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绝笔》观后感---感受共产党人人性之美信仰之美

时间:2022-07-13 16:15:02  阅读:

4月3日,在2021年清明来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策划推出了六集纪录片《绝笔》,并在“四史”学习教育栏目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里播出。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重温一封封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也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愈发坚定。

纪录片《绝笔》前三集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各界观众的热烈反响。据了解,电视端首重播触达总人数高达8032.7万;预告片和1~3集完整版在央视频app的总播放量突破97.6万。截至4月6日上午11点,微博话题“清明节读绝笔祭英烈”,阅读量达到1.2亿,讨论量超1.9万,登上微博热搜置顶位和微博要闻榜两大核心榜单……网友们在各大平台纷纷留言致敬,寄托无限哀思。

△“清明祭英烈,家国永存念!”六集纪录片《绝笔》宣传片

一封封在生死关头留下的绝笔,是革命英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凝聚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内心深处最具力量的声音。小说《红岩》中“蓝胡子”的原型蓝蒂裕烈士,在英勇就义前夜给5岁的儿子留下一首遗诗《示儿》,舐犊情深,令人动容;曾是中共重庆地下党主办的《挺进报》负责人的陈然,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高歌一首《我的“自白”书》,振聋发聩;还有红色恋人陈觉、赵云霄留下的句句带血、行行含泪的遗书,烈士钟奇临刑前嘱托新婚妻子“一定要再结婚”的家信,共产党员车耀先在狱中写下的传记,告诫子女以“谦”“俭”“劳”为立身之本……纸短情长间有对儿女的殷殷期望,有对伴侣的思念牵挂,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民族国家的大爱才是奔涌情感的中流砥柱,是贯穿烈士绝笔的永恒基调。

字字千钧的英烈绝笔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积淀,如何在千头万绪中讲好英雄故事是首要问题。纪录片《绝笔》在对十多封英烈绝笔信的讲述中,创造性地以信件内容为线索、以英烈事迹为延展、以理想信念为依归,完成了对英雄故事的接地气讲述和对信仰力量的跨时空传达。在节目制作中,一方面摄制组深入中央档案馆,首次拍摄了叶挺将军的入党申请书、毛泽东给叶挺的亲笔回信、叶挺在狱中写下的《囚歌》手稿和中共中央追认续范亭同志入党的文件等珍贵历史档案;另一方面,着重运用三维动画、情景再现等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手法,纤毫毕现地展示一封封绝笔信的动人细节,让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慷慨明志、从容赴死的浩然正气贯穿始终。

另外,摄制组还分赴多地,采访了11位烈士后代,聆听他们讲述先辈的传奇经历。这种口述史式的采访,既是对祖辈亲人的回忆,对宝贵史料的记录,也让观众看到这些为了信仰而牺牲的先烈,其实也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也有着对爱人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而来自专家学者的精准解读,又为这些具体的个体选择绘制出宏大的历史脉络,让观众在为革命英烈的生离死别而心绪起伏时,更能理解他们初心不改的决绝选择,进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坚定的价值认同。

该片的热播也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表示:“这部作品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创新探索、加强正面宣传、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一次努力,是互联网时代加强党史宣传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一次成功探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辉表示:“这部纪录片感人至深,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生动的、优秀的党史影像教材。”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田玉红看了该纪录片后感触颇深:“《绝笔》没有用严肃的教条语言把共产党人塑造成高大全的刻板形象,而是将每位主人公当时所处的环境还原,同时以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很快将观众代入进去。平实语言、舒缓节奏、简洁篇幅,让人再次感受共产党人的人性之美和信仰之美。”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表示:“全片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将信仰融于行动、在行动中实践信仰的初心,为新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注入了积极的榜样力量,构建了精神灯塔。”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主任杨乘虎看来:“纪录片《绝笔》的推出恰逢其时,正是青少年学习‘四史’的鲜活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引领意义,充分体现了总台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推荐访问:之美 绝笔 共产党人 观后感 纪录片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