按有关专家的规划,完成5万亩的林地需要百万元投资以上,而当地群众的造林经验却只需要专家规划的1/10。

当地苗族在历史过程和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独特的应对环境的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天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选种的本土知识

选种是植树造林的第一步。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种子直接关系到树木的成活。当地苗族凭借已有的经验,办法有二:一是将动物搬运储存和粪便中未消化的种子作为最佳树种,这样的树种成活率高,又有粪便作为肥料。这种办法在当地植树造林中极为普遍。二是青杉种子的采集方法。当地苗族一般选择树高径粗、树干通直圆满、树冠窄小、枝系浓密、皮薄无病虫、生长旺盛的青杉树作为采种的母树。采种期的早迟关系到种子质量的好坏,因此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来确定采种时间。一般低山、阳坡、上坡的杉木球果较早成熟,具体还要根据球果的外形来判断球果是否成熟。最简单的办法是采集五个球果放在水中,如有四个漂浮起来就可以采种了。球果采到后暴晒2-3天,球果开裂陆续脱出种子。每天翻动球果,然后用筛子筛取种子。筛出的种子还要再晒1-2天,以降低种子的水分,并保持干燥以便储存。可用麻袋、竹箩、陶罐、塑料袋等盛装,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即可。

(二)“树要活,不烧坡”

当地乡民认为要提高植树的成活率,没有必要清理荒坡上的杂草。一位受访乡民对此作了解释:

在我们这里的荒坡上种树,不能图简便,一把火把坡烧光再栽,树难得活。因为一烧,就把坡上本来有的种子、小树苗和其它活的东西一起烧死,真正成个光坡坡,只有树咋个长得好?人都要亲戚朋友嘛,树也要有。而且,烧掉的杂木和苹变成灰,大雨一来就冲跑了,树就不得营养了。

不仅不烧坡,我们也不大面积清理杂木和杂草。一般是用弯刀清理出一行行四五尺宽的空地,在空地上栽树。砍下来的灌木枝和杂草也不带走,而是堆在小树周围。这样太阳大时,只晒到这些杂草,晒不到树苗周围的土,温度就不会太高。晚上它们又会积一些露水,渗到土里给小树喝。等这些杂木和草腐烂了,就成为小树的肥料。

一般在树种下一年后,长高了,需要更多的阳光和地盘,再酌情砍掉一些影响光照的杂木。以后再根据树的长势,一年清理一次。但那些小的、矮的,只要不影响树的生长,就不去管它们,随它们长。

(三)如何在石缝里植树

本研究的田野点属于中度石漠化地区,据调查石漠化面积在20%-40%之间。在土壤相对稀薄的地区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当地乡民在长期的经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在石缝里植树的知识。必要条件是石缝里必需要有土壤。乡民们判断石缝里土壤的深厚以及土质的主要依据有:一是石缝土层下没有裸露出石头,说明土厚可以栽树。树成活后树根就沿着石缝前后伸展开去寻找泥土。反之如果石旮旯有石头露出的话说明土薄。二是石缝周围草嫩茂盛,说明土厚。如果石缝周围不长草,说明泥土不松,极有可能是土质较差的黄泥或白泥。虽然可以栽树,但树长得慢,不粗大。

此外,石块的结构决定了雨水不会把石缝里的土和树苗冲走。因为石缝是不规则的,雨水不集中而是四处渗透。树长成后,可以互相遮挡,以减少水流和水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四)如何在石山上植树

当地乡民除了拥有关于在石缝里植树的本土知识外,还积累了丰富的在石山上植树的知识和经验。一位妇女给我们讲述了她的植树经验:

她从其它地方挖一些土堆在大石头上,一般堆尺把深就够了。把树苗栽在土堆上压紧,再拿点土堆成包包。因为根部起窝窝,雨水下来就存在里面,会把树沤烂。栽在大石头上的树苗一定要选很小的,根比较少的,因为石头上堆的土怎么说都很薄,树苗大过根多的就不够她活。小树苗在土里活了,那些根自然会去找大石头的缝缝钻,所以要选有缝缝的大石头堆土才行。因为缝缝里面多少有点土,主要是湿润,扯得起湿气,树根往那些地方跑,树就能长大。树和人一样,要有地方站脚,立在土头的是站住脚,钻石头缝缝也是站住脚。

栽树就像种庄稼,要掌握树的特性,也要晓得山上、土头的情况。挨着的两个山头,适合种的树就不一样。当地有句话叫“冷杉热柏香”,意思是说柏树一定要在土脚肥厚的地方才能栽,杉树就适合在“灰包土”上长,灰包土就是那种少少的土,又和大大小小石头混杂起的地方。还有松树,要在黄泥巴地上长才好栽活,也长得快。

不管在哪里栽树,都要成片栽才好活。特别是在石坡上。要是不互相遮荫挡风,太阳大时,石头一晒烫,树就被烤死了。风大时,要是不互相挡一下,树就被吹断了。就跟人一样,要成寨子,大家住在一起,互相帮助,日子才好过。

该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成功,本土知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只凭文化的推动作用,而没有地方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作为保障,当地的生态恢复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

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位于金沙县城西北25公里处,行政区划属平坝乡管辖,截至2007年8月止,合

作社已由1984年6月13日组建的造林联合体时的两村27户127人发展到1985年11月2日建立金沙县高原营林合作社时横跨2个乡6个行政村,参加农户1319人,组建十三个造林管护小组。

合作社有荒山、荒坡和残次林4.5万亩分布在234个山头,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劳动,共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5.3万亩。其中封山育林8000亩,人工造林37010亩,经济林6000亩,退耕还林1090亩,合计共完成造林面积4.5万亩。经林业部门验收,新造林成活率为97%,保存率为95%,全部房前屋后、五旁四坎和混交林中都种植杜仲、黄柏、厚朴、花椒等经济林木。现在,所有的荒山荒坡和残次林地区以及社员房前屋后均被水杉、柳杉和观赏林木覆盖,成了一片林海。

合作社的发起人是Y,上世纪80年代辞官回乡,发动乡民植树造林,组建营林合作社,获得极大成功。除了Y及其家庭作出了特殊贡献,营林合作社这种机制产生及运行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呢?我们就此访问了社区(柏香林组)50多位乡民。

合作社的第一批27户社员家庭全部来自柏香林组,占到这个组总户数的90%。Y是柏香林的苗族子弟。在这个约100人的村民组,杨姓苗族都是Y的家族成员,占去总人口的一半多。另一支王姓苗族是Y的姻亲,即他妻子的娘家人。汉族村民中,以胡、王、李三姓为主,其中,汉族王家因为在三年困难时期收养了Y的妻子,所以也是Y的姻亲;汉族胡家是Y的干亲。

乡民们说,柏香林组的大事小情,自古以来都是以家族为单位协商处理。而Y既是社区最大家族的代表,又分别与社区其它主要家族建立了亲缘关系,“全村人都是亲戚”。所以柏香林的事,只要Y觉得行,大家都会觉得行。

Y还亲自向我们讲述了他辞官回乡发动乡民植树造林的经历:

我那时担任湖水乡党委书记,已经当了六年零十个月。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因为一个乡只有五个干部,事务多,一切大小案件和大小事情都得书记出面带领人调查破案和处理,所以哪里有时间来考虑开发呢?同时我只读过四年书,按“四化”要求不适应,再当下去,人民继续穷,山头照样光。一是对不起党组织的培养,二是对不起人民对自己的信任。几个通宵的考虑,我认识到湖水乡经济单一,人民穷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量的山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只要坚持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走靠山吃山,靠山养山之路。经过十年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山里的落后是可以改变的。于是1984年5月,我同妻子交谈后得到她的同意,向原党委写了报告,请求辞去乡党委的职务,“停薪留职”,决心回家组织群众开发林业生产,去实践党的富民政策,发展山里优势,使家乡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原党委把我的不足一页的材料转到县委。1984年6月13日,县委、县政府批准了我的申请报告,批准我“离职带薪”,享受党委书记的待遇。回家组织群众造林,5年完不成6000亩的任务就地免职,去当农民。就接到通知从乡里打起背包后,召开了离开乡的最后一次会议。在会议期间很多干部有不同的意见,“书记不当去造林,谈何容易?别人用钱都来买个书记当,怪了!”

第二天背起背包回家,首先在本组按照自愿、民主、互利的原则,组织起27户127人“造林联合体”,当年冬计划植树造林2000亩,完成1927亩。1985年11月正式成了金沙县“高山营林生产合作社”,当时参加的农户就有314户1319人。成立那天,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领导都来祝贺并讲话。1985年完成造林面积4300亩,1986年春经林业部门用罗盘仪实测完成造林面积4320亩。5年任务2年超额完成,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原乡党委的表彰。合作社的发展由原来一个村2个村民组27户127人组成的“造林联合体”发展成地跨2个乡6个行政村13个村民组314户1319人的松散型集体经济组织。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创业,基本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管理模式

高山营林生产合作社采取自愿互利、合作互助的组织原则,实行“四统一分”的双层经营管理办法。积极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帮助社员解决、拓宽了致富之路,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其管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四统一分”的双层经营体制

合作社一开始就建立了社章,并通过完善,明确规定合作社内部生产经营以分为基础,以统为保障,统分结合,全程服务,双层经营。凡是一家一户能办到的事,就在统一规划指导下自己去办;一家一户不能办的事,则由合作社统一去办。同时,社员享有合作社的各项优惠及生产扶持的权利,在行政上和党团组织中,合作社完全服从于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在合作社内部的营林生产活动中,全部成员必须服从于“四统一分”的管理办法。

合作社实行的“四统一分”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是: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统一领导。合作社实行的是民主集中的领导制度。其领导班子由一名主任和四名副主任组成,领导指导全社的各项活动。每个造林营林组设小组长一名,主任、副主任、组长都由社员民主选举产生,在副主任和组长中,其社会职务有村长、村支部书记、民办教师、村民组长、普通社员乃至乡长,乡党委副书记等。在合作社外他们各自行使自己担负的职责,但在合作社内,大家均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履行职责,享受权利,都服从合作社的领导和调度。合作社以党团员为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和助手作用。

统一规划。根据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合作社对社内的所有山地的开发利用,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各类树木的种植布局和技术规范以及主副业生产的协调发展等进行统一规划。目标是立足本社实际,实行长、中、短期项目相结合,以克服生产自营中的“单一化”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缺乏物质基础的弱点,增强发展后劲。

统一服务。合作社统一服务的内容分为六个方面:一是承包调运,购进全社农户所需的各种苗木,绿肥种子,地膜、良种、肥料、农药等,并按计划分配到农户使用;二是统一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行联片协作;三是按照互助互利,以工换工的方法组织劳力协作;四是统一借贷生产资金,分发给各农户;五是联系和协调农林主副产昌的销售和调剂余额。这些服务都是无偿的,合作社不提取分文报酬。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及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功能的发挥。

统一管理。主要是在民主制定《营林管理》公约,认真组织实施,实行民主监督,违者必究,严肃查处。为了营造的林地能做到“种得活种得大,管得住”,一是严禁毁坏苗木,毁坏一株补栽三株;二是严禁乱砍滥伐,三是严禁毁林开荒,四是严禁放牧幼林中,五是组织管护小组统一巡查、监督、管理。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合作社在“四统一分”的基础上,坚持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并实行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允许继承和折价转让的原则。各农户的责任山,责任地,承包的荒山和自留地一律由农户按照合作社的统一规划经营。林由自己造,粮由自己种,经济作物自营自收,各种林副土特产品由社员自营,自负盈亏,合作社不从中抽取利润。真正做到山林、土地、庭院经济的经营权不变,山林的长期继承权和折价转让权不变,产品分配和使用权不变。

通过田野调查,乡民们认为合作社的成功,一是树种得活,二是管得好。20年来乡民们自觉遵守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也未发生过牲畜践踏苗木的事件。另外,更重要的是合作社的管理除了大家必须遵守章程条款的钢性要求外,在处理违规事件时还采取了较为弹性的措施。比如,曾经发生过甲家砍了乙家树木的事件。合作社对此事的定性是错砍而不是偷砍。按规定甲家退赔和补种了树木,还要出钱请全组人看电影。但这笔钱最后是由Y支出的。由于顾全了甲家的声誉,又由合作社领导人承担了现金支出,并且通过请大家看电影,起到了警醒作用,类似事件再也没有发生了。

当今西方现代科学思想的霸权地位,无疑会遮蔽人们对各民族本土知识和智慧的认识。同时,由于民族中心观的偏见,主体民族很难正确认识和理解其它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以至于无所不在的地方性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忽视、歪曲,甚至是诋毁。在其它学科难以系统研究地方性生态知识的背景下,生态人类学自然成了发掘和利用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利器。

因此,杨庭硕教授提出了“文化制衡”的分析性概念。在他看来,在人类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制衡”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文化”因素在维持生态平衡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所谓文化制衡“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在具有能动创新能力的文化节制下,物质与能量作有序、有节制的内聚式运行,借此发育出层次有别、功能各异的物质与能量聚合单位。文化制衡维持着不同民族的稳态延续,并使相关民族获得不断壮大的潜力,并与其它民族保持非对称性的互运行作用。”

黔西北石漠化地区的苗族同样利用他们的文化来积极主动制衡日益恶化的环境,并取得了成功。这无疑充分说明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战胜生物性因素。本文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文化是一个积极因素,但本民族的社会保障机制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文化与社会是人类一对不可分离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本文的个案证明了过去生态人类学家所忽视的一个面相,仅仅只有文化(地方性知识)而缺少社会保障机制的参与,黔西北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将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本文要着力强调的核心观点。

(责任编辑:周真刚)

推荐访问:社会文化 应对 生态 危机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